“网络爱情”研究现状述评_网恋论文

“网恋”研究现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网恋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09)04-0046-04

伴随网络的迅猛发展,“网恋”作为一种新型爱情启动模式,迅速被网民们所接受。网络不仅成为维持和管理人际关系的新方式,还影响到现代婚恋情感的传播表达模式和现代男女的恋爱交往游戏规则。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建立真实关系,与“网恋”对象见面、交往、结婚,“网恋”起到与传统恋爱同样的作用。

调查发现,“地牢”游戏者中,属于亲密网上关系者达到91%或93%(网恋关系占26%)[1];43.5%的新浪网民坦言有过网恋经历;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2.98亿网民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67.1%[2],这是一个在时间、技术、情感需求等方面较其他人群存在更大“网恋”可能性的社会群体,网络对其情感生活的影响更显严重;19%的中学生、8.8%甚至更多的大学生有过或正进行着网恋,超过40%的大学生相信网恋可能成功[3],有过和希望未来至少有一次网恋经历的大学生达78.4%。此外,新浪网、e周刊与纽约国际合作对北美、北京、台北及香港四地华人的网上调查也显示,赞成网恋的比例超过35%[4]。可见,网络恋情已广为现代人所接受。

越来越多的“网恋”现象直接冲击着传统“面对面”的恋爱方式,并将对当前堪称“网络一代”的青少年在生活方式、恋爱观念、道德伦理等产生深刻影响。“网恋”现象亟待关注。

一 “网恋”研究现状

(一)“网恋”内涵、特点及类型

1.“网恋”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网恋”的界定尚存争议,争论焦点在于:网恋究竟是通过网络恋爱,还是仅指纯粹的网上之恋。前者作为广义“网恋”,将网络视为交流工具,指恋爱双方相识、相恋于网络空间,含时机成熟后的后期网下发展;后者将网络视为恋爱平台,仅限于狭义“网恋”,仅指停留于精神层次的网上恋爱阶段而无关现实。

由于“网恋”界定意见不一,“网恋者”的界定也就存在分歧[5]:(1)凡通过网络相识而后无论在网络还是实际交往中产生爱情的人都称网恋者,对应于广义“网恋”;(2)只要通过网络相知相爱,无论是否在现实中先认识或有过现实接触的都称网恋者,是前种观点的扩大;(3)仅相识并相爱于网络者才是网恋者,对应于狭义“网恋”。

尽管目前对“网恋”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但大多学者都基本认同将“网恋”定义为经网络相识后发展而成的恋爱关系,至于是否包括网下阶段,则各有论断。“网恋”形态无外乎两种:由虚拟到现实,网络是工具,实质与传统恋爱殊途同归,重在如何利用工具;让虚拟永远虚拟,网络是另类生活空间,重在如何区分物理与虚拟空间,把握每个空间的投入程度。为此,可以认为,“网恋”(Online-Love)是指个体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载体,相识、相吸、相知、相许,与情感对象进行虚拟与现实兼具的情感互动过程[6]。

2.“网恋”特点

与传统恋爱相比,网恋究竟有何特点?虚拟、开放、浪漫、快捷是现有研究中描述最多的词语。唐魁玉认为,“网恋”特点的突出表现是浪漫、神秘、开放、瞬时、非理、泛爱等特性;曾坚朋视“网恋”为典型的网络交往行为,具有虚拟、交互、超时空和符号互动的特点。究其实质,“网恋”特点即是网络特点及虚拟恋情特点的综合体现,包括了由网络空间引发的虚幻感,由遥遥距离带来的浪漫感,由责任性低带来的轻率性、速成性和进退自由性。

3.“网恋”类型

依“网恋”心态、行为、目的等不同标准,不同学者将“网恋”划分为不同类型。依网恋心态可分为超越型、超脱型、游戏型、恶作剧型、“柏拉图式”;依网恋行为可分为理想型、超脱型、务实型、游戏型、恶作剧型;依网恋目的可分为游戏型、感情倚托型、表现自我型、追求浪漫型、追求时尚型、从众型、把握机遇型、功利型、志趣相投型等。纵观各种划分类型,实为不同网恋目的、要求引发不同的网恋表现,“网恋”类型无外乎如下六种:游戏型——情感的模拟游戏、释放型——释放心情的安全心理空间、情感寄托型——寂寞期的爱情、浪漫型——唯美化的幻想、务实型——时效便捷的婚恋新途径、从众型——盲目追求的时尚新潮流。

(二)“网恋”成因及发展历程

1.“网恋”成因

何以在明知虚幻、责任感缺乏的网络空间仍会产生恋情?有研究者认为,新鲜感和好奇心的双重作用,网络自身的特点,挫折的替代与补偿,双重人格的表现与夸大,追求时尚、渴求友谊等原因都能促发网恋。网恋中独特的想象性及偏低的道德成本也是重要原因。网络恋情的新鲜魅力,神秘诱惑,无限机会,出轨感觉诱发了无数追求感观刺激、浪漫体验和情感寄托者深陷其中,特别对正值情感萌动期的大学生而言,血气方刚、情感缺乏依托、喜好追寻新时尚、方便寻求心理补偿等更容易导致网恋。

概而言之,对现实不满的回避,对理想恋情的憧憬,对现实影响的可选择性,对完美爱情的可体验性,加上网络的便捷、自主、开放、低责任成为网恋蔓延的主要根源。

2.“网恋”发展历程

社会学学者曾坚朋曾借用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的“戏剧论”将网恋形成过程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阶段[7]。“前台”是理想化表演,自我展示的场所,由“前台”彼此言语描述而建构的对对方的想象和预期,吸引网恋双方“见光”,进而转入现实“后台”。由于“前台”文字交流中往往饱含交流主体对文字信息的“再加工”,这就需要现实中的信息再甄别,继而决定是否持续“后台”交往。

在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对12名“网恋”大学生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我们将网恋发展历程构建如下(图1):

图1 网恋发展基本历程

(三)引发“网恋”的心理因素

国内外“网恋”研究的侧重稍有不同,国内重质性分析,国外更重量化比较,但都对引发“网恋”的心理因素给予了特别关注,网上匿名心理、信任、亲密、自我表露、承诺均是重要议题。

1.匿名心理

网络恋情的迅速发展,往往离不开网络使用中的匿名作用。因为匿名,使用者能更加放开自己,更真实表达自己,更容易接受他人,也更容易放开他人。目前,对匿名性在网恋中的作用存在两种观点:积极观点认为,匿名性可以让网络使用者更加开放、真诚、亲近、亲密,形成更好的网恋发展基础,有利于揭示真实自我、共享对方的信仰和情感,无须担心外在形象和受骗;消极观点认为,匿名性让谎言无法检验,无须负责,需要想象来填补信息的局限,无法了解真实的对方。事实上,不论匿名性的利弊,这种网上匿名心理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网恋的开始和发展。

2.网上信任

网上亲密关系的形成,总是以网上信任的建立为基础,而网上信任的建立是以对自己的认识为基础,信任建立前往往伴有试探、旁敲侧击、一致性检验等举动,个人隐私透露越多,越容易信任。此外,对方言行是否一致,也是评判标准。

网络中渗透着虚拟与真实,只是比例不同。现实距离的远近意味着活动、空间自由的大小,及随之相伴的对未知的恐惧,距离不足会丧失自由,距离接近会使隐私消失,距离太远,会感觉疏离,但拥有更多如交往对象、个人表现、随时抽身等弹性和自由。网上有欺骗正因为网上有信任。网络中的有意表达或无意流露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网上互动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将个人判断累积、融合为一个可以自圆其说叙事的过程。人们需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满意交代,各人撤回信任的门槛各不相同,网上信任的建立无非就是对比信息(前后比照、从他人得知的比照、有意、无意信息的比照、细节信息比照等)积累的结果,矛盾多则不信任,矛盾少就信任[8]。

3.网上亲密与自我表露

有研究表明,网上互动越多→主题越多→越私密→越接近个人核心面→自我揭露越深→亲密感越强[9]。网络人际互动具有高亲密度、高自我表露、高不确定感的特点。只是,虽然“虚拟人际关系”确实扩大了人际交往网络,与现实关系发展也极为相似,但并不能够取代真实人际关系的需求。

要建立亲密关系,就需要不断自我表露。陌生人在网络空间中,从相识到相知、相恋等稳定性关系均以双方逐步自我表露为基础。Katelyn和Julie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真实自我”的表露程度和数量预示着亲密水平及关系的发展。

然而,网恋与传统恋爱中的亲密与自我表露程度究竟孰高孰低,尚存争议。有台湾学者认为,网上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亲密感而非其他外在的东西,人们在面对计算机沟通情境的自我表露要高于面对面或纸张形式,线上自我表露较现实更为深入[4]。然而,也存在相反结论。邱秋云对网络恋情者的依附行为与自我表露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受访者在真实世界中的自我表露要高于虚拟世界,不同依恋类型自我表露水平存有差异,且与亲密程度间存在因果关系。以上不同结论的出现,可能与研究手段、方法及被试差异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

4.网上责任与投入

爱情延续必不可少长期的责任维护。网络提供了恋爱场所却未能提供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维系的基础。仅存在于网上的关系,其满意度、投入程度、责任意识都要低于传统恋爱。承诺是关系有效进行的最基本变量,只恋爱不承诺,关系会很快结束;要改变亲近关系,核心维度就是投入[10]。B.Cornwell等[11]的研究表明,责任在亲密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恋爱的责任感、认真度要高于网恋,满意度则无明显差异,但传统恋爱会将关系看得更重,责任感表达更强烈,投入更多。仅在网上发展的恋情,在满意度、投入程度较已转入现实发展的更低;在网上认识而有机会见面,投入程度可能上升,亦可能更喜欢对方。

(四)“网恋”与传统恋爱的异同及网恋者特质

1.“网恋”与传统恋爱的异同

“网恋”与传统恋爱是否存有差异?已有研究显示如下:

一方面,“网恋”及传统恋爱的发展进程会稍有不同[12]:

FIF(面对面):外在吸引力→有兴趣继续交流→发现相似点→萌生其他想法→表白→恋爱关系建立;网上:网络相遇→随机讨论→发现对方兴趣→讨论双方个人事件→彼此了解→计划见面或性。

以上差异显示,由于网上交往多以未见面的网聊双方以最初的网上交谈为基础,继而发现双方共同语言而深入发展,以外貌为基础的最初外在吸引力并不适用于网络。网上关系往往以描述自己、表达自己为基础,外在吸引力在FIF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网上已被双方隐私的共享及暴露所弱化,在网上,相似的兴趣比外在形象更重要。而且,在关系发展速度上,网恋发展更快,62%的人在1周或1个月内迅速卷入网上亲密关系,现实中易被关注的外显性门槛特征如生理特征、身份、地位等在网恋关系中的作用相对较小,而“内在品质”更显重要。

另一方面,恋爱交往手段稍有偏差。由于网络交往往往带来现实距离,两种恋爱方式在交流手段上存在差异。B.Cornwell等的调查显示,在交流工具上,网恋者使用聊天室、直接信息交流、E-mail、电话的比例分别为40%、25%、7.5%和17.5%,而FIF中直接见面或电话几乎各占50%,E-mail仅5%,聊天室的使用为0;交流时间上,每天交流的网恋者占55%,FIF中约75%;见面次数上,约50%的网恋者见过面(其中,22.5%仅见一次,15%几次/月,12.5%几次/年),FIF中每天见面的占37.5%,60%几次/周,7.5%几次/月。

2.网恋者特质

迄今为止,对是否存在独特的网恋者人格特质,仍待考证,已有文献只对网络使用者特质进行过探究。研究表明,网络互动者往往具有自信心较低、压抑、不敢自我揭示、角色扮演不佳或不想承担等人格特质;在网上能否迅速产生情义关系与使用者的性格、专业背景、社会属性、介入程度、使用动机等有关,慢热型、现实型的人较不容易在ICQ上坠入爱河,对现实中从未谈过恋爱的人而言,网恋更有诱惑力。

目前,针对网络恋情者的研究仍不多,未能揭示网恋者特质,未来可用多种人格特质量表测查、验证是否存在独特的网恋者人格特质取向,对谁最可能网恋,网上交流中什么样的人更有吸引力,人们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见面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 研究述评与展望

作为一种恋爱新模式,“网恋”既不是奇怪的边缘现象,也不是流行的大众现象,但它确实给人们的爱情观念、现实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成为人们寻求心理归属、释压宣泄、情感支撑的芳草地。然而,随之而来的恋爱心理障碍、欺骗、敲诈、劫财劫色,甚至乱伦、婚变等社会负性事件的突显,促使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网恋”现象。

(一)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上,研究领域狭窄,研究结论争议较多

现有“网恋”研究中,大陆学者多局限于网恋的定义、特点、类型、成因、影响等表层理论性分析,重表面描述,而少实质探讨。大多“网恋”研究从社会学、文学、伦理学角度进行,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实证性研究极度缺乏。台湾及国外学者虽切实在与网恋者的深入接触中有所突破,但大多重访谈过程的描述,重网上亲密、信任等单一方面分析,对网恋过程中自我表露、情感体验所达程度及网恋与传统恋爱各自的优、劣势,尚存争议。尽管大多学者对是否存在网恋者人格特质有过猜想,但尚未有过真正探讨,未能揭示是否存在某种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网恋、更容易在网恋过程中得到满足。

2.研究对象上,忽视对特定网恋群体的关注

现有“网恋”研究仅关注于现象,在被试选择上多以随机网恋经历者、当地方便取样者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往往不能脱离特定文化背景及人群的自身特点,表现出来的网恋心理与行为亦可能存在差异性。目前,“网恋”研究尚未能对一些存在更大网恋可能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如大学生等)给予关注,实证性研究极度缺乏。

3.研究方法普遍单一

有鉴于“网恋”本身的特殊性及对网恋被试进行研究的困难性,已有研究使用的方法普遍单一,往往只在网上或网下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单独进行,未能同时利用网络上下的资源,实行面对面访谈与线上访谈,团体问卷施测与网上填答、邮件、QQ传送问卷等多方法多渠道的同步结合实施,仅依靠被试主动回复进行研究,容易造成被试的取样偏差。

(二)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在后期的“网恋”研究中,需要考虑在选择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的施测工具基础上,采用网络上、下同时进行的方法,通过大规模的被试取样与网上征集,将团体施测与邮件或QQ传送问卷等同时进行,对如下“网恋”议题进行扩展和深化。

第一,大学生“网恋”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大学生作为一个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社会层次的网恋潜在高峰人群,其网恋机制如何,对后期情感生活方式的影响等值得深入探究;

第二,对“网恋”者的自我表露与情感体验(如信任感、亲密感、依恋感、责任感等)间的关系探讨,揭示网络情境恋情中自我表露及情感体验所达深度及联系;

第三,网恋与传统恋爱在自我表露及情感体验方面的差异研究,探寻网恋是否较传统恋爱更为逊色,抑或能够作为传统恋爱的有效补充;

第四,网恋者人格特质研究,探明究竟谁最可能陷入网恋,什么样的个体或行为特征最具网上人际吸引力,等等。

此外,对网恋对传统恋爱的具体冲击,网恋过程中的典型矛盾冲突及解决方式,能否构建健康的网恋模型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2009-06-12

标签:;  

“网络爱情”研究现状述评_网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