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要着眼于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学习论文,深层次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中央在《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中向我们提出,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全面、正确地宣传邓小平理论,做好释疑解惑、统一认识的工作”。这是促进邓小平理论学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重要条件。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学以致用。他深刻地指出,理论是否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学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能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我们要认真贯彻这些重要指示,在组织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时,紧密联系实际,努力解决干部群众中的思想问题,特别要着眼于解决好当前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一)
我们说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我们的思想上和工作中牢固确立这一理论的指导地位。这就内在地包含了要用邓小平理论澄清各种模糊认识、纠正各种错误观念、统一全党思想、指导全党行动的任务。因此,在组织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不是对理论武装工作外加的要求,而是它内在的规定。换句话说,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着力去解决干部群众头脑中存在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就难以真正确立邓小平理论在我们的思想上和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更不能说理论武装工作已经做好了。
应该看到,释疑解惑、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是当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跨越新世纪的征途上,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稳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多年亏损、经营困难,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在一些干部群众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议论。这些想法和议论,触及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怎样体现公有制的优越性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如果远离干部群众的这些思想实际,空对空,就会失去理论武装工作的意义。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把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
(二)
当然,要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当年,邓小平同志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时,曾经指出:“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0页)今天,要解决广大干部群众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也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也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造精神和科学态度,认真地加以研究和回答。
现在我们面临的各种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发的,或者是由理论与实践的反差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先要深入研究一个个实际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反差的成因。不少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由旧体制造成的,并且被旧体制掩盖了,改革开放则把它们暴露了出来。比如今天的下岗和失业问题,就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复杂矛盾的综合反映。搞现代化,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势必同过去那种劳动就业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发生冲撞,势必会把过去被掩盖了的问题暴露出来,势必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解决。因此理论与实践的反差,既有科学的理论没有在实践中被很好地坚持和运用的问题,更有某些传统的理论观点与实践脱节、苍白乏力,引起人们思想困惑的问题,当然也有因为我们工作上的不足而引起人们不满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症结所在,告诉人们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前景。这是一项艰巨的科学研究工作。无论是组织人们学习邓小平理论,还是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邓小平理论,我们的宣传部门和理论工作者都要以这种科学研究为基础。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解决干部群众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统一人们的思想,就有一个把思想统一到哪里去的问题。我们搞学术研究,要坚持双百方针,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争鸣。但在政治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则不能各说各的。要做好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针对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因此,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者必须认认真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原原本本地把十五大精神和有关的方针政策告诉给广大干部群众,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能以邓小平理论为主心骨,在全面、正确地领会和掌握十五大精神上达到心心相通,形成共识。
(三)
落实理论武装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广大干部群众深层次的思想问题,都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坚持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因地制宜,采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
结合历史实践学习理论、统一思想,是最有成效的。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中央已经发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通知,对纪念活动作了全面部署。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经受住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和邓小平同志去世后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三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人人都有切身的体会。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全国城乡集中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形势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有关方针政策的教育,帮助人们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理解,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我们要引导人们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一定要十分珍惜;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一定能够克服;我们选择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的宣传教育不要回避问题和矛盾,而要以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实践和历史经验为基础,给人们指出解决问题的光明前景。
加强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好的学风和文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靠照抄照搬、照本宣科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触及任何矛盾和问题,不会有实际效果;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不仅不解决任何问题,还要劳民伤财;语言枯燥,套话连篇,把思想政治工作变为空洞的说教,只会败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形象。我们要坚决纠正和克服这些不良的学风与文风,坚持用群众能接受和信服的理论来回答群众想解决的问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解群众关心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科学理论在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时发挥战斗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我们还必须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同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结合起来,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而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要把经济搞上去。邓小平同志在讲到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问题时曾经指出:“我们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必要的,今后还要继续打击下去,但是只靠打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翻两番、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9页)在讲到要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他说:“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同上,第204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思想十分重要,对于我们今天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当看到,只要我们把经济搞上去了,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包括把领导干部的作风切实改进了,解决干部群众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而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又必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扎扎实实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重托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