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徐洋洋

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徐洋洋

天茂置业(南京)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绿色建筑在国际社会逐渐兴起,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但我国目前尚处于自愿发展的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相关的法规制度、标准、激励政策、技术支撑等还不健全。本文提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提出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影响因素;建议

0 绪论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即“四节一环保”的建筑[1]。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1 发展绿色建筑的原因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城乡建设规模空前,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能源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建筑行业和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为三大耗能大户。建筑耗能一般占社会总耗能的30%,再加上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消耗,在社会总耗能的占比则达到46%-47%[2]。我国95%以上的建筑都是高耗能建筑,其能耗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

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可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

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还处于自愿发展的起步阶段,总体数量少,呈点状、分散态势,且地域发展不平衡,绿色建筑的发展存在南方快、北方慢,东部沿海快、西部地区慢等问题,与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的要求差距较大,可喜的是近两年各地绿色建筑发展呈现加快的趋势。

3 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

绿色建筑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阻碍因素,归纳起来分别为成本、政策与激励机制、技术和认知度四个方面。

(1)绿色建筑的成本

绿色建筑的成本是影响其发展的第一关键因素[3]。在我国绿色建筑通常比传统建筑花费的开支多,并且大多数人认为绿色建筑的高额投资是不值得的。实际上,关于绿色建筑高成本的疑义已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

为了控制建造绿色建筑的成本,企业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开发和管理模式[4]。由于绿色建筑涉及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以及环保的施工方法等,会增大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难度,从而导致成本较高,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开发和管理模式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和管理机制可以实现房地产开发商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达到最佳效果,有效解决高成本问题。

(2)绿色建筑的标准体系和配套机制

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文件指出要积极培育绿色建筑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同时完善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与监管机制[5]。政府在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承担了“引导者”的角色。如果政府在财政支持、税费优惠和政府采购上对绿色建筑倾斜,将必然提高房地产开发商对绿色建筑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为了确保政策落在实处,在激励的同时一定要有严格的监管机制。政府应该纠正官僚作风,简化绿色建筑审批手续,为房地产企业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

(3)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

绿色建筑强调集成性和整合性的设计过程,但目前多数企业缺少集成设计的经验,容易造成设计整体性差,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技术路线割裂而封闭,而绿色建筑技术要求组织模式模块化、系统化、整体化,只有技术优化才能使各项技术发挥最大作用,达到最佳效果

(4)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的认知

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是影响其发展绿色建筑是另一影响因素。目前存在缺乏对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培训,从业人员的绿色意识不高、建筑行业自律意识不强等行业问题,负面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因此,需要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整个从业队伍的绿色建筑的意识和专业知识,从而实现提升当地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的认知。

4 相关建议

(1)绿色建筑必须考虑中国国情。“绿色”概念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其本身就强调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绿色建筑虽然起源于发达国家,但在实施这一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国情[2]。在生态技术策略上要考虑“因地制宜”,在广泛吸收国际绿色建筑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体系。

(2)理念引领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并不等同于高科技、高成本建筑,只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的技术和材料,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成本就可以获得绿色建筑。

(3)完善的法规保障绿色建筑发展。应建立完善的法规以及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推行绿色建筑认证制度。认证工作要由具有认证资格、熟悉绿色建筑标准的有关中介机构来完成。

(4)建立绿色建筑的激励机制

政府应采用有吸引力的经济优惠措施调动开发商和消费者的积极性,这是最具体、最本质、也是对开发商和消费者最有效的调动方式[5]。

首先,制定加大对绿色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加大对符合绿色技术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

其次,完善财政补贴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类:

①补贴政策。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者进行补贴,政府可以建立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奖励绿色建筑开发商;对绿色建筑在设计立项、规划审批、土地供应等方面予以优先审批;在金融、税收方面予以优惠政策;还可以返还一定比例的建设规费。

②绿色税收政策。有两种不同的税收政策:一种是税收优惠政策,另一种是强制性税收政策。对绿色建筑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实际上是降低了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的成本,从理论上来说,税收优惠政策与对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者进行补贴是相同的。但是减免税收不需要政府拿出大量资金来进行补贴,只是减少一部分中央或地方的收入,因而比补贴政策易于实施。

(5)适用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在绿色建筑中广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绿色建筑的科技含量,实现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

5 总结

绿色建筑随着国际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产生,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中国作为能源和资源贫乏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该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针对中国国情制定并完善的绿色建筑法规和体系,真正设计出 “人文-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谷立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12:19-24.

[2]谢国丽,杨军.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及建议[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2,04:74-75.

[3]张巍,吕鹏,王英.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来自建筑业的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08,02:26-30.

[4]秦旋,王敏,刘艳刚.制约发展绿色建筑的障碍因素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48-56.

[5]刘丽霞,郭旭.浅议我国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措施[J].科技广场,2009,06:253-254.

论文作者:徐洋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徐洋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