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盐城市区饮用水生态净化工程规模及投资均很大,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及安全运行,开展工程性中试,通过模拟生态净化工程的工艺及主要参数,验证以生态湿地为主的净化工艺的效果,并为优化工艺设计及后续工程的管理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生态净化;中试;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盐城市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与南通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下辖2个开发区和7个县(包括县级市),市辖区面积1720km2,人口152.64万。全市有804.73万人口,总面积1.70万km2,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
盐城市区供水企业主要有水厂三家。目前总供水能力为53.5万m3/d。由于盐城市区饮用水源受上游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局部时段城西水厂取水口水质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保障目前市区60万、规划100万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供水水质,盐城市人民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实施建设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让市区居民早日用上优质水,喝上放心水。
生态净化工程设计目标:采用人工湿地净化水源水质处理工艺,提升水源水质,使原水经本工程净化处理后水质得到提升,达到作为地表水集中供水水源的Ⅲ类水质标准,并满足盐城市近期30万m3/d和远期60万m3/d的供水规模。同时,充分利用本工程的蓄水能力,在发生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时,能够迅速切断污染源对水源水质的影响,保证按设计规模向水厂提供符合水质要求的7天供水水量,保障水厂的供水安全。
2生态净化工程设计方案
2.1原水水质特点
根据蟒蛇河取水口周边水系近5年的河道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工程周边水系的水质基本符合Ⅲ类水标准,但TP、高锰酸盐指数(下简称CODMn)、BOD5、DO水质指标部分时段超过Ⅲ类水质标准,水质呈现有机污染特点,且有逐年下降趋势。同时,蟒蛇河水体透明度较低,常年为30~50cm,水体悬浮颗粒物粒径较小,不易沉降。
2.2净化目标
本生态工程的净化目标:使蟒蛇河原水经本工程净化处理后水质得到提升,达到作为地表水集中供水水源的Ⅲ类水质标准,并满足盐城市近期30万m3/d和远期60万m3/d的供水规模。
2.3工艺流程
根据《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采用以生态湿地净化为主体的工艺处理蟒蛇河原水,工艺流程如下:
生态净化水源工程总体布局
(1)预处理区
预处理区是生态净化工程的重要前置单元,具有以下功能:
①沉降大颗粒泥沙,通过水流的减缓、创造有利泥沙沉积的缓解,吸附水体中营养物质,初步净化水质;
②加大水中的溶解氧,增强预处理区氧化还原能力,净化水质;
③对后续的生态湿地起缓冲调节作用,起到均匀布(给)水的作用。
(2)生态湿地净化区
生态湿地净化区是生态净化工程核心组成部分,分为挺水植物净化区和沉水植物净化区,是进一步去除水体营养物质、净化水质的重要场所。利用天然地势构建浅滩-浅沟-深沟结构,充分利用植物根孔净化水质的净化机理,通过生物同化、吸收、转化等作用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及氮磷营养水平。生态湿地净化区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① 大面积的水-土-气界面流动接触,自然复氧;
② 土壤吸附、基质氧化—还原交替,微生物降解;
③ 湿地生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化作用;
④ 冬季通过提高水位形成冰盖,使水流仍能在生物沟渠内流动;
⑤ 能较好解决年内植物生长茬口问题,保障植物生态净水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3)深度净化区
深度净化区是生态净化工程最后一道工艺。是连接于生态湿地净化区之后的处理单元,具有储水、水质维护与改善、BOD净化、有利于悬浮物的进一步沉降、降低水体的浊度、色度以及改善区域生态景观等特点。通过人工介质以及生物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净化去除有机物并稳定水质的作用,起到对湿地系统最后的强化作用。
2.4总体布局
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占地面积3342亩,工程共分为Ⅰ预处理区、Ⅱ生态湿地净化区、Ⅲ深度净化区三个区块。同时在取水口上游地带,构建长度约4925m的生态河道。
2.5生态处理系统工程设计
2.5.1 预处理区
(1)预处理区工艺设计
预处理区靠近取水口的区域,呈长条形,于短边顶部进水,有利于进水中泥沙的沉降及充分利用库容,延长水体在预处理区的停留时间。在进水端布设叶轮式增氧机,对原水进行增氧,一方面使水体溶解氧饱和,加大对水体的扰动,水体中呈胶体状态、难以沉淀的颗粒物失稳,使颗粒物在后续工艺中易于沉淀;另一方面为吸附基质上附着的微生物提供氧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促进水体中胶体颗粒物、溶解及半溶解絮状物的沉淀,并增强微生物的水质净化效果。
富氧后水体经初步沉淀后,经过采用渔网或聚乙烯织网为人工介质的吸附区,有效增加介质与水体的接触比表面积,吸附沉降溶解及半溶解的絮状物,有效改善水体透明度。吸附区后的水体进行第二次沉淀,有效减少水体的悬浮颗粒。
二次沉淀区后设置河蚌过滤区,利用河蚌过滤沉淀后的水体,增加水体透明度,净化水质。
在预处理区出水处设立20m宽的区域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进一步延缓水流速度,加强颗粒物沉降,提高水体透明度。同时在植物配置区及沉淀区2和沉淀区3之间适当放流具有净水能力的底栖动物,如螺及河蚌等。
(2)平面及高程设计
预处理区占地面积305亩,水面面积296亩。水面高程控制在3.4-3.3m,底高程1.4m,沉淀区底高程-0.6m,近期水力停留时间约32h,远期约16h。
2.5.2生态湿地净化区
(1)生态湿地净化区工艺设计
该区通过溢流堰与预处理区相接,面积1219亩,水面积1169亩。根据水生的种类不同,分为挺水湿地区及沉水湿地生物区,面积分别为619亩和600亩。挺水植物区通过沟渠及基质的布置,根据种植的植物不同及填充的基质不同人为分成若干相连的区块。挺水植物区的水体通过溢流跌水方式进入沉水植物区,为水体补充溶解氧,增加沉水植物的净化效果。
(2)高程设计
挺水植物区,分3个区梯级控制,A区湿地底高程2.60m,控制常水位高程2.90m,有效水深为0.3m,植物生长需露滩晒根时,降低湿地水位,使水流仅在渠道内流动,不进入湿地植被区,水位高程为2.40m;B区湿地底高程2.50m,控制常水位高程2.90m,有效水深为0.4m,露滩晒根时水位高程为2.30m;C区湿地底高程2.40m,控制常水位高程2.90m,有效水深为0.5m,露滩晒根时水位高程为2.20m。
沉水植物区,控制常水位在2.05~2.00m,塘底高程在0.0m左右,有效工作水深维持在2m左右。
(3)植物配置
结合植物生长特性以及盐城地区气候、土壤特征,挺水植物区植物配置为冷水性的菹草、光叶眼子菜、抗寒轮叶黑藻,净水型的苦草、竹叶眼子菜、轮叶黑藻、以及小茨藻、轮藻等,组成适合一年四季水温变化,水面、水底均有植物分层分布的植物系统。
2.5.3深度净化区
(1)深度净化区工艺设计
在水深小于1.0m的库区四周种植净化效果好的挺水植物,降低水中营养盐浓度,为附着生物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在水深1.5m位置设置平台,平台上种植以沉水植被为主的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生态湿地净化区的出水。同时在远期深度净化区水流滞缓水域采用品质安全、生态性能良好、水质净化能力强的新型环保材料作为人工介质,有效富集水中的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予以深度去除。
(2)平面及高程设计
深度净化区总占地面积1640亩。根据近远期水源保护区原水供应需求不同,分为南湖区和北湖区。
南湖,近期建设,控制常水位高程1.70m,湖底高程-3.5m,水面积975亩,死水位-3.0m,库容约290万m3,有效库容约260万m3。
北湖,远期建设,控制常水位高程1.70m,湖底高程-3.5m,死水位-3.0m,新增库容约210万m3,有效库容约198万m3。
(3)生物配置设计
挺水植物主要种植菖蒲、茭草等,沉水植被主要种植狐尾藻、苦草、眼子菜等。
在净化区内养殖白鲢、鳙(花鲢)和细鳞鲴及投放河蚌(三角帆蚌)、田螺,利用水生植物与动物的联合作用以及生物调控和操纵技术改善水质。
3中试必要性及目标
3.1中试必要性
(1)微污染水源生态净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地域同样工艺生态工程的建设方法、控制运行参数、运行管理措施都不同。鉴于国内已有成果中与盐城市气候、气象、水文、水质等外部条件相类似的试验成果相对较少,为确保工程高效运行,有必要开展原位中试。
(2)盐城市区饮用水生态净化工程设计规模近期30万m3/d,远期60万m3/d,静态总投资7.03亿元,工程净化规模及投资均很大,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及安全运行,必须开展工程性中试,通过模拟生态净化工程的工艺及主要参数,验证以生态湿地为主的净化工艺的效果,并为优化工艺设计及后续工程的管理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3.2中试目标
3.2.1总体目标
根据盐城市区饮用水源净化工程的设计工艺,模拟污染负荷、面积负荷及水力停留时间等主要设计参数,按照净化工程的总体布局及分区,建设工程性原位中试工程。通过中试工程的建设运行,研究分析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工艺的效果,作为示范工程验证设计工艺的可靠性和效能。同时,通过近一年的原位中试,获得生态净化工程各分区运行维护和控制参数,为水源地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充分发挥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2.2分项目标
(1)预处理试验目标
针对生态净化工程预处理区设计采用的曝气增氧、搅动脱稳、吸附沉淀等工艺,通过停留时间、水力负荷、增氧量、搅动时间等联合调控,验证设计采用的工艺的可靠性及效果,并通过一系列工况的组合,比较确切地获取相关工艺参数,优选适合蟒蛇河原水水质特点的预处理工艺,以提高不同季节预处理工艺的净化效果,改变原水悬浮物沉降性能,增加源水透明度,优化预处理区设计工艺,为后期的施工及运行管理提供数据和经验。
根据设计,预处理工艺对水质改善的目标如下:
①固体悬浮物SS减少10~15%,其中大颗粒减少70~80%;
②高锰酸盐指数减少2~5%;
③TN及TP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④石油类减少15~30%。
(2)湿地生态净化试验目标
通过停留时间、水力负荷、污染负荷的联合调度,验证生态湿地净化在微污染水体处理中的可行性,比较确切地获取相关工艺参数,并在周年运行管理中探索实践生态管理过程,尤其是冬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对于水质净化的有效性;揭示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中试成果对湿地工艺、工程结构、建设方案、运行管理方案等作进一步优化完善;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引进、培育和筛选适宜的湿地植物种苗。
根据设计,湿地生态净化工艺对水质改善的目标如下:
①悬浮物SS进一步减少30~40%;
②氨氮减少25~30%左右;
③高锰酸盐指数减少20~30%(11、12、1月除外);
④总磷减少10~20%;
⑤石油类减少10~30%。
(3)深度净化试验目标
通过停留时间、布水、取水方式,验证深度净化区在水质维护中的重要作用,比较确切地获取相关工艺参数,并在周年运行管理中探索水质随停留时间在季节中的不同变化,为后续的工程的运行调度管理及水质维护技术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根据设计,深度净化工艺对水质的改善目标如下:
①悬浮物SS进一步减少20~30%;
②高锰酸盐指数减少20~30%(11、12、1月除外);
③氨氮减少30~40%。
4中试方案
针对中试工程的总体目标及各分项目标,本中试方案结合生态净化工程的工艺流程、分区布局及各分区的主要设计参数,对预处理区、生态湿地净化区及深度净化区开展中试试验。各分区可独立试验,也可串联成整体进行流程中试。
中试试验总体布局
4.1预处理中试方案
预处理中试试验主要确定停留时间、溶解氧等设计参数的变化对悬浮物沉淀性能、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水体透明度的影响。根据不同气温及水文条件下蟒蛇河源水中泥沙含量的变化情况,调整源水进水规模,研究源水中悬浮物浓度不同时,在不同沉淀时间及溶解氧条件下,沉淀池出水的水质变化情况,分析流量、水体溶解氧、沉淀时间、沉淀效率及出水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监测水中及沉淀物中N、P全形态指标,分析水中营养盐的转化过程与沉淀时间、水中悬浮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气温:冬、春、夏、秋季;
停留工况:12h、16h、24h、32h、40h,共计5种;
充氧工况:3mg/l、5mg/l、7mg/l、超饱和态、不充氧,共计5种;
4.2湿地生态净化效果中试方案
湿地生态净化中试场由水植被生态净化效果试验区和沉水植被生态净化试验区两个相互串联部分组成。
(1)挺水植被生态净化试验
挺水植被净化试验区的水质净化试验指标目前主要为影响水质达标的TN、TP、COD以及饮用水源中需关注的特定指标。开展不同气温、水质、停留时间、植物配置、布水方式、运行调度方式等工况条件下,各工程物种对水质的净化的季节效果研究。筛选出适合盐城气候及目前水质的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挺水植物,提升湿地总的净化效果。
气温:冬、春、夏、秋季;
进水水质工况:采用经预处理区处理后的水质;
停留时间工况:同初设报告的设计停留时间,约0.27天;
植物配置工况:考虑到盐城冬季的最低气温,挺水植物在冬季基本上会枯萎,净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需要通过配置一定的沉水植物,才能保障全年均衡稳定的净化效果。
水位工况:湿地基底上有效水深在30cm~50cm及露滩间变动;
试验时间:冬、春、夏、秋季各45d;
(2)沉水植被生态净化试验
沉水植被净化试验装置由1个单元池构成,水面面积3000m2。中间通过土质隔堤,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水质净化试验指标主要为影响水质达标的TN、TP、COD以及饮用水源中需关注的特定指标。开展拟采用物种在不同气温、水质、停留时间、植物配置、布水方式、运行调度方式等条件下水质的净化效果的研究试验。遴选湿地中沉水植物的合理生物量的控制,最佳植物配置,为施工中沉水植物的合理配置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气温:冬、春、夏、秋季;
进水水质工况:采用经预处理区沉淀后的水再经过挺水植物生态净化后的水;
停留时间工况:同初设报告中的设计停留时间,约1.27天;
冬季物种选择:考虑与常规的沉水植物相配合,冬季型物种能安全过冬,且具有较强净化效果的物种,并考虑在植株高矮上有互补,适应不同水深及光照条件。
植物配置工况:在植物配置上原则是一年四季内能达到稳定均衡的净化效果,特别是秋冬季能保持一定的净化效果,确保与其它系统一起能达到预定的水质净化要求。
试验时间:冬、春、夏、秋季各45d;
4.3深度净化中试方案
深度净化区由1个单元池构成,水面面积约1200m2。微缩初设工程中深度净化区的形状,模拟初设中的进水布局及出水方式,在不同水力负荷及停留时间下,针对主要为影响水质达标的TN、TP、COD以及备用水库水质保育及维护的特定指标,探明在水体自净能力与生物自净作用对水质的改善及水体变化情况,为后续工程库体水质保育及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气温:冬、春、夏、秋季;
进水水质工况:经沉淀区及生态净化处理区后的水;
停留时间工况:根据初设要求,超过7天;
植物配置工况:在水深1m局部范围内种植挺水植物(芦苇+茭草);在水深1.0~3.0m的斜坡及靠近斜坡的池底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苦草+刺苦草);
试验时间:冬、春、夏、秋季各45d;
4.4水质监测方案
(1)河道水质监测
在中试取水口外侧蟒蛇河中泓处和中试排水口外侧通冈河中泓处各设置一处水质监测点。监测周期一月一次。监测指标为:水温、pH、SS、CODCr、CODMn、BOD5、NH3-N、TN、TP、DO、透明度、石油类及锰,共计13项。
(2)中试水质监测
①预处理中试试验
取样:进水口、出水口分别取样;
测试指标:SS、CODMn、NH3-N、TN、TP、DO、透明度、浊度及石油类共计9项指标。
②挺水植被生态净化试验
取样:每单元进水口、出水口分别取样;
测试指标:SS、CODMn、NH3-N、TN、TP、DO、透明度、浊度及石油类,共计9项。
③沉水植被生态净化试验
取样:进水口、出水口分别取样;
测试指标:SS、CODMn、NH3-N、TN、TP、DO、浊度、透明度、沉水植物单位面积生物量及石油类,共计10项。
④深度净化中试试验
取样:进水口、出水口分别取样;
测试指标:SS、CODMn、NH3-N、TN、TP、DO、浊度、透明度、Chla及石油类,共计10项。
5试验场地设计方案
5.1设计原则
(1)作为工程性原位中试,中试场地应靠近水源地,场地内试验用水应取自蟒蛇河。中试工程的设计规模要适宜,既能体现中试的效果,为生态净化工程做示范;又能节省投资和占地,减少废弃工程。
(2)模拟生态净化工程的工艺流程及布局,形成完整的净化流程。在中试场地各分区的进出水口布设控制建筑物及超越排放管,使各分区既可独立试验,也可串联进行流程试验。
(3)中试场地布置时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布局紧凑,尽量减少占地。
(4)尽量减少场地内水流的提升次数,保障水流的畅通,降低运行成本。
5.2设计规模
针对中试方案的试验内容,结合生态净化工程的工艺流程及布局,统筹考虑中试场地的拟设位置及可利用占地,在满足中试试验要求的前提下,遵循节省投资的原则,确定中试工程的设计规模为4500m3/d,是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60万m3/d设计规模的7.5‰。由于深度净化区需储存超过7d的设计水量,即有效容积大于31500m3,按照1:2自然边坡开挖计算,占地较大。考虑该区是以水质保育及维护为试验目的,从节省投资及减少占地的角度出发,适当减小深度净化区的设计规模,即该区设计规模为450m3/d。
5.3总体布局
5.3.1平面布置
中试场地初步选址于蟒蛇河及通冈河交界的南部地块。根据中试试验需要,本次试验设置预处理试验区、湿地生态净化试验区、深度净化试验区、管理区和预留区,其中湿地生态净化试验区包括挺水植被净化试验区及沉水植被净化试验区。根据现场地形,遵循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鱼塘隔梗、保障场地内水流顺畅、便于管理和维护、减小占地等原则,按照进出水条件的不同,共布设了2个方案,经比选确定推荐方案为占地25.1亩,中试场地的布置充分利用了通冈河西部的鱼塘,由于鱼塘距离蟒蛇河有一定距离,为从蟒蛇河取水,在蟒蛇河堤岸上设置泵房,将蟒蛇河源水提升后通过长50m的管道输送至中试场地,场地出水排入深度净化区南侧的小河沟,最终汇入通冈河。本设计对推荐方案进行竖向及分区设计,并进行投资概算。
5.3.2竖向布置
本中试工程试验用水取自蟒蛇河,出水排向通冈河。根据中试工程项目区域特点,从节能角度出发,考虑水流从蟒蛇河经一次提升后在场内自流,尽量减少场地水流的提升次数,减少动力消耗。场地内各试验区的水位均较高,流程末端的深度净化区水位为1.9m,远远高于通冈河常水位0.97m,因此,场地出水及超越排放均采用自流排放。
5.4分区设计
根据生态净化工程各分区的工艺机理,结合中试工程的试验目的及预期水质改善效果,按照各分区的关键参数设计中试工程的各试验区。
5.4.1预处理试验区设计
(1)规模及高程
预处理试验区位于中试场地的北部,由1个池构成,占地面积1953m2,水面面积1726 m2。控制常水位高程3.3~3.4m,塘底高程0.4~1.4m。
(2)增氧设施及人工介质
在进水端设置2台叶轮式增氧机,对水体富氧。选用有结渔网作为吸附基质,缠绕在尼龙绳上,用浮子挂在水中,绳两端缠绕在固定杆上。有结渔网垂直于水流,共20道,每道5.5m,可有效增加接触比表面积。运行期间,根据人工介质的净化效果优化部分人工介质。
(3)生物配置
在预处理试验区末端设置荷花、睡莲构成的水生植物带,延缓水流流速,加强颗粒物沉降。水生植物带宽4m。因水土保持需要,在常水位以上的护坡上铺设草皮。
在末端适当放流具有净水能力的底栖动物。河蚌过滤区共设置20道,每道5.5m长,以网兜悬挂的方式配置。
预处理试验区详图及植物配置见附图。
5.4.2湿地生态净化试验区设计
湿地净化试验区分为挺水植被净化试验区及沉水植被净化试验区,总面积约7825m2,其中水面面积约6910m2。
(1)挺水植被净化试验区设计
挺水植被净化试验区由2个单元池构成,分别为A1区及A2区。模拟初设中的进出水方式及长宽比,每个单元池设计规格为:30m×60m,总面积约为3628m2。A1及A2区单元池之间通过土埂分隔,并联运行,有效水深均为40cm。各区中部设置1条配水干渠,平均分为三段,顺水流方向渠底高程分别为2.1m、2.0m及1.9m,A1区及A2区渠道宽度分别为2m及8m,A2区配水干渠两侧还设有配水支渠。该区正常运行水位2.9m,湿地底高程2.5m,湿地露滩晒根时水位2.3m。配水渠道底部种植沉水植被,以增加水质净化效果。该区自然边坡均采用1:1.5,直立边坡均进行护砌。
湿地挺水植被主要种植芦苇+茭草及芦苇+菖蒲+香蒲等2种,每种情况下间种点缀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千屈菜、旱伞草、慈姑、水芹菜等。
配水干渠中沉水植物配置平均分为三段,顺水流方向的配置分别为前段种植伊乐藻、中段种植金鱼藻+聚藻、末端种植红线草+菹草。配水支渠主要种植伊乐藻。
挺水植被净化试验区详图及植被配置图见附图。
(2)沉水植被净化试验区设计
沉水植被净化试验区由1个单元池构成,模拟初设中的出水方式及长宽比,试验池面积约为4197m2,水面积约为3630m2。考虑水体透明度对沉水植被生长的影响,试验池池底高程顺水流方向逐步降低,池底高程分别为0.5m、0.2m及0.0m,在常水位2.0m的运行条件下,该区的水深分别为1.5m、1.8m及2.0m。采用1:1.5自然护坡形式建设。
沉水植被配置分为6个区,顺水流方向的植物配置分别为①区伊乐藻+菹草+聚藻;②区轮叶黑藻+金鱼藻;③区矮型苦草(水下草皮)+龙须草;④区小茨藻;⑤区矮型苦草(水下草皮)+大茨藻;⑥区太湖刺苦草+轮叶黑藻。
沉水植被净化试验区详图及植被配置见附图。
5.4.3深度净化试验场设计
深度净化试验区由1个单元池构成,模拟初设中深度净化区的形态、进出水布置,试验池面积约为2002m2,总库容3266m3。深度净化区水位控制在1.9m,池底高程-1.1m,水深3.0m。采用1:2自然护坡形式建设。在水深1.0 m的局部范围内栽种芦苇、茭草等挺水植物;在水深1.0~2.5m、沿岸宽3m的范围内种植矮型苦草;在水深2.5~3.0m、沿岸宽2m范围内种植轮叶黑藻;在水深3.0m,沿岸宽1.0m范围内种植刺苦草。因
水土保持及试验设计的需要,在常水位以上1m范围内的斜坡上铺设草坪,其余的边坡范围内撒播草种。
深度净化试验区详图及植物配置见附图。
5.4.4管理区设计
为保障试验工作顺利开展,需建设配套的管理区。根据管理及试验要求,管理区设置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宿舍、厨房、值班室及停车场等。管理区位于中试场地的南部,场地尺寸为27.8m×21.6m,占地面积600m2。管理区内临时用房采用彩板房建设,彩板房建设面积200m2。管理区的平面布置见附图。
5.4.5预留场地
根据场地布置,中试场地南部设置一块预留场,高程为1.9~2.0m,面积为900m2,作为中试备用场地。
6中试试验组织
试验组织主要包括试验前组织、试验人员组织、试验开展组织、试验测试组织、试验进度安排、试验保障组织、应急预案。
7 设计概算
7.1 编制依据
(1)《江苏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二OO六年修改本)。
(2)类似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3)江苏省盐城市区建筑材料市场现行指导价。
(4)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及其他有关文件及规定。
7.2 工程总投资
本工程静态总投资328.4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53.36万元,机电设备安装工程22.03万元,临时工程32.48万元,独立费用104.94万元,预备费15.64万元。
结束语
本工程设计通过中试工程的建设运行,获得生态净化工程各项参数,为工艺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依据和经验,充分发挥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初设》,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年
[2]《江苏省发改委关于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苏发改投资发[2009]1338号
论文作者:吴向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水质论文; 生态论文; 湿地论文; 高程论文; 中试论文; 水体论文; 试验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