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730050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稳定,能不能管理好国有企业资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国有资产;问题;措施
1.前言
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益不高、国有资产流失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2.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许多行政、企事业单位目前仍然采用“分散、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少数单位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使得国有资产管理难以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来监督。分散多头,各管一摊,表面上看,似乎是分门别类安排到位,其实在总体控制上却是混乱的、缺少一致性的。责权划分不明确,出了问题就相互推诿,相互扯皮。有的单位虽已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人员编制不落实,有的用办公室或实验室人员兼任,机构名不符实。管理方法也是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制度。
2.2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管理部门没有很好地协调统一,导致相当一部分资产无账可查,有的有账但账实不符。即使组织清查,也是边清边乱或前清后乱,最后仍旧帐实不符,帐外资产不断扩大。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有:①新购进的资产,接受捐赠的资产及已竣工的基建工程没有及时入账;②有些单位对已报废、淘汰处理的资产未办理账面核销手续;③一些小型设备,如数码相机、手机、电脑、移动硬盘等长期保存在个人手中,丢失了也不知道。这些都为资产流失埋下了隐患,造成“家底不清”的局面。
2.3资产利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是无偿取得的,资产购建时缺乏周密计划和论证。资产来得容易,处置起来随意。各购置部门盲目争经费、争设备,对已形成的实物资产怎样做到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问题考虑不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造成企业部分资产大量闲置的重要因素。
2.4产权不清,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增值
某些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性产业无偿占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没有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财产转移手续。投入创收的资产得不到合理补偿,不提折旧费,不提大修基金,不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在进行最终成本收益核算时,收益往往被个人占有,而亏损则由国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无从谈起。
2.5无形资产流失严重
国有企业对无形资产价值认识不足。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所有的各种专利、专有技术、品牌、商标、商誉和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①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的科研成果未能严格区分职务智力成果和非职务智力成果,致使许多科研成果被个人占用;②许多科研人员将利用国家提供条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把本应属于国家的非专利技术转移到个人兼职的企业、个人投资兴办的公司或在工作调动时将其带走;③在与私营企业之间开展技术投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合作研究等活动中,因管理不善造成无形资产大量流失。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国有资产所有权
明确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有资产的立法机关。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国有资产委员会。该委员会可由技术专家、法律专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监管部门的代表以及人大代表组成,负责国有资产的执法监督。
3.2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分开
一方面,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具体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另一方面,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公共管理职能,包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等职能划归国务院的相关部门。
3.3规范交易行为,建立对外投资担保的内部控制制度
(1)规范改革改制程序.一是界定清楚国有资产的范围;二是对改制企业首先进行清产核资,再聘请中介机构对改制企业资产进行专项审计,同时对法定代表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对清查的各项财产损失,严格按规定上报有权部门审批;四是严格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采取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清算价格法等方法,对改制资产进行评估,特别注意防止“漏评”、“少评”和“私评”。
(2)规范产权交易行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建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已经成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国有产权交易监管的制度性要求。要防范企业改制的暗箱操作,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企业改组转制的每道程序应及时向企业职工公开,接受监督。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发现和提升国有资产的价值,规范交易行为,节约交易成本,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积极作用。
(3)建立企业对外投资和对外提供担保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对外投资、担保业务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担保业务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对办理对外投资业务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企业应定期检查担保对象是否符合规定,担保业务评估是否科学合理,担保业务审批过程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
3.4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有组织地分步推进
第一阶段,选取条件好的省市进行试点,中央层面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加快对全国性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第二阶段,在初步试点经验已经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允许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提交个性化的试点方案,尊重地方实践的多样性。国务院领导机构应注意把握好试点的总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加强监督和经验总结。同时启动中央层面的试点。第三阶段,全国各省市全部进入试点。第四阶段,各机构、企业改革已基本到位,相关政策、法规基本成型。改革进入最后的平稳过渡期。改革领导机构的任务逐渐减少,并在适当时期予以取消。相关人员可视情况并入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4.结束语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其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其管理制度和措施,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走上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嫄.高校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7(11):112-113.
[2]邱正强.浅议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J].会计之友,2016(11S):51-52.
论文作者:杨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国有资产论文; 资产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无形资产论文; 试点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