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精神卫生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少年厌学情绪和行为形成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学校内存在有明显厌学情绪的40例中学生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厌学情绪的40例中学生作为对照组,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使用SDLRS(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问卷)以及EMBU(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学生厌学情绪、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学生的各项消极学习因子分数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而积极学习因子如喜爱学习、有效学习以及主动学习等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学生中在父母惩罚严厉、父母过度干涉、父亲偏爱被试因子分数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同时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因子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母亲拒绝否认、偏爱被试与消极学习呈现正相关(r=0.587,P<0.05),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关系和喜爱学习、有效学习以及主动学习呈现正相关(r=0.356,P<0.05)。结论:存在厌学情绪、行为的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均较差,同时受到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密切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家庭因素;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44-02
中学期间是孩子习惯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有调查表明,中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学习动机与父母的教导方式呈正相关关系[1]。深入了解中学生厌学的缘由,采用合理的手段帮助中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心理研究人员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研究中学生厌学心理缘由和家庭教导方式的关系,来进一步提出干预手段。现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学校内存在有明显厌学情绪的中学生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厌学情绪的中学生4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对照组中男生28例,女生12例,年龄在13岁至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5.11±1.03)岁;观察组中男生31例,女生9例,年龄在13岁至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5.37±1.44)岁。组间学生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测评工具分为两种问卷,分别是关于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问卷(SDLRS)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2],分发给学生进行测评。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问卷包括五十五个条目,包含有效学习、消极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开放学习和喜爱学习共六个因子;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包括六十六个条目,其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包含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拒绝否认、情感温暖和理解关心、偏爱被试和惩罚严厉六个主因素。而母亲教养方式包含过度干涉、情感温暖和理解关心、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惩罚严厉等五个主因素。
1.3 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x-±s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2.1 分析两组学生的SDLRS分数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学生的各项消极学习因子分数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而积极学习因子如喜爱学习、有效学习以及主动学习等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其他各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分析两组学生EMBU分数情况
调查显示观察组学生中在父母惩罚严厉、父母过度干涉、父亲偏爱被试因子分数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同时父母情感温暖以及理解关心因子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2.3 分析EMBU以及SDLRS中各项因子的相关性
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拒绝否认、偏爱被试与消极学习呈现正相关(r=0.587,P<0.05),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关系和喜爱学习、有效学习以及主动学习呈现正相关(r=0.356,P<0.05)。
3.讨论
有研究调查显示,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初期症状会出现经常走神、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作业不能完成,伴随厌学情绪的不断增强,会出现学生对学习采取放弃、逃避的态度,热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注意力完全分散,严重者甚至对学习不管不顾,沉溺网络无法自拔,一天天无所事事[3]。自我导向的学习方法是个人主动地去借助他人帮助或依靠自身来判断自身的需要,规划学习目标,确定需要的物力和人力资源,规划及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去评价学习成果的过程。这是一种善于使用资源的学习,它不局限于普通的课堂教学、社会学习、正式与非正式教学等学习方法都可以作为学习的手段,具有经济性、个性化、时效性等多种优点[4]。父母的教养方法是父母的教育观念、情感表现、及对孩子的教养行为的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比较稳定的,不会跟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体现了亲子交往的本质。研究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生厌学群体中一般均存在一定的消极完美主义人格,家庭环境也对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二者紧密相关。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母亲拒绝否认、偏爱被试与消极学习呈现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关系与喜爱学习、有效学习以及主动学习呈现正相关,提示家庭教养方式在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或行为中存在着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存在厌学情绪、行为的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均较差,同时受到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密切影响。
【参考文献】
[1]代俊,陈瀚,李菁,等.社会生态学理论视域下影响青少年运动健康行为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3):35-41.
[2]郭丽.安阳市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1):1520-1523.
[3]康茜,王丽娟.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青少年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851-855.
[4]李凤娟,孙经,何健,等.河南省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9):1342-1344.
论文作者:陈晓英,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厌学论文; 父母论文; 教养论文; 中学生论文; 因子论文; 情绪论文; 方式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