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对房建工程框架填充墙裂缝的特点进行了介绍,随后对框架填充墙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裂缝成因提出了几点防治裂缝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当前框架结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保障框架结构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性与舒适性,也为我国房屋建筑技术水平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框架填充墙;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引言:
针对公共建筑施工中框架结构填充墙墙体裂缝的成因,应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填充墙墙体最易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改善维护,通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材料供应等多方的合作,严格使用合格材料、规范操作施工步骤,才可以有效防止框架结构填充墙墙体裂缝的形成。
1 框架填充墙裂缝的主要特征
框架填充墙作为框架结构中非主要承重结构,一般不会受到建筑荷载力的影响,也就基本不会出现受力裂缝,框架填充墙裂缝的产生多是与环境温湿度条件、地基沉降情况、施工技术应用、材料质量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有关,一旦变形所产生的应力作用超过了墙体结构自身的强度,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可见框架填充墙裂缝的类型主要为变形裂缝。
2 框架后砌墙裂缝的成因
2.1温度裂缝
因为后砌墙所采用材料的原因往往会使后砌墙与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不同,这就使后砌墙在受到温度影响时,填充墙中的材料与钢筋混凝土这两种材料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导致后砌墙与钢筋混凝土两者之间出现裂缝,而这种裂缝往往会很规则的。当温度发生频繁变化时,墙体出现裂缝的情况也会十分频繁,使墙体难以修补,一般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能通过治理,使其不会对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但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墙体是不太可能的。
2.2受力裂缝
受力裂缝的主要类型包括垂直裂缝、水平裂缝、阶梯形裂缝、斜裂缝。裂缝出现的部位常在窗台的下面、墙身的底部、框架柱的侧面、框架梁底面等地方。虽然框架后砌墙为非承重墙 , 但填充墙要承受自重、窗重及墙上装饰构件的重量、梁柱变形产生的内力。如果以上承载的效应超过墙体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抗拉、抗压、抗剪等强度 , 在框架后砌墙上也会产生大量的裂缝。因为强度不足产生的受力裂缝主要是垂直裂缝或阶梯形裂缝 , 由于框架柱的侧向变形导致框架后砌墙沿柱侧面产生垂直裂缝 , 由于框架梁的弯曲变形 , 在梁墙交接地方如果施工不当 , 会导致梁底与墙体交接面上出现大量的水平裂缝。而且 , 如果使用者在墙面上进行不合理装饰 , 也会导致墙面受到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斜裂缝。
2.3干缩裂缝
框架结构后砌墙发生的干缩裂缝在框架结构后砌墙发生裂缝时经常是干缩裂缝,而干缩裂缝发生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其中垂直裂缝、水平裂缝、阶梯形裂缝等都是干缩裂缝经常发生的裂缝形式。在房屋中经常会在墙体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干缩裂缝,这是因为墙体结构中所用的材料由一些轻质的墙体材料来进行填充,这种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材料中水分散发的情况,这样就会发生墙体出现干缩裂缝的特征。而这些干缩后的墙体在受潮后往往会发生膨胀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墙体的二次干缩,使墙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这种情况的裂缝经常会出现在填充物与梁的连接处。
2.4振动裂缝
振动裂缝的形式多为不规则裂缝 , 常见的有水平裂缝、X 形裂缝、垂直裂缝等。这类裂缝主要由于机械工具振动、公路铁路车辆、刮大风、爆炸、地震造成的震动而产生 , 常出现墙体的薄弱部位、开口部位。
3 防治措施
3.1填充墙结构的设计与构造措施
设计结构构造时,要充分考虑到温度的因素,避免温差的影响。无论结构计算的结果怎样,混合结构房屋顶层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 M5,而且应该选用和易性较好、后期强度较稳定的混合砂浆,因为其有利于提高墙体整体性和抵抗温差裂缝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房屋顶层端部 1--2 开间范围内,应拉通砌体内的水平抗震构造配筋。尤其是与山墙横墙连接的内外纵墙内的水平钢筋必须拉通至少 1 个开间,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内外纵向墙体开裂。
3.1.1为了减少室外气候对建筑外墙外保温层,门窗框洞口外侧、封闭阳台、女儿墙以及屋顶挑檐等热桥部位的影响,应该在这些部位进行包覆。应在保温层截止部位材质变换处采取防止保温层开裂的措施。比如,外墙应采用厚度不小于 150mm 的加气混凝土做材料,采用多排空的砌块,在砌块外墙的内侧或外侧抹 20mm厚的保温砂浆,采用保温材料与空心砌块组合的复合墙体。
3.1.2混合结构房屋的总长度不宜超过60m,否则须设置伸缩缝。宜将现浇混凝土挑檐改为预制装配挑檐。也可在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挑檐时,有意在一定部位设置 2—3 道断缝,以减少其胀缩积累值。
3.1.3墙体长度大于 5m 时,在墙中部设置构造柱,竖筋锚入梁、板等结构,构造柱与两侧墙体设拉结钢筋,沿墙高每 1-3 处铺设通长拉结钢筋,筋长度与墙体长度相同,且与柱或边缘构件牢固连接。
3.1.4屋顶结构吊装并灌缝后应及时进行保温层的施工,严防结构长时间暴晒。找平层应分格,基本干燥后应及时做防水层和保护层处理。保护层要保证石粒均匀、色浅、覆盖严密,并确保细部施工质量。做好收头压边,严防渗漏。
3.2填充墙结构的设计与构造措施
设计结构构造时,要充分考虑到温度的因素,避免温差的影响。无论结构计算的结果怎样,混合结构房屋顶层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 M5,而且应该选用和易性较好、后期强度较稳定的混合砂浆,因为其有利于提高墙体整体性和抵抗温差裂缝的能力。在房屋顶层端部 1--2 开间范围内,应拉通砌体内的水平抗震构造配筋。尤其是与山墙横墙连接的内外纵墙内的水平钢筋必须拉通至少 1 个开间,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内外纵向墙体开裂。
3.3混凝土运输时间和距离的控制
搅拌运输车是如今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在运送过程中,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距离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我们应当控制在运输中混凝土的时间和距离问题。如果运输时间较长,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凝固现象,会在卸料中产生困难。为了避难这些问题出现,可以采取的方法有:一是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二次搅拌,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在结构上保持均匀。二是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均匀搅拌,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使用时是均匀的。
3.4填充墙体材料的选择
砌块和砂浆作为框架填充墙的墙体材料,其外观、质量、尺寸和技术性能都应该满足国家相关的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首先要选择体积稳定性优良、抗裂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同时还要选择适应性好、干缩值小的砌块材料,控制砌块材料的含水率,强调砌块的出厂时间。它们的强度等级主要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3.4.1砌块的强度等级
双排孔、多排孔小砌块及多排孔砖的强度等级均应等于或大于 MU5.0,加气块的强度等级应大于 MU2.5。
3.4.2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多孔砖及加气砖要等于或大于 M5,小砌块要等于或大于 Mb5。砂加气块应采用粘结剂砌筑。
结束语:
随着框架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普遍应用,其填充墙多采用轻质多孔砖砌筑 。近几年来,根据多孔砖在工程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填充墙出现裂缝现象比较常见 ,基本上已成为砌体填充墙质量存在的普遍问题,因而墙面抹灰、粉刷饰面极易出现裂缝,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柳国庆. 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问题的预防控制[J]. 民营科技. 2007(03)
[2] 徐凯,浦长龙. 浅谈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问题的预防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2)
[3] 王政,王刚,时海新. 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问题的预防控制[J]. 河南建材. 2011(06)
论文作者:张眉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裂缝论文; 墙体论文; 框架论文; 砌块论文; 结构论文; 强度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