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电力资源的稳定提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该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配网技术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能够满足电力配网实际的需求,建立合理的管理方针,形成完备的管理体系,对电力配网的运行进行合理的维护,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完善。
关键词:配网;运维管理;关键问题
引言
在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的电气设备出现在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当中,这不仅给电力公司的供电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也说明我国传统的配网建设及维护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才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需求。然而点多、线长和较广的覆盖面积是我国配网的重要特点,在对其进行日常管理及维护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新时期加强配网运行维护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配网运行维护的现状
1.1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经济的不断进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促使用电负荷明显增高,传统的配网供电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这种季节性和区域性较强的用电需求,促使维修工作量增大。现阶段人们生活质量不断上升,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的各种先进电器也越来越多,同时相关附加值高和高新技术产业要求能够拥有更高质量的电能等。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社会已经无法承受频发的断电现象,现阶段必须要对配网进行强有力的运行维护管理,提高其稳定性[2]。
1.2落后的运行维护管理模式
传统的配网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只有当线路已经发现问题才能够通过各种措施,以排除的方式对线路进行修复,例如工作人员在接收到某区域线路出线问题的消息后,会对该线路进行巡线和消缺,发现问题将耗费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对其进行修复以后,并没有总结经验教训,导致该线路会经常发生同样的问题,不仅给维修工作带来更多的任务量,同时还导致大量的人力及经济损失。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配网拥有较差的基础建设,然而我国在配网维修工作中能够使用的人力和资金等是有限的,这就导致相关配网设施无法及时进行更新,再加上薄弱的网架等,将导致故障频发。因此现阶段转变传统的配网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配网设备检修和运行维护的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1运维安全管理水平低
配网系统运行管理与设备检修最关键的是要确保安全、保证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配网与设备的高效管理。然而,实际的配网运维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是由于运维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实际操作中忽视了安全防护工作;另一方面则由于其技术水平、专业水平有限导致误操作而引发安全问题。例如:配网运维中,未能对电气设备停电的时间、频率等做出准确掌控,出现大规模反复断电现象;缺乏对一些专业定量数据、参数等的计算、统计与分析,从而导致电压误操作。
2.2先进的配网运维手段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配网密如蜘蛛网,设备绝对数量多,基础资料缺乏,站、线、变、户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运行中的协调配合要求高,现状的配网运维工作依然未实现全面的自动化,配网运维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一些先进的配网自动化运维技术、智能化故障定位系统依然未能被充分普及与应用。虽然部分设备具备相关的自动化接口和功能,但受制于技术和人员问题,实际应用比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配网运维人员要主动强化配网系统运维的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刻认识到配网安全运行管理与设备维护的专业性、风险性与挑战性。同时要不断学习、积极实践,集中总结配网运行与设备维护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关键工作环节常出现的危险隐患、安全危机等,积极防范并规避危险隐患环节,通过采取科学的安全防护技术、方法等来防范风险。 供电企业结合实际运维工作开展来不断优化完善配网运维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积极组织安全技能培训,培训运维人员掌握先进、合理、安全的配网运维技术,使他们能够切实履行安全运维工作制度与规范,提高运维工作质量,为配网运维提供安全制度保障、技术保证。
3.配网运维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完善的管理方案
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案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制定方案时要做到从全年工作量及工作成果的统一性出发,对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精确的把握,并且将每一项工作的内容和实施步骤细化,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注重每一处细节,以及对相关工作步骤进行严格考核。
3.2有序建立供电服务网点
围绕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抢抓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机遇,以中心村为中心,按照地域面积、营业户数和属地维护电力设施资产总量,建立供电服务网点,配置办公室、备品备件室、工器具室、多功能服务区和服务值班室,实施客户业扩报装、设备常态运维、紧急抢修、故障检修、供电政策宣传、电力安全宣传、电费管理和售电服务等工作。明确本网点的供电服务职能,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客户服务档案资料信息库,加强日常工作和客户服务派工单管理,按员工接单处置情况和客户评价优劣,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提高售电末端供电服务管理水平。
3.3加强对生产管理系统的深化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配网供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的深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及实力的提升。对生产管理系统的深化应用,电力企业应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举办培训和讨论会,促使职工不断接触和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并通过集体讨论等活动,提升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在日常的工作中一旦遇到相关问题,不仅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判断,还可以应用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及时解决问题,将因断电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对生产管理系统的审核也可以以培训的方式实现,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培训职工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其逻辑思维及专业能力的训练,将这两点作为重点,能够极大的提高培训效率。加强职工不停电作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时长的主要方法,也是为人们提供可靠、稳定电能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各个工作组领导人员的培训,领导人员应对先进技术及设备进行详细的掌握,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对职工下达学习指令,同时当断电现象发生时才能够及时作出正确判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抢修,从而提高配网维护管理效率。
4.结束语
配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保证电网正常服务群众的基础,因此,在配网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找寻最优的解决办法,进而通过保障设计方案的质量来保障后续施工的质量,最终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国智.配网设备的检修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J].企业技术开发,2015,11:122-123.
[2]潘志图.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与维护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5,15:49-50.
[3]林城杰.配网设备的检修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5,14:74.
论文作者:加那提•包吾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过程中论文; 能力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