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科学范式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新论论文,情报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34(2005)01-0016-06
1 引言
“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其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一书中提出的。根据英国语言学家玛格丽特·马斯特曼对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范式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范式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①科学的概括(包括定律、理论等)、模型、范例等;②社会—心理部分;③形而上学部分。
根据这一理论,各门具体常规科学都应该有自己的范式。科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科成熟的象征;是研究人员入门的向导;是研究传统延续的条件;并且让研究详细而深入;平息争论、建立研究的自信心。
2 情报科学范式研究
库恩的范式理论为情报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情报科学作为一门具体而实用的科学应明确学科领域内的范式,它是一个与情报科学共同体相联系的概念,是某一情报科学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共同开展情报科学理论研究活动的基础;是情报科学研究中某些被公认的情报科学理论——包括情报科学定义、理论、方法以及情报技术等。国内外情报科学研究人员分别提出了对情报科学范式的理解(见图1)。
图1
2.1 Francis Miksa范式观[2]
美国学者Miksa利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了情报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与范式构成,提出了在情报科学领域内存在两大研究范式:机构范式和情报运动范式。
(1)机构范式。机构范式是将图书馆或文献中心视为社会机构之一,目标在于有效收集整理文献信息,目的则在于将这些有用的信息提供大众使用。其秉持的理念在于知识的累积是因为个人能够广泛吸收或利用有组织的社会知识,而这些社会知识则主要可藉于有条理汇整的馆藏资源来提供传递。
(2)情报运动范式。相对于机构范式强调信息的载体,运动范式则强调的是信息的使用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上。这个范式包括两个内容:系统观与认知观。系统观关心的是科技的应用与系统(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认知观认为应对信息用户进行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了解用户本身及其使用信息的目的,另一方面则要探讨个人知识状态的影响,也就是信息与个人意义建构模式的互动。认知理论重视的是人对于信息的接收与转换。
2.2 R.Capurro范式观[3]
Capurro认为情报科学研究领域内存在着三种范式:表达范式、源—渠道—接受者范式、“柏拉图主义”范式。Capurro的本意不是为情报学研究划定出一个或多个核心领域或者范式,而是在明确这三个范式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批评,然后,Capurro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以及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分析哲学理论入手,提出了情报科学的认识基础——情报意味着共享一种共同世界的可能性。
(1)表达范式。表达范式认为,人类是外部世界的观察者,知识的产生在于人脑对已知主题表达的吸收。这些“表达”通过人脑的吸收之后被编码和处理之后存贮于计算机。由此看来,情报学家只关注情报的表达、编码和合理使用。
(2)源—渠道—接受者范式。这一范式的出发点是人类的交流现象,强调人类信息交流的过程。
(3)“柏拉图主义”范式。这种范式否认知识的产生和利用是一种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过程,它把知识简单地客观化于人之外的载体中。
2.3 David Ellis范式观[4]
David Ellis所论述的是情报检索领域存在的两种范式:物理范式、认知范式。物理范式类似于“系统驱动范式”,这种范式强调的是检索过程中技术的使用,不关心情报用户。认知范式不同于物理范式,它寻求的是对理论的解释,要求提供对情报科学的本质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核心理论。
2.4 ASIS范式观[5]
1993年ASIS在其56届年会(会议标题为“情报组织研究不同方法辩论”)中辩论了情报学研究的四种方法(approch):客体范式、交流范式、行为范式、认知范式。
(1)客体范式。这一范式认为,对知识客体组织的最佳途径是分析客体的性质。它似乎植根于目录实践,没有在更广泛的理论中寻找依据。但是,它可以被看作是对建立在用户主观感受基础上的信息组织理论的一种对立。
(2)交流范式。认为了解情报的最好方法是以交流研究情报的查询和利用,考察人们如何形成提问以及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如何形成的。这一范式是社会导向的,并且涉及到了认识论问题。
(3)行为范式。研究应当如何组织情报的最好方法,是观察人们同潜在情报源如何相互作用。
(4)认知范式。探讨情报组织的最好方法是研究人们如何思考以及模仿这些思考规律。
2.5 Birger Ejrland范式观[15]
Hjrland在其《迈向情报科学的新地平线——领域分析》一文中对情报科学认知观做了较全面的回顾,指出“认知观对于80年代的情报科学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90年代以来,从认知科学角度研究情报的本质、情报检索等情报科学的问题,已汇集成一种强大的潮流”。在回顾情报科学认知观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情报科学的另一研究范式——域分析。域分析范式内容包括:情报科学所研究的不是个体之间的交流,而是学科、专业、领域、环境之间的交流;学科领域类型决定了情报需求和检索策略;把更多的心理学方法引入情报科学,探讨领域中的某些认识论问题;从知识理论中找出情报科学的中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强调相关性的学科知识观点和学科文献观点;情报科学的基础必须植根于社会认识论,根据知识的本质和结构理论,构造情报检索语言和设计情报检索系统;探讨知识理论与观点对情报科学的影响;运用符号交互理论,研究情报检索过程,解决情报科学中与认识状态有关的问题。
2.6 陈文勇范式观[6]
(1)情报交流范式。交流范式则重于情报学的社会关系,研究重点在于情报的交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米哈依诺夫和美国的萨拉塞维克。
(2)情报吸收范式。这是一个纯理论的情报学范式,它更多地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情报学,研究侧重点在于情报的吸收与利用。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布鲁克斯和印度的拉德扎贡帕兰。
(3)情报工程范式。这一范式主要研究情报技术在情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强调情报技术的开发、情报系统的设计与评价。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萨尔顿和日本的北川敏男等。
(4)语义情报学范式。这一范式是从信息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重点为符号、记号、系统、情报与语言,探讨情报的表达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代表人物为美国的皮尔逊等。
(5)情报基因学范式。这一范式主要研究情报增长、扩散的一般原理,情报基因的遗传模式,情报基因链模型,情报基因流的规律等。代表人物为印度的斯·科·森(S.K.Sen)等。
2.7 赖鼎铭范式观[7]
(1)图书馆作为社会机构的范式。这一范式即Francis Miksa所论述的第一种范式。
(2)系统导向的范式。这一范式即Franis Miksa论述的第二种范式——情报运动范式。这个范式所产生的信息系统是来自申农与韦伯的“通信的数学理论”。
(3)Belkin的知识非常态范式。Belkin认为,情报科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应是“促进情报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需求情报的有效沟通”。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情报学主要关注:人类认知传播系统中的情报、情报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情报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情报需求、情报及其传递的效用。基于此,Belkin提出了“知识非常态状态”(Anormal State of Knoweldge,ASK)理论。他认为,之所以有情报需求产生,是因为用户认识到自己存在着知识的非常态以致于无法面对某种问题与情况,而且,用户一般也无法精确描述需要什么来解决这种非常态。因此,情报科学、尤其是情报检索的目的在于描述和解决知识的非常态。
(4)Dervin的意义建构范式。这一范式认为:情报使用是一种建构,而不是一种传递;应该从用户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看待情报使用和情报系统;情报使用应该被视为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恒定的状态。
(5)诠释学范式。诠释学强调,任何文本的了解都脱离不了历史的作用。人对于信息的解读与诠释,因为本身的意识形态差异而不同。而意识形态的建立是基于人类过往经验的累积。情报使用者接触信息时,除了感官接收文本本身的陈述,其诠释的过程不但受到自身认知结构与意识状态的影响,其过往经验与所存在的社会整体也都会影响其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诠释学所要探讨的便是上述整体间的作用关系。
2.8 梁战平范式观[8]
(1)机构范式。与以上所述机构范式同。
(2)信息运动范式。与以上所述情报运动范式相同。
(3)解释学范式。与诠释学范式是一个概念,同样利用伽尔默尔的解释学理论对情报流动和情报利用过程的解读。
(4)技术主导范式。从V.布什关于情报检索系统自动化的最初构想开始,情报学的发展就离不开技术发展这条主线。这一范式同上述物理范式和情报工程范式的内容相同,侧重于情报技术的应用。
(5)认知范式。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等来观察情报现象。认知范式强调人的知识结构,研究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关注情报的利用和吸收,目的是支持和改善情报系统的设计和情报服务。认知观的变迁意味着情报学研究主体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扩大到强调情报用户的知识结构、认知过程、情报行为和人机交互等认知范围。
(6)知识主导范式。这一范式研究对象有别于传统情报学,它的对象是知识单元而不是文献单元。情报学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的深化、演进与发展是情报学研究的新趋势。
(7)经济学范式。这一范式是情报学与经济学日益紧密联系的结果。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经济学、情报产品的价值、情报传递的成本与效益、情报市场、情报经济效益、情报经济管理、情报产业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等。
(8)人文范式。这一范式主要研究信息民主与信息专制、信息自由与信息保护、信息平等与信息歧视、信息富裕与信息贫穷、信息共享与信息垄断以及信息污染、信息灾害、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政策、信息文化等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等。
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梁战平教授的范式观是一个对情报科学范式比较全面的总结,他的这一范式基本上涵盖了先前提出的种种范式,涉及到了情报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范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而无当)。范式是科学理论系统的基础或核心,对整个理论起决定作用。根据这一解释,我们认为现在的情报科学研究实际上只存在这样几个范式:技术主导范式(包括信息伦理等内容)、信息交流范式、认知范式(包括实践的内容)、知识主导范式、哲学范式。
3 新范式观及其演变
根据对情报科学的研究进展和范式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情报科学内部存在五种范式:技术主导范式(包括信息伦理等内容)、信息交流范式、认知范式(包括实践的内容)、知识主导范式、哲学范式。情报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和深入正是体现为这五种范式不断演进、互为交织的一个过程(见图2)。
横向变迁
┌────┬──────────┬─────────┬─────────┬──────────┬────────┐
│ \范式││ │ ││哲学范式│
│演进\ │ 技术主导范式 │ 信息交流范式│认知范式 │ 知识主导范式 ││
├────┼──────────┼─────────┼─────────┼──────────┼────────┤
││1.手工检索 │1.申农与维弗的《通│1.布鲁克斯情报科 │1.道金斯思想基因│1.布鲁克斯世界3 │
纵││2.V.布什构想:Memex │ 信的数学原理》 │ 学基本方程式│ 理论 │ 理论 │
│││2.米哈依诺夫科学 │1.贝尔金的ASK理
│2.斯·科·森情报基 │2.系统理论 │
向│内 │3.情报检索与存贮│ 交流系统理论│ 论 │ 恩理论│3.诠释学│
││ 系统 │3.萨拉赛维克情报 │3.德尔文的意义建 │3.布鲁克斯“认识地 │4.其它 │
演│容 ││ │ │││
││4.超文本技术│ 社会传播理论│ 构理论 │图”││
进│演 ││ │ │4.刘植惠知识基因││
││5.联机公用目录 │4.哥夫曼情报社会 │4.英格沃森和赫约 │││
│进 │ (OPEC) │ 传播传染病学理 │ 兰德的相关研究 │ 理论 ││
││6.互联网│ 论 │ │││
│││5.维克里人本社会 │ │││
│││ 传播理论│ │││
└────┴──────────┴─────────┴─────────┴──────────┴────────┘
图2
3.1 情报科学范式的横向变迁[7]
情报科学的范式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有时表现为范式的更替,更多时候是各个范式之间相互交织。它们的更替与交织推动了情报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和深入,使情报科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领域和核心内容。这一横向变迁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技术→信息→人→知识→形而上学。
(1)从技术主导范式到交流范式。V.布什于1945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著名论文《诚若所思》一直以来被看作为情报科学诞生的标志。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情报科学学术指导思想就是沿着布什的情报检索自动化装置“Memex”设想而发展的[9]。然而,情报技术只关注技术的发展,使情报科学看上去“只是一堆支离破碎的技艺”。在对技术范式的批评基础上,情报学家开始关注情报本身及人类的情报交流活动。
(2)从信息交流范式到认知范式。从70年代末开始,情报科学的范式逐步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从技术与交流范式转向认知范式。这个转变意味着情报科学研究的重点从情报检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转移到强调情报主体的知识结构、情报行为、人机交互和情报查询等方面,其实质是从情报系统转向“人”的一个重大变化。
(3)从认知范式到知识主导范式。本世纪末,随着知识经济出现端倪、知识管理理论的提出,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情报科学的研究出现了以知识主导内容的范式。知识主导范式要求“知识信息的表达与组织必须从物理层次的文献单元向认知层次的知识单元或情报单元转化”,即情报学的研究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深化、演进、发展[10]。
(4)从知识主导范式到哲学范式。哲学方法是每门具体科学最抽象的研究方法,但同时也是被最广泛使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整个情报科学在“常识的海洋中游弋”(布鲁克斯语),根本的还是情报科学基础理论的匾乏。情报实践的纵深发展需要情报科学基础理论的支持,特别是哲学的关照。从情报科学的发展史来看,许多情报学家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情报科学的哲学基础,并从哲学视野分析了情报实践活动。
3.2 情报科学范式的纵向演进
情报科学范式的动态演化过程体现为范式之间的更替与交织,而这种范式的转换是建立在各个具体范式的形成、发展与成熟的基础上的。我们所说的范式的纵向演进正是它们形成与发展以及成熟的整个过程。
(1)技术主导范式的演进。米哈依诺夫曾指出:信息技术在情报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情报学的发展取决于信息技术。这一范式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情报科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是指信息存贮技术、输入输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情报科学中的应用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个人电脑→计算机检索与存贮系统→超文本文件与超媒体技术→联机公用目录(OPEC)→因特网(Intemet)→万维网(WWW)→数字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数字神经网络[11]。当前,情报科学技术主导范式的研究内容还包括:计算机通信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超媒体与文本技术、XML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信息检索推拉技术、信息与系统安全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等。
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无疑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情报科学领域,长期以来就一直存在“重技术轻理论”、“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情报领域新出现的信息伦理研究刚好弥补了技术滥用的缺陷,它充分重视了“人”和“人—信息”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信息伦理是信息技术发展与利用的产物,因此我们认为所谓的“人文范式”也涵盖在技术主导范式之中。
(2)信息交流范式的演进。信息交流范式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作为社会现象的情报传递过程,着眼点在于指导和建立情报系统上。根据张新华《情报学理论流派研究纲要》的划分,信息交流范式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传播学派”。这一学派的情报科学理论包括:萨拉赛维克情报社会传播理论、哥夫曼情报社会传播传染病学理论、维克里人本社会传播理论、费桑的情报流活动规范理论[12]。我们认为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研究也属于这一学派。在这些理论研究基础上,他们还提出了信息交流的模型:哥夫曼的社会传播传染病学模式、维克里的S—C—R模式、米哈依诺夫科学交流模式等[13]。
(3)认知范式的演进。在1977年的“情报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上,M.Demey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情报科学的认知观。认知观强调人的知识结构的变化,人在情报使用和查询环境中组织与处理情报的方式。这一范式的代表理论有布鲁克斯情报科学基本方程式(1980)、贝尔金的ASK理论(1978)、德尔文的意义建构理论(1976~1990)、英格沃森(1992)和赫约兰德(1995)的相关研究[14]。
认知观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丰富的理论建树上,同时也反映在认知观指导下的实践中。用户的信息行为研究一直以来被看作是情报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信息行为包括信息查寻行为,信息查寻行为又涵盖了信息检索[15]。研究者对情报用户(个人、特定工作场所人员、学术环境中人员等)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相应地,他们建立了信息行为各种模型:Wilson的信息行为模型(1981)和信息查寻行为模型(1996)、Ellis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1989)、Kuhlthau的信息查寻模型(1991)、Saracevic的交互式信息查寻过程模型(1996)、英格沃森的信息检索的认知模型(1996)[16]等等。
(4)知识主导范式的演进。布鲁克斯在道金斯思想基因理论和斯·科·森情报基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地图”的思想。他指出情报科学的任务就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布鲁克斯的这一思想已经触及到了情报科学的知识组织与序化的本质,初步地呈现了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17]。21世纪知识化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情报学知识化研究集中体现在对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知识检索、知识挖掘、知识发现与知识库,以及对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知识创新、知识基因等领域的研究。
(5)哲学范式的演进。从情报科学诞生以来,研究者就从未停止过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哲学思考。布鲁克斯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作为情报科学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图书馆学者和情报学者的实际工作可以归结为收集和组织‘世界3’的记录,以资利用。而其理论工作可以归结为要研究‘世界2’和‘世界3’的相互作用”。[18]系统论(新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论)思想强调将情报活动过程本身视为一个系统,并从人本角度而不是社会角度研究这一过程。到了90年代情报科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取向——诠释学。诠释学认为,社会文化以及情报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在查询、解读和利用情报的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关注情报流动过程中情报客体与情报消费主体的交融[19]。
上述哲学观对情报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影响情报科学的哲学观还有很多,象社会建构主义、现象学、历史主义、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