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也是一种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错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业出现差错在所难免。其实“差错”作业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资源。教师应有效利用,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利用因教材局限而引发的“差错”作业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材料。教材内容充满创造性,但也存在局限性。长期以来,教材被许多教师视作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因此把教学定位在教材层面。试想,教材中出现的例题,几乎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学习时几乎不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教材中出现的习题也都是模仿例题编制的,学生训练时更不考虑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此教学,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势必衍生依赖课本的思想。如,笔者借班执教“圆柱的认识”探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时,先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在检查学生自学这一环节,设计了这样一题:“选择: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_____图形。(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果然不出所料,绝大多数学生选掸了A,而选择B和C的寥寥无几。反馈时,我利用学生的“选择”设疑:“选择A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选择B的同学发现了什么?选择C的同学请说说你的做法。”最后,组织学生再次实验,得出:圆柱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得到的是长方形;当圆柱底面的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是正方形;把圆柱侧面斜着剪开,展开得到的是平行四边形。通过活动发现:我们的学生依赖课本惟一方法、现成结论之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古人早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效利用因教材局限而引发的“差错”作业资源,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使之乐意并顺利地去探知、获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实践、探索意识。
二、把握因教师评价而造成的“差错”作业资源
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批改作业几乎由教师包办,而且多是勾画简单的符号“√”“×”或“?”。数学教师每天要面对班级数十名学生的作业。有的教师能细心揣摩学生作业的每一个思维过程,而有的教师则是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请看蒋明玉老师在《“求异”才会有“创新”》一文中所举的一则案例:
儿子放学回家把刚考过的试卷拿给我看,在求最大公约数这一块,刷、刷、刷被老师画了三个大叉,仔细一看,我发现三题结果全部正确,但做法有点“古怪”!求30和45的最大公约数,儿子做成了(30,45)=30÷2=15。叫来儿子一问,这种做法的理由是:45扩大2倍是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把30除以2就是30和45的最大公约数。帮助检查以下两题(24,60)=24÷2=12,(18,30)=18÷3=6,全都正确,我又推广到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和倍数关系,结果也是正确无误。
我断定儿子的做法肯定正确,在如此明显的结果下,老师为什么轻易地打叉,我找到儿子的老师询问,回答令我吃惊,说他没教过这种方法,也没有“这样的做法”。我据理力争,并进行类推,儿子的老师仍说这种做法没有根据。
其实,儿子的解法并不与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相矛盾,应该说,本质上是相通的。例如:求30和45的最大公约数,可以先把30和45分别分解质因数,30=2×3×5,45=3×3×5,显而易见,30和45的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3×5=15。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3×5)×3×2=90,即45×2=90,这个式子中的2来自于30独有的质因数,那么把30除以2,就留下了30和45公有质因数的乘积,也就是30和45的最大公约数。因此,这种解法不仅正确而且还带有“直觉思维”的特点,体现了创新思维。
从这一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因教师评价不当而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这必将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情感的淡化,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淡化“惟师、惟上、惟书”思想,以负责的态度,善待学生的“差错”作业,切实把握和正确处理“差错”作业资源,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创造一种积极向上、民主宽松的气氛。
三、开发因环境干扰而导致的“差错”作业资源
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作业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小学生自我调控意识淡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完成作业时,一些中等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而导致作业出差错。如,教师布置作业后,一些优等生在短时间内已经完成,而一些“学困生”无法当即完成,便滋生“求教”心理或急躁情绪,导致作业出错。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差错”的教育功能,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我分发给每个学生一本“作业病例簿”。它是由病号、病例、病因、药方、我想说、××对我说六个部分组成。每当学生作业出错后,我及时引导他们写好、用好作业病例簿。下面是学生填写的作业“病例”。
病号如果x-y=0(x、y均不为0),那么x和y成比例
吗?成什么比例?请说明理由。
病例x和y不成比例。
病因我听其他同学说的:“两数加、减不成比例。”
药方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当x、y均不为0时,
x/y=1(一定),所以x和y成正比例。
我想说 告诉同学:不要犯和我同样的毛病。告诫自己:
作业要独立思考,认真完成。
××对我说 能积极寻找自己的不足,值得大家学习!继续努
力,一定会迎头赶上的!
学生填写作业病例簿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错误,改正错误。首先,引导学生常看“病例”,常思“病因”。预防旧病复发,避免重蹈覆辙。其次,学习一个章节后,或一次测验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换作业病例簿,认真传阅,并归纳出某一类作业“常见病”,切实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增进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有利于教学的建议、意见,并细心分析、虚心接受,及时改善教学行为,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实践证明,采用作业病例簿,积极发挥了“差错”的诊断、激励等教育功能,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一种有效资源。
四、挖掘因个性差异而生成的“差错”作业资源
设计习题之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书本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其实质在于育人,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统一的习题,让学生统一训练,以一个标准衡量一切,是不承认、不尊重学生在发展上有差异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必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造成“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教师吃力不讨好”,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设计数学习题,教师应因学生个性之差异设计,应因学生个体之差异实施训练,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看到进步、体验成功。如,学习“分数加、减法”时,我设计这样一题:1/2+1/6+1/12+1/20+1/30。优等生能合理地把原式变形为:原式=
有些中等生则根据加法结合律“简算”;学困生多是按“先通分再相加”的方法计算。据此,笔者对优等生完成此题不做任何提示,意在使他们“吃得饱”,对于中等生适时提示:“能不能抓住题目的特征,做逆向思考?”让他们“吃得好”,针对学困生,则是先引导寻找规律:“1/2=1-1/2,1/6=1/2-1/3,1/12=1/3-1/4,1/20=_____,1/30=_____”,后完成,使之“吃得了”。这种做法,打破了“一刀切”的陈规,使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训练重点,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全体学生得到和谐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力求做到:一要根据学生差异设计选做题。即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要求,设计难易不同的A、B、C层次练习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状况选择完成。如,某学生选择A题,做不好时可以再选B题、C题完成,反之,若C题做好了,还可以选择B题、A题完成。当然,在向学生反馈习题完成情况时,教师应鼓励前者,使之信心百倍地参加下次练习,表扬后者,使之明白学无止境这一道理。这样设计习题让学生完成,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自由的学习时空,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获得学习信心。二要根据学生特长设计加试题。培养特长生一直为众多家长、广大教师所期望。培养特长生是多渠道的。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设计兴趣特色“大课堂”。从学科的角度看,可以开展个体特长“小活动”。如,某学生擅长一题多解,教师可以随学习进程设计开放题让其加试;某学生擅长实验操作,教师可以适时举行“数学作品展”;某学生擅长参赛选择,教师可以配合教学进度选择竞赛题让他完成……让学生在加试中亮出特长,促其个性发展,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