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后,我国的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建筑的发展也展现新的特点,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形式,亟需探讨研究新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笔者结合日常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想法。
关键词:新形势 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进入新常态。装配式、绿色环保、循环施工等新理念深入人心;自密实混凝土、整体爬升脚手架等施工工艺日新月异;进度控制、成本管理等工程管控更加精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随之而来的多性能、地标性、综合性建筑拔地而起,城市综合体项目独领风骚,中国作为“基建狂魔”称号响彻海内。
虽然我国工程建设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高危行业序列,从近五年住建部的事故通报来看,每年的事故发生数量、人员死亡率等指标反复震荡,以2017年为例,2017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92起、死亡807人,比2016年事故起数增加58起、死亡人数增加72人,分别上升9.15%和9.80%。房屋建筑行业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说明我国建筑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众所周知,导致安全事故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为了提升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推行标准化施工、定型化防护。施工企业也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完善管理制度,增加检查频次,力求整改实效。“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人的行为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要件成为企业甚至项目安全管理的洼地,严重影响了行业提质增效。
事实证明,人是工程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对于工程主管部门来说,通过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和多样化的监督手段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这是政府部门的法定职责;建设单位对施工安全的负首要责任,他把握全局制定目标,宏观上监督施工单位履职尽责,确保施工企业保质保量安全全全完成项目建设;施工单位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是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者,需要统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把控整个项目建设节奏。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讲,就要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和落实,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履职尽责,同时,要求作业工人遵章施工,服从管理。由此可见,人在工程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如何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把握好“人”这一关键?如何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如何实现人与项目和谐共生?已成为摆在工程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仅从政府和施工单位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二三管理模式。
一、建立一个微信群
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人们也深切体会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性,施工现场作为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小社会”,移动网络已实现全覆盖。新媒体、新型社交平台如微信、QQ等已经深入人心。通过新型社交平台畅通信息传输通道具有巨大的群众基础和现实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打破了政府和企业相对孤立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政令畅通,主管部门的新政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到企业;企业或项目出现突发事件,政府也能够最短时间内掌握动向;丰富了政府监督手段或方式,通过社交平台能够实施监督施工企业的管理现状,能够及时制止违章作业,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项目参建各方和上级监管部门应当利用微信等移动媒介建立互联互通的纽带,实现工作互动、信息共享。工作群由管理员统一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它畅通各种渠道,熟悉各种信息,对于重要政策、重要数据上传下达。为此,工作群应当至少涵盖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上级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要求施工企业将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安全检查情况、工人全员教育情况、现场的工作状态以可视化的形式上传工作群。微信群的建立使得监督方式由静态检查变成动态监管,监督管理的层级更加清晰,职责更加明确,信息革命将带动监督模式的转变,极大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佩戴两种颜色安全帽
安全帽能够有效地阻隔人体伤害事故,对劳动者的身体安全和生命健康有益,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目前,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帽五花八门,无论从安全帽的质量品质和规格要求,还是从安全帽日常管理和规范使用都不够规范,导致其基本的安全防护效能大大下降。
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管理正规的施工企业来说,安全帽的规范使用关系企业形象,体现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受工人整体素质的影响,仍然存在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安全帽的行为,施工现场情况极其特殊,人员流动性强,无法确认违规行为人的身份,使其逃过制度制裁。造成了管理制度操作性和执行力差。
同时,虽然绝大多数都能认识到,安全帽作为施工现场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但是很多施工单位认为其用途只限于个人防护,所以购买质量上佳,抗击打能力强的产品,而没有将其视为管理工具。施工单位如果能够严格两种安全帽的颜色,即管理人员为黄色,工作人员为红色,并且在安全帽上标志企业名称。醒目的色差既能够准确体现层级管理,厘清管理人员和工人,对于违章作业工人形成有效震慑,又能够鞭策管理人员履行职责。佩戴两种颜色的安全帽也是将彰显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需要。
三、落实三个时间节点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对于“人的管理”,只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人的管理”最重要的方法在于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明确危险作业场所和隐患点,明确工作职责,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教育培训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掌握作业技能、了解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点、熟练操作安全设备设施、掌握基本逃生技能等。
因此,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必需落实三个时间节点。
一是上岗前组织一次班前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应以班组为单位,在上岗前集中组织学习,学习时间以15分钟为宜,时间太长占用过多的工作时间,工人容易走神;时间太短无法将问题讲透。宣贯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危险源识别、安全注意事项、季节性安全防范以及当前进度下的主要风险点等。每天的安全提醒可以保证时刻为工人敲响警钟,使他时刻绷紧安全就是生命这根弦。
二是每周组织一次项目安全例会。
通过例会将上一周期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前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布置谋划本周期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三是公司每月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设备每月定期维修保养。
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是动态的,通过安全检查找出安全隐患发展变化的规律,特别是摸准重大危险源的表现形式,出现的时间节点和危险源的破坏性等,对症下药落实整改,才能够实现对安全隐患的精准把控。通过安全检查,也能够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效震慑违章作业行为。
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属于自己诊断,自我疗伤的范畴,通过维保等项目部内部自控措施,把安全隐患抓细抓小,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刻的变革给工程管理者们带来巨大挑战。当前形势下安全生产已经成为悬在管理者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就要求管理者的思维方式、管理架构、行为模式都需要紧跟形势,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扎实提高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温学文.建设监理
[2]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以滨州市为例.
[3]李超超.山东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张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安全帽论文; 作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滨州市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人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