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人民医院 贵州 麻江 557600)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并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柯雷氏骨折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82例柯雷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同时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期为12周。结果:82例患者手法复位均满意,通过相关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46%(75/82)。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骨折再移位,经再次手法整复后纠正;3例出现腕管综合征,对症处理后痊愈,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并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柯雷氏骨折能够达到较高的优良率,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基层医院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 柯雷氏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324-01
柯雷氏(Colles)骨折是腕关节的一种骨折,多为间接暴力致伤。由于其位于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该位置应力薄弱,因此容易发生骨折[1]。当骨折发生后,会导致三角软骨及下尺桡关节损伤,桡骨断端被压缩,也容易导致下尺桡关节脱位,从而致使功能障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因此,必须及时给予合理的处理。大量研究证实,手法复位外固定对于除严重粉碎性、陈旧性畸形愈合者外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柯雷氏骨折,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82例柯雷氏骨折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无粉碎性骨折。其中男40例,女42例,年龄18~71岁,平均58.2岁,就诊时间为骨折后2~6h内,左侧34例,右侧48例。
1.2 方法
1.2.1手法复位 青年患者直接复位,老年及体弱者在局麻或臂丛阻滞麻醉下进行。嘱患者坐位或半卧位,患肢外展90°,屈肘90°,前臂中立位。助手牵引前臂上端、肘臂部,术者拇指置于桡骨远端背侧,其余四指置于腕部,抓紧大小鱼际肌进行牵引,同时将远端旋前,通过牵引力拇指向掌侧,其余四指向背侧用力,骤然猛抖,并尺偏掌屈,达到复位之果。
1.2.2小夹板外固定 治疗前根据患者前臂大小制作好合适的夹板,分别置于背侧、掌侧、桡侧,并垫上软薄垫,采用三道棉绳捆扎,松紧适宜,并将前臂悬吊于胸前中立位,避免前臂旋转。
1.2.3功能训练 小夹板固定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握拳、伸指等训练,握拳时尽量使手指完全伸直或屈曲。4周后拆除夹板进行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所有锻炼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锻炼次数及锻炼时间,切勿强行进行,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1.3 疗效标准
以黄献民等[2]为参照依据,将治疗效果分为优:骨折基本达到解剖愈合,骨折对位线良好,关节功能正常,无并发症;良:骨折接近解剖愈合,但仍有轻度掌侧角畸形,关节功能基本正常;可:关节功能仍受阻,桡骨远端骨折嵌入缩短明显;差:未达以上标准或加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临床效果
经12周治疗后,优47例,良2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1.46%。
2.2 并发症
治疗期间,有5例出现骨折再移位,发现及时经再次手法整复后纠正;3例出现腕管综合征,对症处理后痊愈,无其他并发症。
3.讨论
3.1 柯雷氏骨折机理
人在跌倒时本能的会用手撑地,如此大鱼际肌部受力急剧增加,使前臂旋后。腕关节被过度背伸及因解剖关系桡骨远端纵轴线所致力弱于地面与桡骨干夹角剪力及成角力,而致使暴力集中在桡骨远端的掌尺侧。而由于老年人骨质钙大量丢失,因此,患者多为老年人。
3.2 正确牵引是整复成功基础
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是桡骨下端尺偏角20~25°,掌倾角10~15°。而发生骨折后远端背侧移位,桡偏畸形,造成掌倾角、尺偏角发生改变。对于骨折端存在明显压缩的患者,其尺偏角多消失,甚至为负角。我们先通过牵引纠正桡骨的缩短位移,使嵌插在断端的软组织松解,便于整复、固定。
3.3 整复成功的关键
X线观察柯雷氏骨折常表现为远端骨块向背侧、桡侧移位,而多数为背侧旋转,因此必须纠正对位才能纠正成角,否则在掌背侧移位情况下极度掌屈腕会导致骨折远端掌侧嵌插、压缩,复位难度增大[3]。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先纠正桡偏移位(侧方移位)。在侧方位移得以纠正后,再处理背侧移位,以桡骨远、近端平整,无台阶感为准。掌倾角的恢复关系到日后的关节功能恢复,因此要给予重视。在背侧移位整复过程中掌倾角已恢复大部分,若发现复位不佳可用食指屈曲向桡骨近端掌侧端提,拇指向下按压远端,切记勿极度掌屈,避免掌侧嵌插或骨片分离。
3.4 小夹板固定的优势
小夹板外固定在我国临床应用已多年,能够有效防止移位,也能够控制前臂旋转造成再次移位。此种固定灵活性强,可根据需要进行松紧度的调整,提供良好的压力固定。小夹板固定一般固定范围为腕关节,因此不会影响前臂肌肉纵向收缩力,而此种收缩力可使骨折端相互挤压,促进骨折愈合。
3.5 早期功能训练的优点
“动静结合”是骨折治疗中重要理念,即固定与早期康复训练相结合。原因在于功能锻炼能够促使血运循环,利于消肿;能够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保持关节功能。我们在小夹板固定后便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固定期主要进行握拳、伸指等活动,当小夹板拆除后再进行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并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柯雷氏骨折优良率高达91.46%,出现的并发症均及时处理而未对疗效产生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基层医院医院此方法仍可作为治疗柯雷氏骨折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陆裕朴,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22-623.
[2]黄献民,邓木旺.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57例[J].中国骨伤,2000,13(7):388.
[3]王庆敏.柯雷氏骨折手法整复+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6(11):132-133.
论文作者:杨再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夹板论文; 桡骨论文; 前臂论文; 手法论文; 患者论文; 远端论文; 功能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