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水土保持不仅是维护区域生态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水利建设必须在正确认识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自觉运用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做好节水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导言:
1、水利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流失会造成许多危害。缺水和水土流失将会大大减少旱季的水量。水的流失和土壤侵蚀将导致水库和水库淤积,并减少蓄水量。汛期将会有更多的水,旱季将会有更少的水。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也反映在地表径流的增加上。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增加将大大减少旱季的水量。河流和水库淤积现象更加突出,沟渠和河流的河床将会抬高,这将对泄洪能力产生很大影响。水土流失也比较容易造成山体滑坡的现象发生,以及泥石流灾害发生,这对水利工程的安全就会造成很大威胁。
2、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根据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建设阶段的水土保持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项目建设中不重视水土保持,区域生态环境很容易受到影响,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不得而知。因此,就水利工程而言,没有水土保持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其能够增强区域的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土壤可以起到调节地表水的作用,因而,借助水保措施,即可保证土壤调节能力的顺利展现,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可起到减轻灾情的作用。其次,其可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益。水保措施能够起到拦截泥沙的作用,可减轻工程淤积问题,有助于工程正常运转,对其综合效益的提升很有益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水土保持也是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最后,其能夠保护区域生态。借助相应的水保措施,水土流失量得以减少,水体中来自土壤的有害物质会相对较少,水体质量就会相对较高。所以,此举对于水体生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3、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以我国东北为例,黑土是东北地区最宝贵的自然财富之一,也是“东北粮仓”存在的前提,但根据近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黑土流失速度却在持续加快,2015年国家水利部发布消息称:黑土流失已经导致东北地区土地变薄,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黑土消失的情况。水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经接近3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比例的30%以上,每年我国都有约100万亩耕地因为水土流失而消失,而黄土高原更是每年流失约1cm的表土。水土流失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耕地安全,若不及时防治,其还会导致粮食危机,后果极为严重。所以,水土保持已经是摆在眼前的迫切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水土保持措施,是践行国家环保要求、落实水土防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减轻水土流失意义深远。
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来讲,水土保持措施在其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如下作用:降低以泥石流为代表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少水土流失量、减轻淤积问题,延长工程运转年限;补充径流、削减洪峰,避免洪涝灾害;有助于在生产发展的同时,维持良好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土保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4.1充分做好水土保持的系统规划
对于任何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工程的准备阶段都需囊括任意潜在隐患的防范方案,尤其是水土流失方面,需从多方面入手分析,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水利工程的类型基本有两种,点型和线型,两者各有其特点,造成水土流失的源头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的分析。其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初级阶段,需要大致确定水土保持的具体实施方法,细分设施种类的同时确定大致的规模。与此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破坏自然原有地貌的行为,需指定科学的设计方案,耕地区域及挖填方式都不容忽视。最后,水土保持的实施效果同样需要重视。
4.2强化机制,加大投入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群策群力,人民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之下,联合环保部门共青团宣传部门联合举办水土保持周年纪念活动,力求活动多样性,让主题趋于丰富,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让全民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从根本上提升民众的重视程度,同时在纪念活动当中需要做好水利工程常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让民众了解水利工程,走近水利工程,揭开水利工程神秘的面纱,全方面的认识水土保护的重要性,提升环保和水土保护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金,只有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够让水利工程得以顺利完工。但是由于政府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没有重视水利工程的投入,特别是在施工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政府机构倾向于降低水土保持资金的投入。本人认为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确保项目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敦促业主缴纳水土流失治理费,对于不按规定缴纳治理费的业主依法不予立项。此外,还应该根据政府相關的水土保持政策方针,在项目建设的准备期要加强治理费的征收力度,把该项费用纳入到专款范围,防止贪污和挪作他用。
4.3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植被
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相关施工单位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管理找出水土流失的最初原因,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抗旱防洪工作,保证植被、土壤以及河流时刻处于适宜的生态环境。首先,应选择在施工环境种植耐旱、耐涝的植被,这些根系发达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有助于保持水土,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此外,相关部门需要设计长远的发展战略和保护措施,在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的同时,保护土壤的质量。其次,注重绿色高效新型能源的开发。进一步发展林业,有效控制广大农村地区燃烧柴禾的现象,严禁对原始森林进行砍伐和破坏,最大程度地保护原始生态环境。此外,加强护林管护与防护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工作得到健康发展的基础所在。因此,有必要在工程管理范围内进行树木种植,坝前防浪林带和坝后防护林带的建设和培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4.4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为了做好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可以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进行结合,首先是开挖面防护措施,可以采用喷播植草,或者说是石头网络植草方法。与此同时,也可以建设出一些排水沟来进行辅助,从而减少坡面的冲刷作用,对于那些稳定性不太好的坡面,应当格外予以关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定出一些截流沟,从而尽可能地减小径流造成的冲刷。对于取土场和弃渣场的防护措施。取土场防护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应当尽可能对坡壁进行平整化处理,并在合适的地方种植上足够的植被,并布设好相关的排水设施,防止山坡的雨水对坡面造成比较大的冲刷破坏。在进行弃渣场防护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坡面整治工程,在那些比较危险的地方设置出石挡土墙,当坡面平整之后,就可以布设出排水沟来。对于那些坡面上的大量裸露部分,应当种植上足够的灌木。最后,我们不但需要做好防治工作,也需要让平台变得足够美观,可以种植上一些风景树和花草,充分发挥防护性能。
4.5水利工程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政府机构颁布的相关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提升领导重视程度,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引领民众意识,提升大众对水利工程的认识水平,贯彻落实和遵循工程项目与环保并驾齐驱的指导方针,力图建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水利工程架构,在项目施工的准备期需要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勘探和调研当地的水文水质和地形地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来整理出建设思路,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施工方向和施工细节,在施工中尤其需要控制渣场数量,打通运输通道,在项目前期建设当中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施工单位需要注意保护水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制定的三同时制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水土保持同步进行,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特点以及水文水质特点,做好水土保持计划,然后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在施工中需要做好截排水和临时拦挡的操作,提升对表面土壤的保护力度,此外还需要敦促施工企业根据原先设计好的水土保持方案来提升水土保持力度。
4.6处理好施工与防护的关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一般由点状或线状两种状态呈现,状态及地势的不同决定其防护措施之间的差异,因此,必须量体裁衣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策略。针对回填区和开挖区的防护策略要求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工程方面还是植被方面,都有其特有的意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植被方面的有效策略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率,进而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回填区域,重点研究地形,对坡地地形准确把握整理,大量增加地表植物的覆盖面积,将风蚀、水蚀现象扼杀在摇篮里。针对挖方区域,重点在于阻挡水流肆意冲刷,无论是排水沟还是截流沟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有效预防水土流失。为避免淤泥、砂石重力冲刷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挡土墙的建设十分必要。
水利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表植物的保护问题十分重要。尤其是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料必须规范的安置在专属区域并及时处理,施工占用的所有土地尤其是废弃物堆放地,在使用完毕后确保其地表植被的及时恢复。
5、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应用,提高在施工建设质量的同时对水土保持进行有效的监控以及管理,强化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利用,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言和.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2):257-258.
[2]王晓福.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析[J].河南建材,2017,(04):212-213.
论文作者:何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植被论文; 水利论文; 防护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