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训》的“中”与“中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华简《保训》篇公布后激起学术界热烈讨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即是《保训》篇关于“中”的问题。就笔者所见,学者对“中”的理解有“中道”、“旗表”、“窥管”、“建鼓”、“诉讼簿书”等等①。还有的学者认为“中”是“众”的假借字,和“中道”没有关系。②可谓众说纷纭。笔者不揣浅陋,拟对目前各种解释作一梳理,从而进一步研讨《保训》“中”的思想,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为方便讨论,先将《保训》篇有关“中”的语句摘列如下:
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历茅。恐,求中。
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
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伏厥罪。
微亡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
《保训》篇是文王临终前对武王的告诫。在这个训示里,文王举了舜和上甲微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在前一个例子里,舜求中、得中,最后为尧所禅让而登帝位;第二个例子,上甲微为了复仇而借“中”,复仇后又还“中”,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中”的道理,将“中道”传给后人,后来商汤领会“中道”后遂王天下。可以看出,简文的中心就是强调“中道”,舜和上甲微以及商汤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把握了“中道”。因此,文王也想让武王明白“中”的道理。文王最后说:“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备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毋轻!日不足,唯宿不祥。”可见“中道”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如将“中”释为“旗表”、“窥管”、“建鼓”、“诉讼簿书”等等,则均不能与其重要性相副。文王勉励武王“敬哉,毋轻!日不足,唯宿不祥”,也便没有着落。“旗表”、“窥管”等都是寻常之物,文王怎么会要求武王珍视这些很普通的东西?并且,如果把“中”理解为“旗表”等,文王怎么会要求武王“以书受之”?准此,我们对“中”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这些具体器物层面。
简文“昔微假中于河”、“乃归中于河”两处“中”读为“众”,确实于文义较惬。尤其是比照于《竹书纪年》“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的记载,这里的“中”很难有其它的解释。但是“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历茅。恐,求中”以及“舜既得中”两个“中”就不宜释为“众”。其时舜还是一介农夫,每日耕田渔猎,自求衣食不暇,哪里能谈上“求众”,即便其时舜已被尧所提拔,舜也绝不会去“求众”,这是政治上大忌。《尚书·尧典》记载了舜在被尧拔擢后所做的事情:“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得到众人的拥护(即所谓“得众”),应该是舜这些所作所为的结果,而不是因为舜开始即刻意去“求众”。《保训》是文王的遗言大命。文王说自己“闻兹不久”而要求武王重视的东西,显然也不可能是舜“得众”、上甲微借师报仇一类的历史故事,否则《保训》毫无思想性可言,这篇珍贵的文王遗言黯然无色。因此,在这个训示里文王想让武王明晓的应该是一种工作方法,而这种方法一定也对掌握政权有所裨益,即能“得众”。
既然“昔微假中于河”、“乃归中于河”两处“中”以读“众”为顺,而简文紧接着说上甲微“志弗忘,传贻子孙”,显然这个“中”又是思想观念③,这似乎相矛盾。笔者以为,“得众”和“中道”有内在的联系,实际上这两者并不矛盾,“中道”是方法,而“得众”是结果。上甲微从借众归众的过程中明白了“中道”,后来又传贻子孙。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呢?按之简文,“中”就是“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稽有考的意思。④“自稽厥志”就是自考其志,即自我反省之意;“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是说舜担心由于自己的欲求有碍于众人所欲,因而自我克制。可见,“中”这种方法强调自我省察,推己及人。“中”实际上就是儒家的“忠恕之道”。⑤如更进一步说,“中”就是儒家的“中庸”。现在我们对“中庸”的理解一般都依照朱熹的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其实朱熹的解释并非“中庸”确诂。“中庸”的“庸”郑玄注为“用”。《说文》:“中,内也。”中庸的中是指内心而言。“中庸”即“用中”,“用中”即“用内”,也就是向内用功。所以,“中庸”与“忠恕”是异名而同实。⑥《中庸》第十三章说: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道不远人”的“道”即是“中庸之道”,“不远人”即“能近取譬”之意。又说“忠恕违道不远”,从这里看出,“忠恕”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中庸》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不愿乎其外”,即强调求之于内,所谓“正己而不求于人”。“反求诸其身”就是“用中”,就是“中庸”之道。《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不待教而化。”之所以“中庸不待教而化”,正是因为“中庸”是自我用功、自我向善的。《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对弟子们说“吾道一以贯之”,只有曾子明白孔子的意思是指“忠恕之道”,而正是曾子“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这种自我反省实际上就是落实“忠恕之道”。这两件事都发生在曾子身上,恐怕并不是偶然。
既然“中庸与忠恕,是一而非二”⑦,《保训》的“中”和“中庸”也是一非二。《保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与《中庸》“正己而不求于人”意思近似。《保训》言上甲微将“中”传给子孙至于成汤。《论语》等文献曾记载商汤的誓词云:“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⑧商汤所言不正体现了汤在受教后认真贯彻“正己而不求于人”、“反求诸身”的中道原则么?《论语·尧曰》有一段记载尧告诫舜的话,也谈到了“中”:“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允执其中”的“中”,和简文的“中”也应是一事。
《保训》强调舜在掌握了“中道”后,仍然“祗服惟允”,而汤得到“中道”的传授后也是“祗服不懈”,可见“祗服不懈”这种精神状态和“中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尧之命舜“允执其中”,也是强调执中要“允”,“允”即“诚”。“中庸”和“诚”也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尔雅·释诂》:“慎,诚也。”二十章:“诚之者,人之道也。”“道”即“中庸”,可见“中庸”和“诚”密切相关。就思想内容而言,《保训》“中”就是儒家的“中庸”,“祗服不懈”就是儒家“诚”或者“慎独”。之所以《保训》强调“祗服不懈”、《中庸》强调“诚”,是因为中庸要求自我观照,孔颖达所谓“但行于己,则外能及物。”因此,当以自己内心的感受作为行事的参照时,“诚”就成了一个履践“中庸”之道的先决条件。君子行事是依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君子能够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小人则总是考虑自身利益而“不诚”,故小人往往“己所不欲,必施于人”、“己之所欲不施于人”。故而《中庸》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保训》的“中”与“中庸”还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二者所用并不仅仅囿于人,亦可以接之于物。《保训》说舜“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又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即是说舜省察己志,不妨害别人的欲求,又将这种方法推延至上下远近,于是阴阳之物,咸顺不逆。“易位设稽”大概是我们今天说的换位思考。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今天说“换位思考”是指人而言,而在《保训》中是对物而言的。上古的圣王往往能正确地认识、治理和育成万物。⑨如《周书·本典》:“明能见物,高能致物,物备咸至曰帝。”舜能使“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说明舜有圣贤的特质。《中庸》则有“成物”的表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二十五章)“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二十六章)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也是同样的意思。可以看出,“中”或“中庸”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同时也是处理人和宇宙万物之间关系的准则。这个准则就是推己及人(或物)。只有处理好了这两种关系,才会得众,才会使“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而最终得天命。这里,“中”有一种终极方法的意味,得“中”者得天下,所以上古圣王才有诸多对“中”的传承:尧以“中”命舜,“舜亦以命禹”,上甲微传遗子孙而至汤。也正因如此,孔子才称“中庸”为“至德”。⑩《保训》文王想传授给武王的也是“中”。朱熹《中庸章句序》认为“允执其中”是尧舜禹汤文武所传之道统,现在看来朱熹的看法还是有道理的。前引汤的誓词也表明《保训》所记商汤确实曾受过“中”的传授。《保训》所载也是道统之传的一个环节。作为一种方法论,“中道”可用之于人或物。用之于人,“中道”是一件修身处世甚至治国平天下的法宝;在处理人与万物关系时,“中道”则具有伦理学意义。所以刘宝楠说:“中庸之义,自尧发之,故其后贤圣论政治学术咸本于此。”(11)
综上所论,《保训》“中”的精神与儒家的“中庸”思想如合符契。所不同者,《保训》的“中道”偏于经验,而“中庸”已经摆脱了经验的束缚变成了一种更为精细的、形而上的理论。“中庸”是《保训》“中”的理论化。《保训》“中”的思想就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滥觞。
注释:
①参:李学勤《“清华简”研究初见成果:解读周文王遗言》,《光明日报》2009年4月13日第12版。江林昌《清华〈保训〉篇“中”的观念》,《光明日报》2009年8月14日。李零《说清华楚简〈保训〉篇的“中”字》,《中国文物报》2009年5月20日第7版。武家璧《舜帝的“求中”与“得中”》,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5月5日。林志鹏《清华大学所藏楚竹书〈保训〉管窥——兼论儒家“中”之内涵》,武汉大学简帛网,2009年4月21日。李均明《说清华简“假中于河”》,《中国文物报》2009年7月17日第7版。
②高嵩松:《允执厥中有恃无恐——清华简〈保训〉篇的“中”是指“中道”吗?》,《东方早报》2009年7月26日。
③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第78页。
④参《故训汇纂》“稽”字下第16条。
⑤杨伯峻先生认为:“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参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第40页。
⑥徐复观认为:“忠恕与中庸,本是一事。”见氏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版,第101页。笔者按: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容另文讨论,以下正文略举例子说明。
⑦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版,第107页。
⑧引文亦见于《墨子·兼爱》、《吕氏春秋·季秋纪》、《国语·周语》而文句略异。《墨子》《吕氏春秋》以为其为汤祷雨之辞,《国语》韦注以为“商书伐桀之誓”。
⑨参看裘锡圭:《说“格物”》,《文史丛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⑩《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1)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第7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