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诊断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蒋义胜

永福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永福 541800

【摘 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49例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螺旋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3D、MIP及仿真内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分别对胃肠道肿瘤进行诊断。结果 ⑴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胃癌13例,结肠癌21例,直肠癌15例;中低分化腺癌39例,粘液腺癌6例,类癌4例;⑵CT表现:胃壁及肠壁增厚34例、胃腔及肠腔内肿块22例、肠腔变窄伴不同程度梗阻25例、浆膜面模糊33例、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器官转移22例、腹水9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仅能显示肿瘤的大小,而且能显示胃肠腔内外情况。

【关键词】肿瘤;消化道;多层螺旋CT

消化道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可以使消化道肿瘤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进而降低其死亡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消化道肿瘤的影像资料,探讨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肿瘤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一、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27-86岁(平均50岁)。临床表现:4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便秘;粘液血便28例,大便隐血阳性16例,呕血9例。29例同期行胃结肠气钡双对造影,42例行胃结肠镜检查。

1.2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 optima CT520 16层螺旋CT,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层厚5mm,250mA,电压110KV,增强扫描经肘静脉团注60-100ml碘佛醇,流速3-5ml/s,采用造影团注智能跟踪触发技术,触发层面为腹主动脉肾动脉平面,阈值90Hu;延迟20-30s、150s扫描获得静脉期及延迟期图像。本组除8例有禁忌症未做增强检查外,其余均做增强检查,有6例梗阻的病例向结肠内注入泛影葡胺。将原始数据经3D工作站处理,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模拟内镜等多种方法观察。

胃或者结肠检查:检查前1天吃少渣食物,检查当天早上禁食,检查前喝稀释10倍甘露醇溶液,让肠道充分充盈。检查前肌注654-2 10mg(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直肠检查:检查前1~2小时灌肠及检查前肌注654-2 10mg,再注入300~500ml空气。

1.3影像学评价

分别由2-3位有经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对所有病例进行双盲法综合分析,并与临床资料、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2.结果

2.1 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

胃癌13例,结肠癌21例,直肠癌15例;中低分化腺癌39例,粘液腺癌6例,类癌4例。

2.2 肿瘤的CT表现

⑴胃肠壁增厚:胃壁及肠壁增厚(如图1、图2)约1.0-3.0cm有28例,大于3.0cm有6例;⑵肠腔狭窄:肠腔变窄伴不同程度梗阻(如图3及图1)25例,肠腔未变窄24例;(3)软组织肿块形:形成菜花状或团块状肿块(如图4)有22例;肿块最大者长径为9.1cm,最小者长径为1.3cm;肿块边缘模糊16例,边缘清晰6例;⑷ 病灶周围浆膜面改变:浆膜面模糊见条片状影(如图1)有33例,浆膜面清晰有16例;⑸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本组病例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共24例,CT发现淋巴结影(如图1)共24例;⑹远处脏器转移:本组中,肝脏转移12例,肺转移5例,宫颈浸润1例,肾上腺转移2例,骨转移2例;⑺腹水:有腹水9例,无腹水40例。

3.讨论

3.1扫描前准备及技术 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检查前准备和扫描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肠道准备的情况直接影响成像质量[1]。为减少肠腔内液体或粪便的残留,尽量采用电解质溶液清洁肠道,肠腔充分充盈液体是保证成像质量的关键[2]。分时间段喝水,采用稀释10倍甘露醇溶液充盈肠道,既可以增加肠道溶液的容质,不至于像纯水那样低的密度而引起伪影,又能显示胃肠道粘膜影[3]。检查前肌注654-2,让肠道处于扩张状态。对于直肠病例本组采用空气灌肠能够清晰的显示病灶[4]。本组49例患者经上述方法准备胃肠道后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3.2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上CT既能显示肿瘤腔内或壁内生长情况,又可以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厚度、局部软组织肿块及肠腔狭窄情况,增强后增厚肠壁及肿块明显强化、胃肠道浆膜面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变化,肿瘤腔外生长,侵犯周围器官和远处转移情况[5]。利用CT三维重建法根据病变近、远端肠管的形态和走向可明确发病部位,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判断[6]。由于CT扫描图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晰显示病变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发现腹腔、后腹膜区肿大淋巴结以及肝脏内的转移灶。本组病例中,淋巴结转移24例,肝脏转移12例,其他远处器官转移10例。

3.3 重建方法对胃肠道肿瘤的检查优势 重建MPR是三维图像,它是沿人为规定的任意直线方向或曲线方向提取相关容积数据进行重建组合,包括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能实时地从多方面观察病变腔内的形态、大小及腔外情况,肠壁厚度及病变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肠外侵犯情况,对确定器官来源亦有较大帮助。多层螺旋CT不但能够把肿瘤腔内与壁内生长的情况明确显示出来,而且能够明确看到消化道管壁厚度、局部软组织肿块、肠腔狭窄等情况。本组病例中,在显示病变整体形态和病变定位方面以重建MPR及MIP图像较理想;在显示肿块的隆起及管腔狭窄方面,以MPR及模拟内镜显示较好。

总之,多层螺旋CT有较好的时间、空间及密度分辩率,并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清楚显示整段肠管,弥补了纤维肠镜因阻塞性肠梗阻而不能通过的不足,且能观察到纤维肠镜无法观察到的盲区。因此,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肿瘤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忠,张东昌,侯振宇,等.螺旋CT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2):209-211.

[2]吴越,窦新民,康柳青.32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09,31(23):3232-3233.

[3]焦彦华,尹婷婷,郭利苓.肿瘤标志物和生化指标在消化道肿瘤转移中的临床意义[J].北方药学,2015,12(8):118-119.

[4]李娜,叶启乐,顾叶春.中医延续护理在消化道肿瘤随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22-23.

[5]崔庆周,崔红领,陈鹏.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与介入,2011,18(5):77.

[6]杨中新.探讨消化道造影和螺旋CT对胃部肿瘤的诊断对比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3(下):379-379.

图 片 样 板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 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横断面示:升结肠管壁明显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周围脂肪层模糊伴淋巴结肿大。

图2 病理证实为胃低分化腺癌,矢状位MPR重建示:胃壁明显增厚、胃腔变窄。

图3 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冠状位MPR重建示:降结肠管壁增厚、增强明显强化,管腔明显狭窄伴肠梗阻、近端肠管扩张。

图4 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矢状位MPR重建示:肠腔内菜花样肿块,肠腔变窄。

论文作者:蒋义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蒋义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