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528312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规划逐渐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方向,将生态理念、生态技术引入社区规划及建设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实现美丽社区的民心所向,本文以碧桂园珊瑚宫殿一期规划建设为例,探讨在生态导向型社区规划建设中的规划策略和生态技术应用路径。
【关键词】生态导向;生态技术;社区建设
1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随着“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用生态思维指导社区的规划建设成为国家倡导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为我国社区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社区回归自然生态本色,最大可能地减少对社区空间的人为机械干预,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社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
2生态导向型的社区规划建设思路
结合地域现状特征 “生态环境良好、本土特色浓郁、交通便利”等典型特征,以自然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为前提,在自然生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从生态空间发展格局和生态技术支撑系统两个相互独立、互为发展推动和制约系统为出发点,包括地理地貌、自然资源、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环境提升、住宅设计等要素,保护自然资源,创造优良绿色生活环境,构筑适应社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发展模式,促进社区建设空间、生态环境、能源利用等向人本化、生态化、持续化、节约化方向发展。
3案例分析——碧桂园珊瑚宫殿一期为例
3.1项目概况
碧桂园珊瑚宫殿一期位于海南陵水风车国际度假村内,东临珊瑚大道,南侧接驳珊瑚宫殿一期项目,且直面南中国海。北侧与珊瑚公园相连,用地内部植被良好,地势南高北低,坡向珊瑚公园。占地13.68公顷。项目距离海口约240公里,距离三亚约40公里,处于三亚半小时旅游交通圈内,周边已开发建设项目有清水湾雅居乐、香水湾红勘、香水湾一号等休闲度假项目,该地区将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点旅游风景目的地。现状交通较为便利,现有一条英赤路通往清水湾大道,并通过清水湾大道连接到高速路口入口。
3.2规划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以建设海南热带滨海特色休闲度假村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具备文化内涵的超五星级社区。注重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度假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游憩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拥抱海景的生活,保护现有的场地生态系统,是现阶段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完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宜人的空间设计及健康、休闲、娱乐场所的设置,将有助于游客与度假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
规划宗旨最重要的一点,即在整个区域的规划设计中,自然环境如山、水、树都是我们规划的主体,建筑总是让位于自然环境因素,这一点在规划设计的每一步骤和每一个角落都充分地体现。环游绿色,体现迥异变化的空间,因此,每一幢建筑的选址均有特色,结合传统的风水理念,对每一块用地的环境、景观、日照、通风及可建造性等进行分析后,确定其位置、朝向,使建筑有“虽为人造,宛若天成”的特点,自然、生态真正成为了规划最高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生态空间构建
遵循自身自然发展规律和充分研究现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尊重原有生态自然环境,并将住居功能、公共与商业服务最优化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此次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结构体系:一心、一环、两轴、多组团格局。
一心是指位于项目主入口的公共服务中心。本中心区以商业服务及社区服务为主,结合入口广场,着力打造商业街中心景观通廊,并直达珊瑚公园主景区。为区内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空间及娱乐休憩的场所。一环是指环状贯穿整个规划区的景观道路环线。两轴分别指项目西侧的珊瑚公园滨水景观轴线和项目地块中心区贯穿东西的景观轴线,让东部高层区的居民也能顺畅的到达珊瑚公园主景区;多组团是根据复合型大型社区自身的功能要求以及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划分而成的高档生活空间。规划在紧邻项目主入口设置综合商业街及展示区,并结合项目样板区的良好形象,营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项目充分考虑周边自然环境,并与其形成互动互补,形成良好的居住空间。项目布置双拼低层与高层,充分考虑到日照与通风的要求,注重组团感及围合感,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并且最大化其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同时与周边区域形成强度对接。
3.4、“生态”视角下景观建设
区内绿化系统是以区内横向贯通的景观通廊为轴线,分别向珊瑚公园景区及海边开放。强度基地内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注意区域环境,建筑群体与原生态场地的协调。强调水脉、山脉与游客生活活动的融合。以点状的绿地,线性的林荫步行道和滨海绿带为主的绿地系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绿地的功效,将建筑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自然环境的互动。
四个主要景观核心,注重水景与山景的结合,使业主在百忙中劳逸结合,是住区主要的公共绿地和休闲活动空间;多个次要景观节点由环形园林路及景观视线通廊连接起来,让区内居民移步异景,景景怡人。
宅间绿地,由住宅居民根据个人喜好,自行栽植管理与小区整体相结合,在体现居民个性和丰富生活情趣同时,也使小区环境得以生态化和人性化。
小区的景观系统主要表现为建筑特色景观与自然山水景观和谐共生。居住建筑景观区在保持色彩、材质、屋顶形态等要素的相似性的同时,通过群体组合,形成宁静优雅的小镇形象;商业建筑景观区凭借其建筑特色,使社区建筑形态趋于多样化。自然山景则依托社区绿地廊道系统,通过对保留山体与及外围为景观引以利用以及组团内部景观水系的内享营造,同时结合区内主次节点等公共活动空间的塑造,丰富居民室外观景及休闲活动的体验。
3.5生态指标体系构建
住宅建筑依照原址,通过规整与自由、错落有致布局手法,让建筑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住宅单体设计上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气候条件、生活习性及未来发展需求,突出其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不断优化,充分体现住宅的生态型、节能型。
4、结语
生态规划作为当今城乡发展建设的一个热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如何在社区规划建设中体现生态发展理念,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就必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生态先行、绿色低碳,遵守生态荷载和环境容量要求、降低生态风险、保护自然生态要素、维护自然循环与动态平衡,在社区规划及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重视对生态理念的思考和落实,形成“科学研判•生态优先•生态控制•生态建设”的生态导向型新思路。本研究仅是对生态导向的社区规划建设的一次初步探索和尝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日后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余俊,黄亚平.生态导向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探索与实践——以咸宁市贺胜新城总体规划为例.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张军飞,耿楠森,孟原旭,刘利彬,生态导向型的城市新区控规编制实践——以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区控规为例,2016(03):0125-05
论文作者:刘顺利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生态论文; 景观论文; 珊瑚论文; 社区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导向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