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 黑龙江 鹤岗 1541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2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两组,舒适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舒适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舒适组疼痛0级5例(27.78%),1级10例(55.56%),2级2例(11.11%),3级1例(5.56%),4级0例,对照组疼痛0级1例(5.56%),1级4例(22.22%),2级8例(44.44%),3级4例(22.22%),4级1例(5.56%),舒适组的疼痛0级及1级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舒适组的疼痛2级,3级,4级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的疼痛程度,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235-02
我院从2014年1月起开始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的42例资料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加入实验,签署自愿实验同意书。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两组,舒适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舒适组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最大76岁,最63岁,中位年龄66.4。对照组21例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64岁,平均年龄6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按照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常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协助运动等,舒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护理方法如下:(1)患者手术后回到病房,护士要协助患者及家属摆放舒适的体位,根据要求将患者的患肢抬高,保证患者舒适的情况下,将患肢固定,固定时动作轻柔,避免弄痛患者。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更换体位时要避免推拉患肢,且保证患肢的固定。除此之外,护士要对家属及患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及护理指导,从而使患者家属能正确进行固定并进行正确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患者回到病房后,护士要全面的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并详细的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然后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类型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对患者疼痛刺激。同时,病房内可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音乐,轻松的电视节目,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等,并向患者讲解放松疗法,从而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疼痛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疼痛程度:(1)0级:患者术后无疼痛感。(2)1级:患者术后可出现轻微疼痛,但仍然在可忍受范围内;(3)2级:患者手术后可有中度疼痛,一般可耐受,偶尔需要药物止痛;(4)3级:患者术后会出现持续疼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无法耐受,必须用药才能缓解;(5)4级:患者术后会出现持续疼痛,疼痛程度剧烈,严重者有血压脉搏的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舒适组疼痛0级5例(27.78%),1级10例(55.56%),2级2例(11.11%),3级1例(5.56%),4级0例,对照组疼痛0级1例(5.56%),1级4例(22.22%),2级8例(44.44%),3级4例(22.22%),4级1例(5.56%),舒适组的疼痛0级及1级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而舒适组的疼痛2级,3级,4级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这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相符合[1]。同时国内学者陈瑶等[2]研究显示,舒适护理是愉快轻松的护理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的满意度。资料显示,骨折患者术后体位对患者的舒适度影响非常大,一个舒适的体位可减少骨折患者术后得疼痛[3]。基于这一点,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了体位护理,这对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有非常大的帮助,从而促进患者患肢肿胀的消除。骨折患者术后由于害怕弄坏固定的患肢,因此一般不更换体位,即使更换体位也重新固定患肢,因此术后体位非常不舒适[4],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护理,及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使患者能够时刻保持舒适的体位。骨折术后疼痛是危害每个患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故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加强了患者的疼痛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疼痛护理,尽量减少对患者的疼痛刺激。并通过音乐,聊天,电视节目等转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患者的疼痛刺激,保证患者术后的舒适感觉。
综上所述: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的疼痛程度,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秋霞,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164-165.
[2]陈瑶,王茂,舒适护理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4,5(5):95-96.
[3]周静,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4(10):298-299.
[4]莫海芳,舒适护理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2,4(5):145-146.
论文作者:杨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舒适论文; 股骨论文; 术后论文; 体位论文; 不稳定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