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几点策略探究论文_郭攀

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几点策略探究论文_郭攀

中铁四局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桥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而鉴于铁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内容,涉及到的施工技术较多,尤其是桩基础施工有着较多的工艺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影响到桩基础施工效果及质量。为此,本文主要从钻孔、清孔、钢筋笼加工及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几方面探究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要点,以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要点

铁路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并且在动车、高铁等投入运行下,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进一步了推动了社会各项生产的进步。但因铁路列车重量较大,对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才能为保证铁路运输的顺利、安全提供保障。下面对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要点具体分析。

1.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准备

鉴于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内容,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可确保后续的工艺操作顺利、规范进行。

1.1桩基础施工环境

对施工场地全面勘察,包括地质地形特点、水文条件、周围设施情况等,明确施工各项参数,确保施工可以如期进行。施工场地较为干旱,要将硬化工作做好,充分清理施工场地;如果施工场地所在浅水区域,可通过引桥方式处理;如果地所在深水区,则采用主桥法,也就是采用钢管桩施工工艺,同时加固建好的平台,保持稳定性。

1.2桩位确定

场地清理干净以后,要将桩位中心与标高清晰的标识出来,然后将护桩埋设好。要始终保持桩顶部与地面水平,固定桩通过砂浆固定法,这是在埋设时需要做好的工作,如果深水区,可使用钢护筒加固护桩。

1.3准备好桩基基础护筒

桩基础施工中,钢护筒是最为普遍的方法,钢护筒的厚度需要与设计要求符合,并做特殊处理对钢护筒的顶部与底部,适当的加厚处理,护筒的高度依据土质状况而定,通常高度控制在2m以内。此外,保护好护筒壁,通过粘土夯实保护是最常用的方法。埋设护筒要确保其中心与桩位中心保持一致。

1.4准备好桩基基础钻孔泥浆

钻孔泥浆是桩基础施工最主要的材料,准备好标准数量的钻孔泥浆,主要以造浆粘土或者膨润土为主,将施工池事先建设好,以确保泥浆随时可以倾倒。

2.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钻孔要点

(1)钻进。在钻进前要充分参阅一遍设计图纸,确保不盲目钻进,并且在钻进前先造浆,及时使用水泥浆泵将水泥浆均匀化,然后再钻进,避免钻机出现空转情况。还要在钻进前,控制好所有砼灌注桩灌注时间,对距中心5m内的灌注桩,灌注要在24h左右进行,以避免影响到相邻混凝土凝固。钻进到3~5m时,会出现土质松散的情况,需要密切检查好松散土层孔壁密稳固度及强度,如果稳固度或者坚实度不够,按照1:1的比例投入粘土或者小片石,将泥膏片挤入孔壁从而将坚实度增强。钻进以后,对土层变化密切观察,辨别土层变化通过渣土取样的方法,开孔以后,对钻机参数调整,如果遇到质密岩石层,泥浆比重为1:4,增加钻机功率、降低钻速,如果是松散岩石层则相反。每钻进5~8m就要勘察钻孔直径,保证孔内泥浆粘度符合标准,以有效防范坍塌。

(2)终孔。终孔前要由监理工程师全面检验成孔,包括孔深度、孔径、孔位等,记录好相关参数,参数与设计要求符合以后才可以终孔。

(3)清孔与验孔。按照规范标准清孔,结束后及时检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成孔,要进行二次清孔,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终止钻进时钻头提起与孔底相距10cm的位置进行清孔,在孔中投入1:1的纯泥浆,从而将含有杂质的泥浆换出来,保持泥浆充分循环。清孔后按照以下标准验孔,即孔底沉淀<5.5cm,泥浆比重<1.2cm,粘度≤25S。

2.2钢筋笼加工与安装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笼加工,并且所有的钢筋笼要集中在一起制作成型,避免边放边做,拖延施工进度。连接钢筋以后,钢筋笼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要低于主筋总根数的一半,控制好两个接头间距,即≥0.5m,然后标出主筋位置在箍筋圈上,地箍筋圈要按照顺序依次放置在主筋上,然后逐一焊接牢固,确保钢筋的长度与间距对应,均符合要求。钢筋笼安装前,使用车辆全部输送到各个桩位处,要对钢筋笼加固处理,以避免在吊起时发生变形,影响到安装效果。

2.3灌注水下砼

灌注水下砼使用到的水泥要对其质量严格控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选用所使用的水泥,通常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425#);采用当地采购的中砂,对砂石成分检测并将其作为选用的骨料,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将当地的河水、自来水作为配比用的水,同样对水质进行检测,如不符合标准则不能使用;按照材料性质,并且开展试验配比后确定砼的配合比;钢管作为选用的导管,管内径为22mm,管壁厚5mm,需要分节制作导管。使用丝口联结节与节,并检查联结的稳固度,在导管组合拼装前开展水密试验与接头拉力试验,以保证导管组合拼装的稳定。

严格按照规范步骤及顺序进行水下砼灌注,这会影响到桩身的质量,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符合要求。集中提供混凝土,浇灌采用运输泵。输送导管长度控制在5m左右,孔底与导管末端适宜距离为25m,导管拔出以后在砼面的长度控制在3~6m。如果要将砂袋或者隔水袋安装在导管斗口处,为了能够使砼随重力下落,通常要先将料斗口封闭,在料斗装满以前。

灌注砼过程中,需要由专人对吊车每次提升的高度控制,比如,导管在支架上通过吊车提升前,要对导管提升后埋设在砼面内长度是否适宜进行测量,通常,长度要≥3m。如果砼灌注初次进行,计算导管被埋设在砼面的长度需要依据桩径,通常,长度要≥2。砼灌注满以后,还要再次灌60cm,将其作为超灌注的浆液,为了确保桩身质量,要在2h内清理掉这些超灌的浆液。在灌注过程中,要保持持续灌注,避免中途停止,控制好孔内水高度,这些均是保证桩身质量的关键。如果灌注过程中砼拌合物溢出了非料斗口,并且进入到孔内,将造成测深偏差,为此,需要对这一问题有效预防,避免泥浆因为含有水泥而出现过早凝结,保证混凝土表层足够密实。保证导管始终垂直,避免发生弯折,提升导管时,确保导管的轴线位置居中,并且保持竖直状态,匀速提升。如果导管被钢筋骨架挂住,可以对导管适当转动,确保顺利摆脱钢筋骨架,然后将其移动到钻孔中心处。灌注砼时,要控制好砼顶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同时要达到规定的灌注时间,按照规定时间拆导管,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要由监理人员协调处理,并且将问题记录下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是一项专业且复杂的施工内容,主要施工工艺有钻孔、清孔、终孔、钢筋笼的加工与安装、灌注砼等,本文主要对以上工艺的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施工工序均是相互关联的,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及设计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才能减少操作误差,保证各项施工工艺的有效衔接,确保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并保证桩基础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诚.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几点策略探究[J].四川水泥,2017(02):35.

[2]谭琴.铁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237.

[3]雷鸿.浅谈铁路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中溶洞的处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91-92.

[4]杨建勋.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5,41(09):188-189.

[5]朱茂.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几点策略探究[J].门窗,2014(07):357.

论文作者:郭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几点策略探究论文_郭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