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性疾病康复探讨论文_梁莉

心理护理对老年性疾病康复探讨论文_梁莉

(天津市塘沽区徐州道海军干休所 天津 30045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36-02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护患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是心理学与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日常护理实践中,老年病人患病后产生不同于健康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可使人感到可能丧失或即将丧失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的威胁,因而对疾病产生紧张不安、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而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满足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要,帮助病人较快地适应医院生活环境,使病人处于有利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是心理护理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1.老年性疾病心理护理目标

1.1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创造积极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目的。老年疾病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容易丧失身心平衡,较长时间内出现与正常人不一样的需要,还因心理失衡、躯体功能障碍,需要依赖于他人的同情、支持、帮助等特殊心理需要。通过心理护理,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解决病人的心理难题,修复患者心理创伤,解除对疾病的紧张、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调动老年病人主观能动性,使其安心住院治疗。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解除对诊疗的疑虑,消除对疾病的担扰,使之心安神定,顺利地接受治疗与护理。

1.2 极配合诊疗提高疗效

老年患者在诊断、治疗、护理措施实施前后,多表现为恐惧、焦虑、疑惑的心理,急于了解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检查结果等。因此,心理护理应激发老年病人治疗的动机,满足老年病人了解信息的心理需求,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使病人全面正确地领会诊、治、护的意图,克服困难,接受医疗,配合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1.3 构建和谐协调护患关系

结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帮助老年病人适应新的环境,指导老年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适应新转换的病人角色,处理好医患、护患、患患、患属人际关系,熟悉医院环境,减少陌生感。同时,消除医院各种因素带来的紧张心理,创造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使病人生活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使老年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安心静养,以利康复。

1.4 强化自我护理能力水平

老年自我护理是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老年病人自理能力恢复,协助老年病人克服影响自我照顾及限制自我照顾的情况,减轻和消除干扰和影响自理能力的阻力,有利于病人的生活和健康。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尤其在疾病的恢复期,应该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康复训练,引导老年病人自觉锻炼,使患者心胸舒畅,达到最佳的功能恢复。

2.老年性疾病心理护理对策

2.1 建立良好的心理护理环境

影响老年病人治疗的情绪有两种,一是健康、乐观、向上的情绪,它有利于人体健康;二是病态、悲观、消极心境、低落的情绪,不利于进行和完成各种有目的的活动,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心理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病人发病过程的心理刺激和情绪变化常左右病情发展与康复的过程,营造心理护理环境有助于护理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因人而异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心理调整,保持老年患者的良好情绪,迅速消除对健康有害的负面状态,帮助病人战胜疾病,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2.2 调整心理平衡配合治疗

医院是最易使病人心理失控的地方。病痛的折磨,生活的不便,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及对治疗的担心、焦虑等可引起心理平衡失调。通过细致敏锐地发现病患的变化,洞察他们的内心活动,判断病人的心理需求、心理冲突,总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尽量满足病人需求,消除各种紧张心理因素,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接受各种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2.3 建立良好协调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基础上。护士与病人交往中应注意方式、方法,交流情感,满足病人需要,消除他们孤独与寂寞之感。尤其是言语和行为是病人判断病情的依据之一,它可影响病人的情绪、治疗效果及预后。护士可通过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角色,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同时,良好的言语修养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待病人热情、诚恳,尊重病人,注意讲话艺术,言语通俗易懂而不庸俗,对病人的提问给予仔细解释,主动热情地劝导、抚慰,让患者感到舒适愉快,解除顾虑,对保持良好的心境可起到安慰、激励与启发作用。当相互信任时则创造出一种支持性气氛,使病人产生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良好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2.4 创造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

良好的休养环境是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之一,优美舒适的环境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治疗效果。如心理上的美感,使病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相对的满足,以提高病人的情绪,增强其生命力。又如病房要安静整齐、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床铺洁净舒适,对光线、陈设、气味、声音等应重视,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怪气味和音响。同时,室内美观幽雅,室内外适当绿化,可调节病人心情,使他们感到生活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重视心理卫生宣教,对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焕发同疾病斗争的勇气、促进身体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文东,周梅,病人心理护理问题探讨[J].医学心理学教程,1990,10(1):168

[2]应菊素,运用情景领导理论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J].护理管理杂志,2004,4(8):37-38.

论文作者:梁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老年性疾病康复探讨论文_梁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