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邹雪琴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陈涌聚龙小学
【摘要】中华经典乃国之精髓,其历史源远流长,聚集着圣贤先哲的智慧,闪耀的灵光与思想的光芒,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沉淀了华夏上下五千年厚重的历史人文,给予了一个民族向上的高度与重生不息的动力。而这些名篇佳作烩炙人口,千百万年代代传诵不绝,如陈酿美酒,弥久愈贵,宜愈发醇香悠远,以其丰厚的滋养给予了一个民族振兴的图腾,一份实实在在的希翼与拥抱世界的气度与胸怀,展示出一个大国国民应有的良好素养……
【关键词】 诵读 德育 研究
一、经典诵读的背景、意义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经典诵读的背景
1、国家对经典诵读的重视
2014年11月24日,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发文:“号召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经典诵读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有利于引导小学生迈入经典国学的殿堂,涵泳在祖国经典文化的海洋中,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积淀下扎实的文学素养,从而提高儒雅行为,使他们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得以养成,优秀的经典文化也得以传承。
3、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
由于小学生诵读的篇目很多,适合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诵读的专门教材没有,很多学校都重于看分数、要质量,所以学生诵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时间过少,多数家长和部分教师不重视经典教育活动。教师队伍中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学生在诵读经典方面所得到的指导良莠不一,导致学生们的诵读效果也好坏不一。
4、我校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
我校的经典诵读现状如下:(1)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不高。(2)学生对经典诵读不够重视。(3)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诵读经典。(4)对经典的内涵理解不深。(5)经典诵读材料单一。(6)教师在经典诵读的指导作用不够。(7)诵读的形式单一。
(二)经典诵读的意义与价值
1、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利用经典的内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和提高德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2、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挖掘国学经典所蕴藏的伦理道德资源,提升教师的综合人文素养,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注入新活力。
(三)经典诵读解决的问题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如何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拓展诵读量,提高诵读的能力?
3、如何把经典诵读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探索出“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经典诵读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 经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有用的知识或书。
经典诵读:指对“经典”定义下的背诵和阅读,旨在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国学经典,口诵心念,熟读成诵。
(二)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办学特点的德育课程。
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是根据经典诵读的精神和理念,精心挑选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及意义的经典读物来传递精神能量,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开发具有学校自身办学特点的德育课程,以读物中的人文精神来推动课程的建设,达成学校的德育办学特色。
三、经典诵读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经典诵读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兴起了“国学热”,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活动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掀起高潮。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儿童加入其中,有的地方还准备将“四书五经”等篇目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学热”在国内持续升温:大学里的国学院、国学班相继开设,电视上的传统文化讲坛受到追捧,民间的诵读经典活动如火如荼。
在国外,尤其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比较重视。日本就曾涌现了一批重视《论语》教育的公立中小学校,足利市教育委员会在1992年就编辑出版了《论语抄》,1999年又编写了《论语》。在“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上,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美国等热心华文教育的人士和学生近百人,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在开始接受这种诵读经典的教育。
从国内外领域的研究趋势看,国学渐渐被世人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国学教育的响应者已有很多,各地方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经典诵读研究的主要理伦依据
1、经典诵读的认知价值指出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对经典诵读教材本身的理解和认同,对传统文化进行基础的认知、认同及认可。
2、经典诵读符合教育规律,开展经典诵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三)经典诵读研究的主要观点
1、创新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培养诵读的兴趣和提高诵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习惯,应实行三位(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制。
3、人文素养的提高,源于优秀的经典读物来传递精神能量,通过经典精神内涵的熏陶,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四、经典诵读研究的目标、内容与研究重点
(一)经典诵读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挖掘国学经典所蕴藏的伦理道德资源,探索出“经典诵读”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之来推动德育校本课程的特色建设。
2、通过本课题的实验,培养小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诵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从而达成人人好经典,经典好,乐经典的目的。
3、通过本课题的开展,让经典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熏陶学生的德性,提升学生的雅行素养,培育儒雅少年!
4、提升教师的综合人文素养,群策群力精心编制经典诵读篇目或教材,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注入新活力。
(二)经典诵读研究的内容
1、根据我校学生目前经典诵读的能力情况,分析诵读效果不明显,经典读物对学生的熏陶力不强的原因。
(1)诵读的方式方法。
(2)经典诵读材料的选取。
(3)教师的指导作用。
2、营造诵读氛围,提升校园人文素养和德育素养。我校以“汇聚经纶,养蒙儒雅”为办学理念,因此本课题注重挖掘国学经典所蕴藏的文化精神来弘扬传统美德,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经典理念来打造校园文化,突出主题:儒雅校园。
3、设置经典诵读课堂,创新经典诵读的模式,开展各种经典诵读活动,确保诵读的效果。
4、挑选适合本校学生的经典读物,分时段分年段精心编制经典诵读篇目(注重中小学经典读物的衔接性),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提高经典诵读的效率及质量。
(三)经典诵读研究的重难点
根据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中华经典诵读”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诵读现状,立足国学经典文化,以人为本,探索以国学经典诵读为载体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方法。
五、经典诵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经典诵读研究主要运用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学习经典传统文化著作,了解文明礼仪知识,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资料,做好调查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根据。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和要求,将研究工作与我校儒雅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不一的经典诵读活动,营造清新大气的儒雅校园,培养多才多艺的儒雅学生。
调查研究法:一方面,通过座谈、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小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状况;另一方面,按照课题组的分工,对教师的精神、文化、心理及价值取向进行调查,从而对各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个案研究法:任意选定几位学生、几个班级作为个案的研究对象,进行经典诵读方法的指导训练,记录过程。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探索出一个具体有效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
激励评价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专题活动来促进、激励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并制定评价方案考核学生的诵读效果。
(二)经典诵读研究的思路
第一阶段:经典诵读研究准备阶段。分别对低、中、高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各年级学生的经典诵读现状。对经典诵读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结合研究理论及方案,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专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经典诵读研究初步阶段。开展个案分析研究,探讨培养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式和方法。试验结束后,各研究人员对自己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反思及理论总结,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进行经典诵读的行动方案。
第三阶段:经典诵读研究深入阶段。根据行动方案, 展开具体研究,各试验班加大试验力度,在实践过程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整理课题材料,并进行有关数据的归纳汇总。经典诵读组召开会议,交流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汇编。
论文作者:邹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经典论文; 德育论文; 国学论文; 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小学生论文; 儒雅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