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刘春雷

(苏州大学人力资源处 师资发展与培训办公室,江苏 苏州)

摘 要: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工作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职称工作在“双一流”建设中起到“指挥棒”和“助推器”的作用,关系到师资队伍的稳定、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优势学科的打造。但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当前职称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乏力、过多行政主导、评价体系不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回归教学、回归学术自治、引导质量导向三个方面的职称改革以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职称工作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职称工作

2015 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四个原则,正式拉开了“双一流”建设的大幕。方案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的具体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由此可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处于“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基础地位,而高校职称工作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指挥棒”和“助推器”。

一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职称工作的重要性

(一) 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高校职称工作是一项覆盖面广、关注度高的一项人事乃至全校性工作,从宏观角度看,决定了高校的整体师资队伍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从微观视角看,职称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职称晋升能给教师带来物质上的满足感和精神上的获得感双重收获。当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的成绩和贡献能有效地反映在职称晋升中时,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将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1]。职称改革的关键着眼点应该要兼顾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大局发展,将个人的发展汇聚成学校的长远发展。职称评审所制定的政策文件、评价体系,可直接引导着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的投入。科学布局、分类合理的职称评价体系能够结合高校发展定位要求,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特点,统筹不同系列职称差异,进而从根本上催生师资队伍发展内生动力。

(二) 助推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双一流”建设,人才是第一要素。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是推动教学科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基础。目前高校人才选拔的路径主要是引进和培养,但随着国内高校在人才引进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形势下,通过人才引进推动学科发展的红利日渐消减,因此通过职称这一“指挥棒”激发现有教师内生动力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职称评审既要制定包括职称资格条件、岗位聘任条件等评审的基本标准,又有明确的申报范围、评审程序等。[2]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十八大报告第一次长篇阐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首次被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高高确立,将生态文明以如此高的姿态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未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后代子孙、对世界文明主动承担责任的伟大精神。从另一层面展示了党中央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真正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

(三) 推动优势学科的聚焦和培育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立身之本。聚焦优势学科,打造一流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要求,因此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结合高校实际,应守住传统优势学科,挖掘极具潜力学科,同时对于边缘学科、弱小学科也应果断放弃,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职称评价体系对于资源的流动导向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学科发展规划配以相应的职称结构比例、聘任条件和方法等,这将大大影响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和质量。

本组试验选取的数据为排水管壁试样直径d=100 mm条件下,3种土体分别在3种水力梯度下的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试样面积、土体类型一致的条件下,与水力梯度i=6相比,水力梯度i=8时稳定梯度比Gr值增长了9%~15%,与水力梯度i=6相比,水力梯度i=10时稳定梯度比Gr值增长了24%~27%,稳定梯度比Gr值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职称工作问题分析

(一) 提升教学水平的现实困境

一是高校教师职称评价的最大难点在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差异化,即便是细化类型的评价标准也难以兼顾同一学科下的不同研究方向,同一资历中的不同学历,同一团队里的不同岗位等等情况,目前的高校职称评审制度难以很好体现教师群体存在的诸多差异性,存在评价标准的趋同性、评价方法的一致性和评价主体的单向性等问题;二是评价指标体系重数量而轻质量,“双一流”建设突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更注重质量维度的考量,当前很多高校存在着学术论文数量惊人,而背后的成果质量和科研实力却与之不相匹配,对于论文的质量更多的是从发表的期刊知名度、影响因子等标准进行评价,难以真正评价出教师的真实水平。

(二) 推动学术主导的行政制约

职称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对分离、相互配合,并逐步形成学术主导的局面,改革首先要明确的是职称评审是学术评价行为,职称评审权不是“行政权”,而是“学术自治权”。“学术自治权”行使的表现形式应为学术机构在评审过程中主导学术评价,在校、院两级的评审过程中,同行专家应在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专业水准与学科发展匹配性介绍、“代表性成果”评价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

(三)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的技术障碍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将本科生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3],因此“双一流”建设必须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学科的发展也要同本科教学密切关联起来。但“重科研、轻教学”现状已存在较长一段时期,且有情况加重的趋势。随着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指出本科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很多高校也意识到回归本科教育教学是今后改革的重点方向。为了引导更多教师重视、回归教学工作,多数高校都以职称改革为抓手,通过细化教师分类管理和评审规则,设置了教学为主型岗位,从教学的客观规律出发,结合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科学合理地设置针对性的评审条件和办法,有效地激励了长期以来从事一线教学而科研较弱的教师,使其获得能够发展的上升通道,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三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职称工作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 多措并举激励回归教学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职称分类管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学为主型的老师单列指标、单列标准,进一步细化分类管理的评价机制,可分级设置教学职级,如设置“讲师”、“正高级讲师”等岗位。每一级对应一定的待遇承并担一定的职责,引导教师按条件晋升职级从而提升待遇等,这样既可激励热爱教学的教学型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可使研究型教师增加自身的目标导向性。二是要将教学中部分定性评价内容通过评分方式转化为量化指标,比如将学生、专家、督导评价等定性评价结果按权重予以量化赋分,并引入量化评价中;或者在教学全过程中细化评价指标,引入教学大纲评价、教案评价、课件评价、实验教学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指标。量化指标越具体、越全面,对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就越明显,教学工作的分量就越重。

(二) 推动改革回归学术自治

长期以来,高校在内部治理机制上与政府是高度对接的,管理上按照行政机构的组织逻辑来进行,同时兼顾高效、权威的原则,职称工作是由人事部门主导开展,其他职能部门协助配合。在院级层面,行政领导在院系推荐、学科评议等环节中成为主力军,很大程度上掌握话语权。职称既具有资格属性又具有职务属性,因此,一味强调职务属性而施以行政主导则会掩盖了学术主导下的对资格属性的认定,没有学术主导判定任职资格属性也就无法真正选拔出懂专业、有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继而“双一流”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当高校学术力量比较薄弱时,虽然评审委员会多数是由校外同行专家和校内教授组成,但由于行政力量负责联系、组建评审委员会,因此行政领导也能在评审中主导评审的走向。综上,客观的现实是学术力量难以充分参与组织和决策,参与评审但也很难拥有话语权,行政主导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行政力量的强势、学术力量的势孤力薄等多种因素导致职称评审由行政力量主导[4]

(三) 综合评价形成质量导向

一直以来,职称评审过程中仅依赖指标数量的审核,即对照文件所列的任职所需学历、资历、科研项目、获奖数量等,逐一核对应聘者的参评资格,这些所谓的“门槛”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设定了努力的目标,客观上保证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但这种任职条件存在指标过度量化、成果标签化、教学评价简单化、学科趋同化等缺点,已成为高校职称改革困境的具象化集合体[5]。因此,兼顾数量和质量的综合业绩评价应是职称改革努力的方向,学术权力主导下,对于一个教师的教学科研业绩的贡献度做评价,涉及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效应及行业地位等,教师还可以在文章、项目、社会工作以及成果转化方面灵活组合综合体现自身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

四 结语

“双一流”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重视职称工作,加快职称改革,是当前高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发力点和抓手,只有打造出一支学科分布合理、梯队层次分明、领军人突出的师资队伍,才能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发展目标。

果树进入结果期后,如果结果数量过多、果树营养消耗过大,则会严重影响到果实的膨大,树体营养生长也会受到抑制,造成树体营养补损,从而导致出现大小年现象。通过合理修剪可以有效调节花叶和芽叶的适当比例,保持生长和繁殖生长相对平衡,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树体营养积累,延长结果年限,确保结果质量。在修剪过程中,对开花量较多的大年树,要疏去多余的弱枝和短结果枝,短截部分中长结果枝,提高果树叶子和果子比例,确保果树丰产稳产。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王舒琦.“放管服”视域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83-87.

[2] 张丽,朱玉雯.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职称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8(25):89-90.

[3] 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8.

[4] 李文辉.地方高校职称自主评审权实践困境与突破[J].江苏高教,2018(9):44-48.

[5] 教育部提出: 教师职称评审权将下放至高校[J]. 教育现代化,2017,4(51):79.

本文引用格式: 刘春雷.“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76):131-132.

作者简介: 刘春雷(1988-),男,汉族,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6.064

标签:;  ;  ;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