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医院病理科 四川 雅安 625400)
【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HPV检测阳性患者的病例记录资料。结果: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具备较高水平的CA阳性检出率(92.00%)。在高危型HPV病毒检查结果阳性的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脱落细胞病理学LSIL指标阳性检出率为65.00%(65/100);活检病理学CIN I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67.00%(67/100)。结论: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在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具备极其充分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危性HPV宫颈癌;宫颈组织活检;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03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igh-risk group of patients with HPV in cervical cancer and cervical biopsy cytology pathological findings application.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00 cases with HPV positive detection records.Results Cervical biops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exfoliated cells have high levels of positive rate of CA (92%).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check results HPV virus positive group, cervical cytology pathology index LSIL positive rate was 65%(65/100);CIN I index of biopsy positive rate was 67.00% (67/100).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cervical biopsy and cytology of cervical exfoliated cells are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in high-risk HPV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7/100).
【Key words】High risk HPV cervical cancer;Cervical biopsy;Cervical exfoliated cell examination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妇科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肿瘤疾病类型,是能够对我国成年期女性患者群体的身体健康状态和生命存续状态造成显著不良影响的疾病类型。基础性临床研究报告数据揭示,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的诊断确诊例数大约为135000人,大约占居全世界范围内年度性新增发病总数的三分之一。从基础性的临床病例表现类型角度展开分析,宫颈癌病理组织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为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类型,且在年龄介于50~55岁的中年期女性患者群体中具备较高水平的报告发病率[1]。在2016年1月—2017年9月时间阶段,择取我院临床中接诊收治的高危型HPV宫颈癌阳性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中的基础对象,借由针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记录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揭示了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7年9月时间阶段,我院共有1000例患者接受HPV病毒感染情况检查,其中有100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获取阳性检查结果,针对此1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记录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满足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报告分析活动过程。本次入选的1000例患者,其年龄介于17~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10.1)岁。
1.2 临床检查方法
(1)择取和运用care HPV定量检测技术针对实验建材中包含的HPV-DNA物质展开检测分析,要在检验样本获取过程和具体化的处理过程中,严格遵照规范性的技术操作规程,且做好检测处理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记录报告。
(2)宫颈组织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在遵照规范性临床规程完成检查材料样本的获取操作环节基础之上,运用子宫细胞学Bethesda报告技术系统完成具体化的检测操作活动环节,并且将检查过程中获取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记录和报告。
(3)经阴道宫颈组织活检。借由对阴道镜设备的有效充分运用,针对患者的宫颈阴道交界点位和阴道穹隆周边位置,实施全面细致的影像学检查,运用蘸有3.00%冰醋酸的棉球针对患者的宫颈组织实施涂抹处理,全面准确观察患者的转化区域,确认患者是否已经发现醋白上皮现象,以及点状血管现象,并且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实施碘染色处理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完成数据处理。针对患者的各项计数性数据资料指标选取(n,%)形式加以表示,实施统计学百分比重计算处理。
2.结果
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具备较高水平的CA阳性检出率(92.00%)。在高危型HPV病毒检查结果阳性的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脱落细胞病理学LSIL指标阳性检出率为65.00%(65/100);活检病理学CIN I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67.00%(67/100)。0~50岁年龄区间是宫颈组织病变的高发阶段,在该年龄阶段的女性群体中,慢性宫颈炎的报告发病率为52.00%。
3.讨论
在过去几十年间,伴随着宫颈组织细胞学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在现代妇产科临床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广泛引入运用,在宫颈癌疾病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性发现率和早期治疗干预有效率不断改善提升的临床实践背景之下,宫颈癌疾病的临床报告发病率和临床报告死亡率,均呈现出了表现显著的逐渐降低变化趋势。但是在我国民众基础性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优化的背景之下,随着我国成年女性基础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剧和生活行为习惯的不断改变,宫颈癌疾病在青年女性群体中报告发病率正在展现出逐渐提提升的动态变化趋势,应当引起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人员的持续密切关注[2]。
从生物分类理论的角度阐释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隶属于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中的A亚群,本身是一类具备较高水平宿主特异性,较高水平宿主亲和力,且明显缺乏包膜组织结构的,具备微小形制特点的双链环状DNA病毒,其基础性组成结构包含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两个具体的组成部分。基于分子生物学角度展开阐释,HPV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结构中包含8个具备开放性特征的阅读框架,以及一个具备游离性表现特征的上段调节区,且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已经证实了E2阅读框架结构、E6阅读框架结构,以及E7阅读框架结构在诱导患者发生宫颈癌病变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3-4]。
成年女性宫颈组织中的移行带结构是宫颈癌的高发部位。遵照目前已经获取的妇产科临床医学事业研究报告分析文献,通常认为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情发生发展演化过程中,患者通常会经历和遵循由量变阶段到质变阶段,由渐变阶段到突变阶段的客观过程。在女性患者宫颈组织移行带的具体化形成分化过程中,患者的宫颈组织上皮结构通常会出现表现显著的过度活跃现象,继而在复杂多样的外来物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刺激作用条件之下,诱导患者体内尚处于未成熟状态的化生性鳞状上皮细胞和增生性鳞状上皮细胞中均会出现表现程度显著的间质性病理改变,继而显著影响干预患者的综合性生存质量。
CIN是一类具备较为典型表现特点的癌症前期宫颈组织病理改变现象,能够较为直接且深刻地影响人体内部宫颈生理组织浸润性癌症病变的发生蔓延路径,CIN可以作为一项较为典型的实验室生化检验指标,针对宫颈癌疾病病理组织的生发,以及完整性发展演化过程加以揭示。且这一指标的阳性检查结果在年龄阶段介于25~35岁之间的青年期女性患者群体中具备表现鲜明的高发态势[5]。
从现代妇科临床医学事业的综合性发展演化路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切实做好针对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患者群体的HPV病毒感染情况检验揭示工作,且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治疗干预,对于支持和确保患者的临床病程获取到有效控制,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在2016年1月—2017年9月时间阶段,择取我院临床中接诊收治的高危型HPV宫颈癌阳性检出患者100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中的基础对象,借由针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记录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揭示了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的应用价值。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中,宫颈活检和脱落细胞病理检查具备较高水平的CA阳性检出率(92.00%)。在高危型HPV病毒检查结果阳性的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宫颈脱落细胞病理学LSIL指标阳性检出率为65.00%(65/100);活检病理学CIN I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67.00%(67/100)。0~50岁年龄区间是宫颈组织病变的高发阶段,在该年龄阶段的女性群体中,慢性宫颈炎的报告发病率为52.0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组织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在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具备极其充分的实际应用价值,应当引起相关领域临床一线工作者的持续密切关注。
4.结语
宫颈组织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在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中具备极其充分的实际应用价值。切实结合高危型HPV宫颈癌患者群体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征,为患者及时开展宫颈组织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能够在分析实际获取的检查结果基础上,及时结合患者的的实际病情为患者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处置,对于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晓娥,王蔚蓝,司建英,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5):1057-1058+1069.
[2]靳东芳,程金洛.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11):1314-1316.
[3]果海娜,刘旭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与病理细胞学形态相关性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5,(04):280-282.
[4]王力.高危型HPV宫颈癌宫颈活检及宫颈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3):3591-3592.
[5]代黎,叶佳.宫颈细胞DNA定量及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4):54-55.
论文作者:余友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宫颈论文; 宫颈癌论文; 患者论文; 阳性论文; 病理论文; 细胞论文; 群体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