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看到国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和不足,优化管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检测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措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及相关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相关技术
1 质量检测的现状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着各种问题与缺陷,首先是材料和设备上存在着采购不达标的问题,许多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质量不达标会使施工安全方面的隐患。最后要全面考虑施工对于周围的环境的影响,避免破坏周围环境。
2 常用的检测技术介绍
2.1 雷达无损检测技术
当混凝土的内部有缺陷存在又或因为不一样物质电性质的不同,形成了界面,在界面入射的雷达波上产生反射导致内部反射波形成。内部的反射波通过雷达的天线进行接收。雷达波依靠反射区大小、反射强弱以及内部反射波返回的时间,对混凝土钢筋尺寸与位置还有内部的缺陷进行判断。雷达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应用于:建设项目中钢筋分布检验、混凝土的内部缺陷;市政项目中分布探测和埋深
管网;公路项目中检测路面结构层的厚度;识别裂缝以及裂缝的扩展;识别沥青的剥落层以及测量压实度与缝隙率等地下项目工程验收隧道工程品质与分析地质的构造等。现今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全面应用到了建设高速公路过程当中。
设计时期用地质雷达来勘探建设路线的地基,对地质的结构进行确定,明确不良的地下地质状况例洞穴、墓穴、暗塘暗河与流砂体等以及埋设地下管线的状况,给设计公路基础的地基提供参考。建设过程路面雷达系统的采用不但能够迅速检测桥面与路面所有结构层的厚度,并且能对路面下高湿度空孔与聚集区的状况以及桥面混凝土破损情况进行检测,给建设品质高的公路项目提供强力的监控措施。验收完工道路时路面雷达的应用能与传统措施配合进行路面结构的全面测试,给评估整个项目的品质提供有力根据。
2.2 红外检测
红外检测技术是对红外辐射加以利用测量与检测材料与物体的表层的专项技术。只需温度处于绝对零度之上的物体都可以通过本身分子的运动而有红外线辐射出来,也就是如果物体的内部有缺陷与裂缝存在,物体热传导将会因它改变,物体外表温度的分布就会造成差异。使用红外热像检测对它不同的热辐射进行检测,能够对物体具体缺陷进行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具体特点是可以对温度远距离测量,具备大面积快速非接触式扫描检查的能力。现阶段,计算机与红外热像仪相互结合还在动工过程中的控制项目品质有广泛的应用。
2.3 混凝土无破损检测
无损检测混凝土的技术,是在建筑物结构不受破坏的基础上,有关的测试直接在结构物上来开展,并且对钢筋位置、混凝土缺陷以及强度进行推定等。此措施能够重复测试混凝土的具体结构,它不仅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监测混凝土的品质适用,又对验收完工项目与建筑物使用时检定混凝土的品质适用。
2.4砌体结构检测技术
砌体在我国的建筑中是最常见的建筑承载体,它的本身就具备许多的优势,这就使得它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对于砌体来说最主要的材料有砂浆和砖,而这些都是构成墙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其中砖的强度又高于砂浆的强度,因此砌体常出现问题往往都是从砂浆开始的。在对其进行检测时主要侧重砂浆与砖之间的粘合度是否牢固,如若拉力过大就会对砌体产生破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目前砌体的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在抗拉与抗弯方面还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负荷较大时还是会对砌体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对于砌体的检测一般就采用动态与检测两种技术,这样可以对砌体有一个全面的检测过程,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
3 质量检测工作的关键点
3.1地基检测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建设使其基础也是其根本,在质量检测工作中也是首先要检测的地方,对于地基的检测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测标准与要求来进行,并且尽可能详细的采用分层的检测方法,这样对于地基的检测就比较全面,不至于有遗漏地方。地基检测工作开始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这是需要结合实际的地基施工环境来进行方案的梳理,也就是说土质层不同所采用的检测手段也是不同的。比如说经过预压改良后的地基,在对其进行检测时就要对其中的塑料排水性能进行检测,看其与标准是否相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渗透方式来对其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是否达到最佳。在检测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地基的稳定性与固定性,做好对地基周围的监控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3.2 取样检测工作
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时,要注意合理的样本收取工作,为了保证样本合理性,需要制定一套标准的取样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取样工作,建筑单位、施工单位与监管单位都要按照此规定制度来执行,确保统一性。样本的取得要注意在不同的部分取得不同的样本,要尽量全面的取样,这样得到的样本检测结果才比较全面,也能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制定了取样标准后,还需要对其加强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检测人员的工作职能有着明确的划分,对于检测内容的完整性起到有力的保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取样检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以小见大这也是不能马虎的工作,也需要在日常的管理上,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把取样工作落到实处,如若样本检测工作做不好,那么整个检测工作就没有了实际的意义。
3.3检测行为规范化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对其检测行为进行规范性要求,也就是说对监测行为进行规范化,这样才能使得检测的结果更加的可靠。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有时也会因为检测行为的不规范造成检测结果失真,在检测工作中要对那些无证上岗或者取样人员的身份不确定的,都要坚决的拒绝其参与到检测工作中,情节严重的可以向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通报。不规范的检测行为,要及时的纠正,同时在检测报告上要仔细验证其真实性,不能随意的进行盖章处理。只有对质量检测行为进行规范化,才能提高检测报告的权威性与可信性,也是检测机构所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
4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检测工作是值得重视的,它关乎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水平,这就需要对其采取各方面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才能让使用者放心,同时也能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景伟.浅谈信息化视角下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114~115.
[2]王钢.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5(9):194~195.
[3]钱亚兵.建筑工程中无损质量检测技术及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5(30):452.
论文作者:刘向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工作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对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