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创新论文,特性论文,组织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7X(2002)02-0043-05
现代大学是多样化高等教育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具有独特职能和使命的社会组织。大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如同自然界中生物体的进化一样,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世界范围内,大学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它作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加快了迈向大众化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目前,高等教育在宏观层面上新的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相形之下,微观层面上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变革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实施符合大学组织特性和外部环境变化要求的管理创新,努力建立大学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是当前亟待探索解决的迫切课题。
一、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
大学这种社会组织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随着社会职能的拓展、组织规模的膨胀、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以及与社会联系的广泛深入,大学的管理活动变得日益复杂和难以把握,深入分析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准确把握大学组织的一般特征,是我们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自从现代管理理论诞生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组织理论被自觉地运用到大学管理研究领域以来,研究者一直在探讨大学的管理如何与其组织特性相适应,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威廉·H·考利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研究大学,提出科层组织对于增强大学的功能、抵抗内外威胁是必要的;约翰·克森将大学与政府、企业的管理进行比较,阐明了它们在目的、原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差异;迈克尔·科恩和詹姆斯·马奇把大学描绘成一种“有组织的无序状态”,认为大学的管理程序并非严格遵循科层逻辑或者民主逻辑;托尼·比彻论述了由特定的知识群所组成的学科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大学组织的影响;维克多·鲍德里奇认为大学组织的独特之处表现为“具有模糊而纷争的目标系统,服务于其需求影响到决策过程的顾客,多方面的非常规技术,高度的专业化和相互割裂的专业人员队伍,对外部环境越来越脆弱”;彼得·布劳则指出了科层化与学术组织的矛盾,大学教师间尽管存在等级以及对学术事物的影响不同,但却不存在彼此监督的层级关系。伯顿·克拉克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组织,对大学组织特性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大学是围绕学科和行政单位组成的矩阵型组织,其基本组织单位是从学科出发并围绕学科发展起来的集工作、信念、权力各种形态为一体的综合机构。“知识是人们赖以开展工作的基本材料;教学和研究是制作和操作这些材料的基本活动;这些任务分成许多相互联系但却独立自主的专业;这种任务的划分促使控制权分散;最后,目的必然是模糊的,广义概括的目标可以起到使基层操作部门具体目标合法化的作用”。借鉴上述的各种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认识和理解大学组织的主要特性。
1.组织的基本特征
任何组织的特色总是围绕它的任务而形成,而大学的任务则是以知识为中心的高度专业化的学术业务。考察大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大学的产生从根本上源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对高深知识的渴求,历史上最初的大学就是作为高深知识的传播机构而诞生的,知识体系的丰富发展、知识的社会作用越来越显著是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动因。知识是大学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材料,对知识的不同操作方式形成大学的各种社会职能,代表特定知识领域的学科构成大学的基本单元和组织细胞,概括地说,现代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从事高深专门知识的传播、创造、应用、整合的学术组织。
2.组织的基本属性
大学组织既具有学术属性,又具有科层属性,围绕知识体系和学术业务形成的学术结构与围绕资源管理和行政事务形成的行政结构构成大学组织结构的两维。学术属性秉承学术自由的大学传统,强调学术活动的自主性和个体行为的选择性,反对过多的外部干预和约束;科层属性则要求明确的等级制度和责权范围,以保证组织运行的有序化和高效率。学术属性反映着大学的基本社会价值,并使大学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其他组织相区分,是大学的基本属性;科层属性反映着一切组织的共同特征,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也不能例外,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大学与社会联系的广泛深入,科层属性越来越得到强化并成为现代大学组织的重要属性。
3.组织的要素特征
伯顿·克拉克对大学组织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概括,提出了工作、信念、权力三要素的著名观点,这一观点为我们观察大学提供了较好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出发可以对大学组织的要素作出进一步的描述:第一个要素是工作,工作表达和安排方式是围绕知识的特性进行劳动分工,这种分工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形成学科与院校纵横交叉的结构模式,在大学内部形成以研究和教学为基本活动内容的学术结构;第二个要素是信念,组织成员主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或称之为大学的组织文化,在大学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是激发组织活力、维系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象征;第三个要素是权力,主要包括以层级制度为依托的行政权力和以知识的占有优势为基础的学术权力,在大学中,二者应该适当分离,但并非截然分开,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补充、互为基础,组织行为的选择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组织的结构特征
弗里蒙特·卡斯特在《组织与管理》一书中把组织结构定义为“组织内各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形式”。组织结构包括三个核心内容,即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规范性、集权与分权性,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组织结构的特征会发现:大学组织的纵向差异和空间分布差异较小,但横向差异却很大,横向复杂化程度高,这是由不同学科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大学组织的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这是因为教学与研究的高深性和专门性强,教师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内在规范性”,倾向于较少的外部约束和规制;大学组织的成员偏好工作的自主性,对影响到他们工作的决策有强烈的参与要求,因此学术性决策强调分权,高度集权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战略性决策上。
5.组织的文化特征
组织的文化作为一种象征在精神层面反映着组织的社会价值,是联结内部成员的心灵纽带,对于大学这样的学术组织而言,文化的凝聚意义尤为重大。与其他组织相比,大学内部成员的情感联系更为强烈,他们献身于特定的信念和象征物,依附于更广泛坚定的思想意识。大学的文化可理解为大学的理想、信念、目标、氛围、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其形成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学术文化,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用来作为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的价值判定准则的学术理念。作为具有共同精神特征的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的学者们具有共同的学术理念,如学术自由,崇尚真理,对知识的无止境探求等,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文化在形成同一学科领域的共同语言和学术规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规范冲突与文化隔阂。因此,在大学中文化的分裂基础与整合机制、组织的离心力与向心力同时并存。
6.组织的动力特征
任何组织的发展历程都是稳定与变化的统一,组织的结构表现为短期的变换与长期的平稳的交替;组织的发展与变革的动因来自组织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共同推动,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发展与变革的内部动力首先源于知识体系内部,并产生于基层的教学与研究单位,知识的自组织和自我裂变的内在机制促使知识体系突破原有的秩序和疆界,一旦新的思想为学者们所接受,成为知识总体的一部分,大学就会依靠这种内在的动力去开拓这些领域,修正人员和任务的配置方式,引起组织结构的调整变化。大学发展与变革的外部动力来自社会需要的变化以及大学间竞争的驱动,社会需要的变化通过市场需求的变动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反映出来。现代大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干预,大学之间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在大学与生俱来的自主精神和析出意识的作用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只有与内部工作、信念等要素相融合,才能有效和持续地推动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二、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对大学组织特性的分析和归纳使我们明确,现代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从事高深专门知识的传播、创造、应用、整合的复杂的学术性组织,对现代大学的管理应该充分尊重并适应大学的组织特性以及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一直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大学的自主地位和基本属性没有得到观念和制度的认同,国家把大学混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大学内部管理活动基本仿照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有浓重的经验性、行政性特征。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管理观念和模式的陈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学发展的重要瓶颈,从目标、结构、文化、制度等层面进行管理创新已经刻不容缓。
1.明晰组织使命,整合组织目标
任何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使命,并依此确定目标和任务。大学的使命就是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是人们对大学所应该履行的社会职责的价值判断,是大学存在的社会价值基础;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大学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大学在800余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社会职能经历了逐步拓展和延伸的过程,按照知识操作的方式的不同,人们公认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知识传播、知识发展和知识应用,也就是通常说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职能的种类和职能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当前大学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正如欧内斯特·博耶曾经指出的,“一所办学有成效的大学负有明确的和极其重要的使命”,大学能否对其组织使命做出适合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判断和把握,从而科学地确定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指引学校的工作按一定的方向有条不紊地运行,对大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大学使命的理解和把握体现着大学管理者的战略眼光和管理水平,其核心是对大学基本学术活动的认知,集中表现为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关系上的价值取向和职能活动模式的不同选择。在新世纪之初,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大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之中,大学在竞争中求发展时,存在着对使命的认知个性不鲜明,目标定位偏高,千校一面等问题,应该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外部环境,分析优势和劣势,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注重特色和优势的巩固和创造,坚持个性化的发展模式,在学校总目标的引导和约束下,合理确定校内院系、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的群体目标以及教师的个人目标,这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2.凝铸学术理念,建设组织文化
“文化”是一个含义丰富和多层面的概念。人类学家用文化这一术语表示生活在共同环境中的社会群体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生活方式,而组织学家则把文化定义为组织成员的共同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的高品位和多元性,文化的高度象征性和强烈粘合性是大学组织的特点之一,大学中存在着潜在的文化冲突,但代表大学传统的积淀下来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却能在成员中发挥极大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因此,组织文化的建设作为大学一项基础性的长期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如果把大学的文化理解为大学的理想、信念、氛围、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话,那么大学的基本活动即教学、科研活动是在大学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运行着和受其支配的,而关于教学、科研职能活动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及由此形成的有关观念和准则构成大学的学术文化,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学是一种学术组织,是高深知识和学问的集散地和创造源,崇尚学术自由,追求客观真理,使高深知识和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并世代相传,是大学千百年来始终不渝和引以为荣的学术传统,大学的文化建设应该以此为本,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使之凝铸在大学组织体中,成为大学精神的底蕴。大学的文化极具个性色彩,每一所大学都在长期的学术活动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大学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对自身传统的扬弃,根据时代精神和大学使命对自身传统进行丰富和改造,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多样性的学科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形成基础,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和学术价值准则,正是由于不同学科文化的融汇,大学的文化传统才得以丰富和发展,大学的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学科文化的不同特点和学术本身的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促进不同学科文化的交流、互补与整合,形成推动大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主流文化。
3.调整组织结构,激活学术细胞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构成要素之间确定的关系形式,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变革与组织的任务、功能以及组织的外部环境存在着密切关系。在大学组织的两维结构中,学术结构处于主体与核心地位,学术结构的变革是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首要任务。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学科是大学学术结构的基本单元和学术细胞,组织结构的建立和变革必须以增强学科发展活力、激活学术细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根本宗旨和逻辑前提。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传统结构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校—系—专业”三级结构,专业教研室是基本组织单位,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大体形成了以“校—院—系”三级结构为代表的五种模式类别,基本上属于传统结构的“升级版”,没有脱离以组织本科教学过程为目的的“教学型”组织特征,这种组织结构模式既不符合现代大学组织特性和社会职能的多样性特征,也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不变革就不能解放学术生产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内部管理由于对学术活动的认识不同存在着两种典型的学术组织结构模式,即欧洲的研究所制或讲座制和美国的学系制或系科制,但共同特征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组织变革与创新,以及保证基层学术组织和教授享有广泛的学术自治和民主。近年来,借鉴发端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思想,向着组织的“扁平化”、灵便化方向转变。权变组织理论认为,不存在一个最好的组织结构模式适应于所有的组织,组织结构要适应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才能使组织有效地运转,因此,组织变革与创新不能依靠固定的程式,而要建立在对组织特殊的内外环境进行识别的基础之上。我国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创新不可采取同一模式或者互相仿照,也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各大学应该根据本校的功能任务、内外环境的特点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充分行使自主权,国家应该加强对大学的分类指导。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应该根据自己的组织目标,按照事业部与矩阵式相结合的组织形态,在目前实行的“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打破“系所合一”的一统格局,在传统的学系、学院之外,调整、组建一批研究机构,包括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院所,大力调整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学术组织结构,以利于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开展,促进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壮大,激活大学组织的学术细胞,真正构建以学术为本、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4.完善组织制度,健全动力机制
作为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大学内部各项制度的建设与整合内容相当广泛,从有效地规范教学、科研活动使之围绕组织目标协调发展,有效地引导成员的个体行为凝聚为组织有意识的群体行为这样的目的出发,最主要的是大学合理的确定中层和基层学术组织以及教师个人的工作目标和学术取向,建立既有利于学术活动的活跃开展,又有利于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的评价准则和激励政策,逐步形成大学自主发展的内驱机制。在以往的管理实践中,我国的大学并没有充分认识和尊重知识生产的特点和学术活动的内在规律,不同程度地存在以经验代替理性思维,对学术管理套用行政模式等弊端,必须通过制度的完善加以根本改变。对于中层学术组织应该转变单一的学院这种组织模式,形成学院、研究院所、研究中心等多样化的中层组织,向组织的“扁平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大学社会职能的拓展、学科的交叉发展,增强组织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对中层组织机构根据其目标任务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化政策,采用几类不同的原则和标准进行评价和考核,特别要把中层组织目标的合理性作为重要的考评内容。对广大教师从事学术活动及其业绩的评价和激励政策,是制度建设和变革的核心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对教师的学术活动模式及其成果的评价,要采取更为全面而富有弹性的原则和标准,根据教师不同的学科特点、能力倾向和志趣,结合组织目标的要求,为不同类型的教师创造不同方向的学术发展模式,实行不同的考评方式。采取有效的保证措施和激励政策,鼓励教师们按照学术活动的内部规律专心致志地努力向学,支持学术创新,宽容学术失败。适当划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界限,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业务的过多干预,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等机构的建设,落实教师在学术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保证教师在学校重大决策中的参与地位,创造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互补的良好局面。总之,要通过组织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形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保证教学、科研活动活跃开展,促进学术生产力提高的动力机制。
标签:大学论文; 文化属性论文; 管理创新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组织结构设计论文; 矩阵组织结构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组织结构模式论文; 组织职能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