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易碧金,袁宗军,甘志强,仲明惟,于圣慧[1](2021)在《浅谈节点地震仪器原理及一体化采集站设计要点》文中提出高精度、低成本、高效地球物理勘探的快速发展,以及地震数据采集作业向山地、城市等复杂地区扩展的无缝勘探技术要求,都凸显了对地球物理勘探装备技术新的需求,特别是适用于山地等复杂地区进行采集作业的节点地震仪器需求倍增。本文从地球物理勘探的设备需求出发,详细阐述了节点地震仪器一体化采集单元的设计要点,并且分析了当前节点地震仪器中数据交换、一体化采集单元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李江[2](2021)在《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高效资料整理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煤田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作业效率,分析了观测系统设计对数据采集效率的影响,针对复杂地表障碍物的不规则炮点设计,探索了制作SPS引导放炮的方法,通过读取地震数据道头,同时利用EXCEL的函数功能辅助班报填写。结果表明:变观炮点较多时SPS引导放炮能有效减少错炮,提高放炮质量和效率;提取地震数据道头信息可快速形成工作班报模板,利用VLOOKUP函数可实现工作班报自动化填写。依据上述系列工作方法的优化与综合应用,有效提高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作业效率。
钟倩文[3](2021)在《地震勘探无线采集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功率自适应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大规模自组织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开发地震勘探采集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该应用研究中,传感器节点的功耗控制被认为是一个研究难点问题。本文以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功率自适应控制研究为主题,在无线传输网络设计、传感器节点测距算法和功率自适应控制算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根据采集数据由末端采集节点向采集中心站汇聚导致的越靠近采集中心站传输数据量越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高低速率结合的低功耗分簇异构网络设计方案。根据采用的传输协议,将网络划分为由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ZigBee协议组成的低功耗、低速率的簇内子网,以及由基于IEEE 802.11b/g/n标准的WiFi协议组成的高速率、高实时性的簇间主干网络。在满足末端采集节点低功耗和低成本要求的同时,又能提高靠近采集中心站端的网络负载能力。传感器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在功率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实现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系统硬件条件,本文提出了融合RSSI和LQI数据的节点测距算法。通过偏移程度分别确定RSSI值和LQI值衰减稳定的数值区间,并根据各自区间内数值偏移程度的大小赋予权值,然后对权值曲面进行二维滑动平均处理,最终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的测距经验模型拥有更高的测距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无线通信系统中大部分能量消耗都是集中在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过程中,通过发射功率进行自适应控制能够降低无效的能量消耗、裁剪冗余通信链路并优化网络的整体性能。针对地震勘探无线采集系统中传输网络设计方案的特点,兼顾系统硬件成本和节点的计算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NEIGH和COMPOW的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选取合适的K值,确定节点的发射功率大小;然后在节点邻居集内进行最低发射功率的统一,进而实现邻居集内的单向链路修正;最后通过应答机制,确保网络中不存在孤立节点和孤立子网。通过仿真分析将本文提出的测距算法和功率控制算法与现有的方法对比,并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组网测试,验证了所设计的无线传输网络的合理性,表明了提出的传感器节点测距算法和网络传输功率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何航[4](2021)在《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法勘探是在人工建立的电磁场中,通过观测地下岩(矿)石间所呈现的电磁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的差异性进行地质辨识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电法勘探仪器提供地下勘探信息,物探人员则结合地质资料、岩层构造判断地下矿物质存在的可能性并给出钻井验证的方案。仪器还可为城市工程、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提供科学、可靠的地下构造信息,并作为工程上施工方案的参考资料。传统的时间域激电法存在发射功率大、测点密度稀疏、勘探信息量少、抗干扰能力薄弱、分辨率不高等缺陷。本文对国内外的电法仪器性能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结合仪器发展大深度勘探、高分辨率趋势,设计了一款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本仪器将高密度电法中高效率勘探和地质信息丰富的优势与频率域电法中小功率发射(600W)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有效结合。一次布极即可实现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组合,从而可获得丰富的勘探信息;接收端采用菊花链设计结构,实现勘探信息并行高效率采集;自定义多频发射波形既满足频率域探测需求,又可利用伪随机逆M序列码提高系统辨识度以及抗干扰能力;采用FPGA加ARM双处理器协同工作,提高仪器并行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SDRAM(DDR3)与异步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存储器用于缓存并行多通道的采集数据,在长时间勘探过程中,起到优化数据链路传输且不丢失采集数据的作用。论文研究了超高密度电法时频域基本勘探原理,分析了电磁感应耦合效应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发射信号抗干扰能力的分析,证明伪随机序列具备相关辨识以及抗干扰能力,且适宜作为电法勘探仪器的发射信号。将伪随机自相关辨识能力与频率域勘探方法结合,自定义了一种多频发射信号。在自定义多频信号的激励下,通过对仪器采集系统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提高勘探深度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全波形输入输出采集特点,采用LMS自适应算法和差分递归RLS算法进行采集数据的消噪与信息提取,实现在低信噪比下提取勘探有用信息,从而提高勘探深度。开展了仪器的研发工作,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PCB设计、硬件调试、软件驱动程序的设计、时序仿真以及板级验证等任务。对仪器进行了发射信号测试、系统本底噪声测试、采集精度及电极切换测试,验证了仪器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预期设定的标准。最后进行了户外勘探实验,通过分析实验勘探数据的频率特性以及观测激发极化效应与电磁耦合效应的分布规律,验证了仪器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丁治国[5](2020)在《基于内存计算的海洋地震拖缆水上记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水上记录系统是海洋地震勘探装备中的重要设备。当海洋拖缆的个数与采集通道数均较少时,数据记录问题较为简单,水上记录系统的软硬件无需扩展,系统采用固定结构即可。然而,随着海洋地震勘探装备规模的扩大,拖缆个数与采集通道数量成倍增长,水上记录系统对于软硬件可扩展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上,水上记录系统仅负责海洋拖缆的数据记录工作,采用固定的软硬件组织结构,很少考虑系统内软硬件整体的扩展便利性,系统内各组件的接口各异,组件间连接关系复杂,软件系统基于单机开发,难以实现灵活的系统扩展与裁剪。在日常勘探作业过程中,上述缺陷不仅会增加整个勘探装备的维护成本,而且会降低作业人员工作效率。为此,本文基于内存计算和实验室过去在海洋地震勘探系统领域的研发经验,以易于扩展的水上记录系统为设计目标,分析了记录系统软硬件扩展能力的具体内涵,提出了一种数据接口与处理相分离的水上记录系统构架。在分析归纳了新构架下记录系统的技术难点后,本文通过关键技术研究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完成了通用型数据处理节点设计技术、节点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基于内存的数字逻辑硬件处理技术,以及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流处理软件技术,这四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在通用性数据处理节点设计方面,本文首先借鉴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从结构化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化两个方面对通用型数据处理节点的设计理论展开论述。提出了“通道时间谱”这一通用的数据视角,对海洋地震勘探系统展开分析。对于实际板卡设计,本文则采用了现有产业界应用广泛的芯片级和电路板级的通用接口方案,对该节点展开具体的芯片选型、电路设计等工作。在节点间高速数据传输方面,本文则利用SerDes传输技术和GTX高速串行收发器,搭配Aurora 64B/66B IP核,以及FMC和SFP模块、PCIe数据传输链路研究了系统内各物理节点间的高速串行传输链路。在基于内存的数字逻辑硬件处理方面,本文基于DDR内存的小读写系统,结合内存接口模块、AXI总线互联器、DMA数据传输引擎以及MicroBlaze软核等组件,研究了虚拟FIFO、拖缆数据流合并,以及节点间内存共享技术。在分布式流处理软件方面,本文则基于Hadoop软件生态,利用现有基于内存计算的流处理软件技术框架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技术,构建出了一套易于扩展的水上记录系统的软件系统,并结合具体拖缆数据处理任务,讨论了多种海洋拖缆数据处理方案。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研究,本文所述的水上记录系统,不仅在通用性方面可以实现系统内主要物理节点的通用部署,而且提供了一套基于内存的拖缆数据处理软硬件模块。本文所提出的软硬件可扩展的系统构想,以及接口与处理组件相互分离的系统设计方案,在简化系统结构的同时,引入了大数据领域先进的技术方案,拓宽了海洋地震勘探装备研发领域的技术选择范围。
刘卫强[6](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全波形激电信噪分离与反演成像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激发极化电法勘探(激电法)是一种针对地质体导电性和激电性差异进行探测的地球物理分支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先后研发了分布式全波形电法勘探仪器设备,激电数据采集效率得到迅速发展,但相应的数据处理解释方法依然有所滞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分布式激电勘探产生的大规模数据,建立一套初步智能化的信噪分离与反演成像方法,提高激电勘探的数据质量和应用效果。为了提高分布式激电抗干扰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降噪方法库与统计决策的抗干扰技术。首先实现了三维介质的激电全波形响应正演模拟,通过分析生成的激电全波形理论信号与不同类型噪声干扰特征,提取最能表征时间序列类型的八个时/频域统计分量。继而模拟生成激电信号库与噪声库,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实现机器对时间序列中不同噪声干扰的判断识别。然后,通过学习总结信号处理领域的相关知识,优选并改进五种有针对性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经验模态分解、波形匹配、稳健估计、主成分分析和小波分析等,并集成为一个降噪方法库,供决策系统自动选择相应的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干扰压制。上述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分析与信号处理知识驱动的自动化抗干扰算法。为了克服激电反演成像中常规拟线性最优化算法依赖初始模型、分辨率不足等问题,本文对两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样本压缩神经网络算法和自适应聚类分析算法,分别应用于激电勘探数据反演和边界识别。首先通过随机介质模型理论生成电性介质模型样本,通过分布式计算正演产生理论响应,然后用理论模型和响应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为降低数据冗余性,本文将数据压缩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降低输入输出样本维度,提高神经网络反演的速度与精度。为了进一步根据反演结果划分异常体的边界,本文对聚类分析进行改进,根据原始数据的分布特征和稳健统计,实现聚类数目的自动确定,进而对反演结果进行属性聚类、边界拾取和异常中心定位。上述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激电反演成像的精度和自动化水平。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我国西南某铅锌多金属矿区的实测激电数据,获得了超过5000个测点上的高品质激电数据。分析了不同电极极距与不同观测频率下的抗干扰效果,对误差进行了统计;并将抗干扰处理前后的电性扫面和测深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新的反演成像算法,根据实测的全波形数据分别进行了平面激电参数反演、二维电测深反演、三维多剖面反演等处理,并对反演结果进行边界拾取和属性聚类。数据处理结果反映出了测区地下介质电阻率极化率的异常特征,结合测区地质资料推断了成矿有利区,算法效果得到验证。综上,为了提高分布式全波形激电勘探的数据质量和应用效果,本文开展了两种综合算法研究,包括:基于降噪方法库与统计决策的干扰压制算法,基于样本压缩神经网络和自适应聚类的反演成像算法。模拟和实测数据的测试表明,新算法可有效提高激电数据质量并增强观测数据对地下异常体的反映能力,同时提高数据处理解释的精度与自动化水平。本文的框架和算法可进一步迁移到其他人工源电磁勘探方法中,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开展。
丁岩明[7](2020)在《大型地震勘探系统交叉站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油气资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和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能源安全形势变得不容乐观,因此加大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变得十分必要。目前由采集站、电源站、交叉站和数据中心组成的大型地震勘探系统在油气资源探测中使用广泛,并且效果显着。本课题研究的交叉站作为数据中心和电源站的连接枢纽,负责命令和数据的转发,是大型地震勘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参考了国外地震勘探系统中交叉站设计,研究了系统的拓扑结构、高速数据传输、通信协议以及实现对电源站管理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以FPGA作为主控芯片的交叉站样机设计方案,完成了样机的硬件和通信系统设计。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可行性。主要工作如下:1、对交叉站的设计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国内外地震勘探系统和交叉站的研究现状,根据交叉站的设计要求给出了样机总体设计方案。2、完成了交叉站的硬件电路设计。根据交叉站实现的功能进行模块划分,使用Altium Designer完成模块的原理图和总体PCB版图设计。3、完成了交叉站的通信系统设计。参考令牌环协议设计思想,给出了一种自定义的环形通信协议,满足了系统同步传输的要求。在Vivado开发环境下使用Verilog HDL语言完成系统的整体逻辑设计。4、完成了交叉站测试与分析。对交叉站单站点进行硬件电路和数据传输测试,并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交叉站、电源站和采集站联合测试系统,对交叉站的功能指令实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交叉站样机达到了课题设计目标。百兆通信部分可以实现速率为200Mbps的数据传输;千兆通信部分可以实现速率为1.25Gbps的数据传输,在软件测试下误码率较低;联合测试时交叉站可以实现对电源站的有效管理。
王力[8](2020)在《地球物理勘探设备中关于采集站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地球物理勘探,也称为应用地球物理,是基于对岩石和矿石物理特性差异的研究而建立的一种勘探方法。它通过仪器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解决地质问题,在环境工程勘察和地质找矿等领域应用广泛,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例如瞬变电磁法、重力勘探法、地震勘探法等。地震勘探法的精度和分辨率较高,勘探深度较大,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实验室设计了一种多层次,分布式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主要由主机、交叉站、电源站和采集站组成。采集站直接连接传感器模块读取数据,所有的采集站分区域进行管理,每个区域的采集站由一个电源站进行管理,每个区域的电源站由一个交叉站进行管理,主机只需要管理数量较少的交叉站即可。这种方式增加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本文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对采集站存在的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传感器模块的供电问题。采集站使用开关电源将高压转换成低压为传感器模块供电,传感器模块使用了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 Digital Converter,简称ADC),开关电源的噪声对ADC性能有多大影响?影响的途径是是什么?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设计了测试电路,利用电源分析仪给ADC电源加入已知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作为电源噪声,观察噪声在ADC输出频谱上的表现,结果表明进入ADC的电源噪声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耦合噪声,由输入的电源噪声经过电源抑制比的衰减产生;另一种是互调噪声,由直接耦合噪声与输入信号相互调制产生,其中二阶互调噪声为主要成分,并且输入信号较大时,二阶互调噪声将会大于直接耦合噪声。测试结果同时表明,开关电源的纹波和噪声对于具有高电源抑制比的ADC影响有限,因此在追求电源使用效率的场景下,可以直接使用开关电源为ADC供电。二是多速率和速率协商问题,现有的采集站支持4.096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为了实现更多采集站的连接,增加了采集站对8.192Mbps和16.384Mbps数据传输速率的支持。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在已经部署完毕的系统中增加新的采集站,如果新的采集站无法得知系统中采集站的数据传输速率就无法建立连接,因此需要为采集站增加速率协商功能。采集站使用4.096Mbps的速率作为协商速率与其它采集站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通过互相发送数据包的形式协商传输速率,通过速率协商,新加入的采集站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且对自身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调整与系统保持一致。三是自动路由问题,为了使数据实时回传到数据中心,并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为采集站增加了自动路由功能,使得当某条数据链路出现故障,数据无法上传时,采集站可以自动寻找新的数据传输路径,通过新的路径上传数据。
袁晨[9](2020)在《数字式浅层勘探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浅层地震勘探是解决各种工程、水文和环境地质问题中使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其面临突出难题是传统设备已经难以满足逐渐恶劣的勘探环境和不断扩展的勘探领域的实际需求,要解决此问题关键是提高浅层地震勘探设备的采集性能。然而,采集性能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难以通过突破单一技术指标实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最新发展的数字式地震勘探方法入手,针对国内主流浅层地震仪普遍存在的架构弊端进行数字化改进,实现了采集精度、分辨率、便携性、可裁剪等性能的整体提升。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针对传统模拟检波器模拟信号传输距离长,容易造成信号衰减、道间串扰等问题,本文采用全数字化的设计思想,通过低功耗微控制器、24位A/D转换单元、低噪声信号调理、可配置增益单元、总线式数据传输等部分的开发,实现了全数字式的信号采集单元。同时集成可编程配置的延时补偿、传输及自检单元,采集单元之间独立工作,并通过数字式通信,有效降低了道间信号的串扰问题,提升了信号的传输距离。(2)针对数字式浅层地震勘探的工作模式和实际应用需求,本文采用模块化分离式思维,构建了“PC终端”+“数字采集站”+“数字检波器”的总体硬件结构,终端与检波器间的离线控制和系统的全数字化操作极大的加强了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功能分化后的系统主机扩展性能更强,整体结构也更加轻便。(3)针对野外便携施工和多节点地震数据的网络传输需求,本文自主设计了一种基于“Ethernet-RS485”网络构架的可裁剪大容量地震数据传输网络,充分利用以太网优秀的数据传输能力及网络容量能力和RS485现场总线控制能力,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网络容量及可扩展道数。经过测试检波器间相互独立工作不影响且可以任意裁剪,野外执行实际浅层地震勘探任务时采集波形初至清晰、起跳明显,极少出现数据丢包的情况,满足野外多节点地震数据的网络传输需求。对完成的系统样机进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等效噪声低于1μV、同步精度优于10μs、增益精度优于1%、谐波畸变小于-100dB、采集频带宽达4kHz、动态范围大于130dB,整机功耗低于45W,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在实际浅层勘探工区中与传统仪器的采集实验对比优势明显,不仅在分辨率和信号保真能力上表现更佳,还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裁剪维护性好等优势,为更加高质高效的浅层地震勘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马振宁[10](2020)在《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浅层反射地震方法具有很高的分辨率,现有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处理多采用油气勘探中的成熟数据处理方法。但深浅数据特征存在差异,许多常规处理方法不能直接移植到超浅层数据处理中。本文研究的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处理重点研究200ms以浅的地震数据,对城市浅层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1、超浅层地震波场十分复杂,反射波受到各类复杂严重干扰,尤其是近偏移距的面波和震源干扰,为了获取近偏移距的反射信号,必须压制这些强噪声;2、近地表地层的横向变化大,各向异性强,甚至在某些地形平坦地区也存在静校正问题,同时由于浅层地震波速度较低而且速度梯度大,即使厚度变化不大的低速层也会产生较大的校正量;3、超浅层叠前道集中包含有效波的道数少,统计效果差,因此造成了速度谱的分辨率低,导致速度分析误差大,另外较低的真实覆盖次数使叠加过程的抗干扰能力差,反射波同相轴不完全对准、相干噪声等现象使叠加剖面信噪比低,真实性较差;4、传统动校正方法是根据到达时间和选定的NMO速度延长单个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完成的,这个拉伸过程会扭曲反射波,会因拉伸而丢失20-30%的高频信息,为了避免反射波特性的变化和错误的解释,在叠加过程前必须去除过度拉伸对反射波的影响,但如果简单利用切除方法又会损失大量有效信号。针对超浅层复杂的干扰波,本文通过分频分析各频段数据的特征差异,设计了分频串联F-K滤波器进行干扰波压制,实现高保真度的噪音压制,有效恢复了近偏移距面波和声波等干扰波区域内的反射波。针对近地表复杂介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文对比应用了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结果表明层析静校正在超浅层复杂地表介质中的计算效果更好;剩余静校正应用后使剖面的信噪比更高,但也会使一些微小异常。针对超浅层速度谱分辨率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层析速度模型约束超浅层速度分析,有效降低了速度分析中的人为误差。针对超浅层动校正拉升问题,本文利用各向异性动校正解决了双曲动校正易产生拉升效应,减少了切除量,保留了更多超浅层反射波。针对超浅层有效波道数少,叠加过程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第三代相干算法的叠前道集评价方法和加权叠加,利用局部相干值作为道集评价参数,根据相干值大小再进行加权叠加,能够有效避免干扰波混叠的影响,获取更加准确的叠加结果。
二、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高效资料整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高密度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特点 |
2.1 采用数字检波器 |
2.2 宽方位采集 |
2.3 小面元采样 |
3 高效作业方法 |
3.1 SPS引导放炮 |
3.2 工作班报模板的快速生成 |
3.3 班报批量整理 |
4 结 论 |
(3)地震勘探无线采集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功率自适应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应用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勘探无线采集传输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功率自适应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地震勘探无线采集传输系统概述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对比 |
2.1.3 应用于地震勘探无线采集传输系统中的网络协议分析 |
2.2 地震勘探无线采集传输系统组成 |
2.2.1 超低频地震检波器 |
2.2.2 AD采集与本地存储系统 |
2.2.3 无线传输系统 |
2.2.4 上位机控制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RSSI-LQI加权数据融合的节点测距算法研究 |
3.1 测距算法简介 |
3.1.1 测距算法分类 |
3.1.2 经典测距算法的对比分析 |
3.1.3 RSSI和LQI测距算法的局限性 |
3.2 基于RSSI-LQI加权数据融合测距算法实现 |
3.2.1 RSSI和LQI实际测试数据获取 |
3.2.2 数据融合权值计算 |
3.2.3 二维滑动平均法平滑权值曲面 |
3.3 测距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K-NEIGH和COMPOW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
4.1 功率控制算法简介 |
4.1.1 功率控制算法分类 |
4.1.2 经典功率控制算法的对比分析 |
4.1.3 K-NEIGH和COMPOW算法的局限性 |
4.2 基于K-NEIGH和COMPOW的功率控制实现 |
4.2.1 解决链路的单向连通问题 |
4.2.2 解决节点最低功率统一性问题 |
4.2.3 解决孤立节点与孤立子网问题 |
4.2.4 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的分析 |
4.3 功率控制算法的仿真分析 |
4.3.1 仿真环境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传输功率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
5.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 硬件系统的设计 |
5.2.1 硬件开发环境 |
5.2.2 AD采集板与主控制板的设计 |
5.2.3 无线数据传输板的设计 |
5.2.4 板间通信接口的设计 |
5.3 软件系统的设计 |
5.3.1 软件开发环境 |
5.3.2 AD驱动程序与FatFs文件系统移植 |
5.3.3 ZigBee和WiFi驱动程序 |
5.3.4 板间通信接口驱动程序 |
5.3.5 功率控制算法的软件实现 |
5.3.6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的软件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功率控制算法测试 |
6.1.1 传感器节点续航能力测试 |
6.1.2 ZigBee和WiFi组网测试 |
6.1.3 系统可靠性测试 |
6.1.4 功率自适应控制测试 |
6.2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测试 |
6.2.1 AD采集与本地存储测试 |
6.2.2 采集数据的无线传输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高密度电法时频域基本勘探理论 |
§2.1 电阻率法物理基础 |
§2.1.1 均匀电阻率介质下的单个点电源电场分析 |
§2.1.2 均匀电阻率介质下的两个异性点电源电场分析 |
§2.1.3 地下不均匀电阻率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
§2.1.4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原理 |
§2.2 全波形时间域激电特征分析 |
§2.2.1 地下电流场中激发极化效应 |
§2.2.2 激电多信息提取 |
§2.3 频率域激电特征分析 |
§2.3.1 多频信号的频域分析 |
§2.3.2 多频信号作为电法勘探场源的优点 |
§2.4 电磁感应耦合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抗干扰能力分析及信号处理 |
§3.1 伪随机精细辨识 |
§3.2 自定义发射信号 |
§3.3 勘探深度提高方法 |
§3.3.1 自适应滤波器消噪 |
§3.3.2 激电效应与电磁耦合效应提取 |
§3.4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方案与指标 |
§3.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4.2 系统设计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硬件设计 |
§4.1 电法仪超高密度电极板设计 |
§4.1.1 电极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1.2 高压继电器切换电路 |
§4.1.3 信号继电器切换电路 |
§4.2 电法仪发射板设计 |
§4.2.1 发射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2.2 发射信号编码电路 |
§4.2.3 发射电流及电压监测电路 |
§4.2.4 过流及过热保护电路 |
§4.3 电法仪采集板设计 |
§4.3.1 接收机设计思路及功能 |
§4.3.2 差分电路设计 |
§4.3.3 ADC转换电路 |
§4.3.4 菊花链电路结构设计 |
§4.4 电法仪主控板设计 |
§4.4.1 主控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4.2 数据缓存电路设计 |
§4.5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软件设计 |
§5.1 通信数据结构定义 |
§5.1.1 勘探指令数据结构 |
§5.1.2 处理器信息交互数据结构 |
§5.1.3 SD卡存储数据结构 |
§5.2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5.2.1 处理器程序设计主流程 |
§5.2.2 勘探电极排列方式 |
§5.2.3 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
§5.2.4 FIFO与DDR3模块设计 |
§5.3 发射单元程序设计 |
§5.3.1 双频激电发射信号产生 |
§5.3.2 伪随机发射信号产生 |
§5.3.3 自定义发射信号产生 |
§5.4 接收单元程序设计 |
§5.4.1 AD7767菊花链驱动流程 |
§5.4.2 AD7767时钟频率选择 |
§5.4.3 AD7767芯片驱动设计 |
§5.5 电极切换单元程序设计 |
§5.5.1 电极切换及扩展原理 |
§5.5.2 电极切换单元驱动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6.1 发射信号测试 |
§6.2 信号接收端性能测试 |
§6.2.1 系统噪声测试 |
§6.2.2 采集精度及电极切换测试 |
§6.3 户外勘探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5)基于内存计算的海洋地震拖缆水上记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5.1 国外海洋地震勘探 |
1.5.2 国内海洋地震勘探 |
1.5.3 面向未来的地震勘探装备 |
1.6 文章结构 |
第2章 海洋地震勘探 |
2.1 地震勘探原理 |
2.1.1 反射波勘探法 |
2.1.2 陆地地震勘探原理 |
2.1.3 海洋地震勘探原理 |
2.2 海洋地震勘探数据 |
2.2.1 地震数据文件格式 |
2.2.2 真实的海洋地震数据 |
2.3 海洋地震勘探分辨率 |
2.3.1 横向分辨率 |
2.3.2 纵向分辨率 |
2.4 传统海洋地震勘探装备 |
2.4.1 水下拖缆系统 |
2.4.2 水上记录系统 |
2.4.3 数据传输协议 |
第3章 易于扩展的水上记录系统 |
3.1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
3.2 系统设计目标 |
3.2.1 软件可扩展 |
3.2.2 硬件可扩展 |
3.2.3 软硬件可扩展意义 |
3.3 系统构架分析 |
3.3.1 内存计算技术 |
3.3.2 数据传输协议 |
3.3.3 地震数据处理 |
3.4 易扩展型水上记录系统构架 |
3.4.1 数据接口中心 |
3.4.2 工作站 |
3.5 关键技术分析 |
第4章 通用型数据处理节点设计技术 |
4.1 通用型节点设计理论 |
4.1.1 虚拟仪器 |
4.1.2 数据处理模式 |
4.2 通用数据视角“通道时间谱” |
4.2.1 “通道时间谱”定义 |
4.2.2 “通道时间谱”应用示例 |
4.3 通用型数据接口 |
4.3.1 芯片级数据总线接口 |
4.3.2 电路板级硬件接口 |
4.4 通用型节点硬件设计 |
4.4.1 FPGA选型 |
4.4.2 MIFC接口电路 |
4.4.3 MIFC电源电路 |
4.4.4 MIFC时钟电路 |
4.4.5 辅助功能电路 |
第5章 节点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
5.1 SerDes传输链路 |
5.1.1 GTX收发器 |
5.1.2 收发器控制逻辑 |
5.2 PCIe传输链路 |
5.2.1 PCIe总线简介 |
5.2.2 PCIe协议结构 |
5.2.3 PCIe设备配置 |
5.2.4 PCIe中断机制 |
5.2.5 PCIe传输模式 |
5.2.6 DMA/Bridge SubsystemforPCIeIP核 |
5.3 FMC模块 |
5.3.1 FM-S14模块 |
5.3.2 FM-S18模块 |
5.3.3 EES-281模块 |
5.4 SFP模块 |
5.4.1 光纤选型 |
第6章 基于内存的数字逻辑硬件处理技术 |
6.1 内存读写小系统 |
6.1.1 内存接口模块 |
6.1.2 AXI互联器 |
6.1.3 DMA数据传输引擎 |
6.1.4 MicroBlaze软核 |
6.2 基于内存的虚拟FIFO |
6.2.1 虚拟FIFO控制器 |
6.2.2 示例应用 |
6.3 拖缆数据流合并 |
6.3.1 有序合并 |
6.3.2 无序合并 |
6.4 节点间内存共享 |
6.4.1 Chip2ChipIP核 |
6.4.2 内存共享 |
第7章 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流处理软件技术 |
7.1 流处理软件 |
7.2 Hadoop分布式软件生态 |
7.2.1 Hadoop应用 |
7.3 流处理软件系统 |
7.3.1 软件框架选型 |
7.3.2 Spark Structured Streaming |
7.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7.4.1 行存储VS列存储 |
7.4.2 HBASE数据库系统 |
7.5 工作站软件系统 |
7.5.1 软件系统构架 |
7.5.2 数据结构 |
7.5.3 拖缆数据流处理 |
第8章 系统测试与讨论 |
8.1 测试平台 |
8.1.1 MIFC板 |
8.2 系统性能测试 |
8.2.1 数据接口中心性能 |
8.2.2 工作站性能 |
8.3 硬件扩展测试 |
8.3.1 图像显示 |
8.3.2 数据采集 |
8.4 软件系统测试 |
8.4.1 过滤 |
8.4.2 统计 |
8.4.3 排序 |
8.5 测试工作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工作总结 |
9.2 工作创新点 |
9.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补充材料 |
A.1 A型MIFC板 |
A.2 B型MIFC板 |
A.3 C型MIFC板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全波形激电信噪分离与反演成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激电法基本原理与最新进展 |
1.1.2 本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激电法抗干扰研究现状 |
1.2.2 激电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算法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整体研究框架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维主轴各向异性介质的激电全波形响应正演模拟 |
2.1 三维正演方法 |
2.1.1 有限体积三维正演算法 |
2.1.2 大型方程组加速求解策略 |
2.1.3 Cole-Cole模型参数估计 |
2.1.4 傅里叶级数分解与合成 |
2.2 算法精度验证 |
2.3 模型响应分析 |
2.3.1 各向异性模型响应计算与分析 |
2.3.2 激电时间序列响应计算与分析 |
2.3.3 不同激电视参数的分辨率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降噪知识驱动的全波形激电自动化抗干扰方法 |
3.1 统计决策与信噪识别 |
3.1.1 激电勘探常见噪声干扰及统计特征分析 |
3.1.2 基于激电时间序列统计决策的信噪识别 |
3.2 降噪方法库的建立与完善 |
3.2.1 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用于压制低频趋势项干扰 |
3.2.2 波形匹配法用于短时强干扰剔除与数据挑选 |
3.2.3 稳健统计方法用于压制尖峰脉冲离群值干扰 |
3.2.4 主成分分析与小波分析法用于压制随机噪声 |
3.3 仿真数据测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型数据驱动的激电二三维反演成像方法 |
4.1 样本压缩人工神经网络反演算法 |
4.1.1 人工神经网络反演基本原理与算法 |
4.1.2 输入输出样本数据的压缩重构方法 |
4.1.3 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的样本生成方法 |
4.2 自适应聚类分析与边界识别 |
4.2.1 自适应聚类分析计算方法 |
4.2.2 二三维图像边界识别效果 |
4.3 仿真数据测试分析 |
4.3.1 激电数据频谱参数反演测试 |
4.3.2 激电仿真数据二维反演测试 |
4.3.3 激电仿真数据三维反演测试 |
4.3.4 神经网络反演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全波形激电勘探实测数据的综合处理与分析 |
5.1 激电勘探分布式全波形数据采集 |
5.2 激电抗干扰处理效果与误差统计 |
5.2.1 不同频率/不同极距下抗干扰处理分析 |
5.2.2 激电扫面与测深数据抗干扰处理效果 |
5.3 激电法实测数据反演测试与分析 |
5.3.1 中梯数据激电谱参数反演 |
5.3.2 二维电测深激电数据反演 |
5.3.3 三维多剖面激电数据反演 |
5.3.4 成矿背景及激电数据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器学习算法在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
6.1 基于多尺度分解与波形匹配的可控源电磁抗干扰研究 |
6.2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与自适应聚类的大地电磁反演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下一步研究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7.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清单 |
(7)大型地震勘探系统交叉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地震勘探仪器 |
1.2.2 系统中的交叉站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地展勘探系统基本原理与交叉站设计方案 |
2.1 地震勘探技术 |
2.1.1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
2.1.2 地震勘探的生产工作 |
2.2 地震勘探系统的拓扑结构 |
2.3 交叉站设计需求 |
2.4 交叉站总体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叉站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电路 |
3.2 FPGA最小系统电路 |
3.2.1 主控芯片选型 |
3.2.2 最小系统电路 |
3.3 通信传输电路 |
3.3.1 SFP光模块选型 |
3.3.2 GTP收发器 |
3.3.3 千兆光纤通信接口电路 |
3.4 调试电路 |
3.4.1 串口通信电路 |
3.4.2 JTAG接口电路 |
3.5 LED显示电路 |
3.6 PCB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叉站通信系统设计 |
4.1 通信协议 |
4.1.1 通信传输环路 |
4.1.2 通信帧结构 |
4.1.3 编码类型 |
4.2 基于FPGA的逻辑设计 |
4.2.1 时钟模块 |
4.2.2 数据缓存模块 |
4.2.3 串口收发模块 |
4.2.4 百兆通信模块 |
4.2.5 千兆通信模块 |
4.2.6 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叉站样机测试与分析 |
5.1 交叉站样机实物 |
5.2 交叉站硬件电路测试 |
5.2.1 系统电源模块测试 |
5.2.2 调试电路测试 |
5.2.3 百兆通信接口电路测试 |
5.2.4 千兆通信接口电路测试 |
5.3 交叉站通信系统测试 |
5.3.1 千兆数据传输测试 |
5.3.2 交叉站、电源站和采集站的联合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参与的研制项目 |
致谢 |
(8)地球物理勘探设备中关于采集站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地球物理勘探简介 |
1.1.1 重力勘探 |
1.1.2 磁法勘探 |
1.1.3 地震勘探法 |
1.1.4 瞬变电磁法 |
1.2 地震勘探仪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采集站研究背景 |
2.1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
2.1.1 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 |
2.1.2 采集站 |
2.1.3 电源站 |
2.1.4 交叉站 |
2.1.5 主机 |
2.1.6 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 |
2.2 采集站研究现状 |
2.2.1 采集站硬件组成 |
2.2.2 8B10B编解码简介 |
2.2.3 采集站MCU的软件结构 |
2.2.4 FPGA功能介绍 |
2.2.5 采集站工作流程 |
2.3 需求分析 |
2.3.1 传感器模块的供电问题 |
2.3.2 多速率及速率协商 |
2.3.3 自动路由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集站新需求的实现方案 |
3.1 电源噪声对ADC影响的研究 |
3.1.1 常用降压电路介绍 |
3.1.2 常用的ADC供电方案 |
3.1.3 采集站与传感器模块的接口 |
3.1.4 ADS1282简介 |
3.1.5 电源噪声对ADC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 多速率及速率协商 |
3.2.1 采集站多速率功能的实现 |
3.2.2 速率自协商的实现 |
3.2.2.1 以太网端口自动协商 |
3.2.2.2 采集站的速率协商 |
3.3 自动路由 |
3.3.1 自动路由功能介绍 |
3.3.2 自动路由功能实现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试与分析 |
4.1 电源噪声对ADC影响的测试与分析 |
4.1.1 测试电路设计 |
4.1.2 测试方法 |
4.1.3 测试结果 |
4.1.4 测试结果分析 |
4.2 多速率和速率协商测试 |
4.2.1 测试条件 |
4.2.2 测试方法及结果 |
4.2.3 功耗测试 |
4.3 自动路由测试 |
4.3.1 功能测试 |
4.3.2 自动路由所用时间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工作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数字式浅层勘探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数字式浅层地震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原理 |
2.2 数字式浅层地震勘探技术特征与难点 |
2.2.1 野外浅层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2 数字式浅层地震勘探主要技术难点 |
2.3 仪器结构与方案设计 |
2.3.1 仪器结构 |
2.3.2 数字检波器方案设计 |
2.3.3 数字采集站方案设计 |
2.3.4 网络传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数字检波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1 信号调理单元 |
3.1.2 模数转换单元 |
3.1.3 总线传输单元 |
3.1.4 检波器主控单元 |
3.1.5 电源转换单元 |
3.2 数字采集站硬件电路设计 |
3.2.1 采集站主控单元 |
3.2.2 协议转换单元 |
3.2.3 震动开关与遥爆控制单元 |
3.2.4 状态监测单元 |
3.2.5 电源转换单元 |
3.3 本章小结 |
4 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数字检波器软件程序设计 |
4.1.1 模数转换程序设计 |
4.1.2 自检单元程序设计 |
4.1.3 分布式节点同步采集设计 |
4.1.4 总线通信协议设计 |
4.1.5 检波器主控程序设计 |
4.2 数字采集站软件程序设计 |
4.2.1 主要服务线程设计 |
4.2.2 TCP/IP协议栈设计 |
4.2.3 协议转换程序设计 |
4.2.4 震源记录程序设计 |
4.2.5 状态监测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及野外试验 |
5.1 系统实物 |
5.2 主要性能指标测试 |
5.2.1 基本功能测试 |
5.2.2 等效噪声测试 |
5.2.3 同步采集测试 |
5.2.4 前置增益测试 |
5.2.5 谐波畸变测试 |
5.2.6 动态范围测试 |
5.2.7 系统完成情况 |
5.3 野外实验与仪器对比 |
5.3.1 传统仪器采集实验对比 |
5.3.2 无缆存储式地震仪采集实验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A 系统PCB制版图 |
附录B 系统硬件原理图 |
附录C 系统PCB实物图 |
附录D 系统部分软件程序 |
附录E 上位机功能界面展示 |
(10)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处理关键问题 |
2.1 超浅层静校正的主要问题 |
2.2 超浅层干扰波压制的主要问题 |
2.3 超浅层速度分析的主要问题 |
2.4 超浅层动校正的主要问题 |
2.5 超浅层叠加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超浅层静校正 |
3.1 折射静校正与层析静校正的对比 |
3.2 反射波剩余静校正 |
第四章 超浅层干扰波压制 |
4.1 波场分析 |
4.2 数据分频分析 |
4.3 干扰波压制 |
第五章 叠前处理 |
5.1 提升分辨率处理 |
5.2 层析成像约束超浅层速度分析 |
5.3 各向异性动校正 |
第六章 基于第三代相干体(C3)算法道集评价的加权叠加 |
6.1 基于第三代相干体(C3)算法的道集评价 |
6.2 加权叠加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人简介 |
附录二:论文发表情况 |
四、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节点地震仪器原理及一体化采集站设计要点[J]. 易碧金,袁宗军,甘志强,仲明惟,于圣慧. 物探装备, 2021(06)
- [2]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高效资料整理方法[J]. 李江.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1(04)
- [3]地震勘探无线采集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功率自适应控制研究[D]. 钟倩文. 山东大学, 2021(12)
- [4]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D]. 何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基于内存计算的海洋地震拖缆水上记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丁治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6]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全波形激电信噪分离与反演成像方法[D]. 刘卫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7]大型地震勘探系统交叉站设计[D]. 丁岩明. 苏州大学, 2020(02)
- [8]地球物理勘探设备中关于采集站的若干问题研究[D]. 王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9]数字式浅层勘探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 袁晨.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10]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D]. 马振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