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论文_王琦1,李洪锋2

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论文_王琦1,李洪锋2

1身份证号码:33068219880421xxxx 浙江绍兴 312300;

2身份证号码:33068219870805xxxx 浙江绍兴 321300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在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广泛应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指的是一种部分或者全部运用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配连接,以此有效构建起的建筑主体的结构形式。随着国家进一步广泛号召和推行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这种具备明显优势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有着很多方面的优势,例如,可以充分确保设计更加标准化,使施工有效实现机械化等等,是我国房屋建筑领域工业化实现的重要途径。结合这样的情况,下文重点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以及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正处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很多新型建筑与施工技术开始出现,例如目前广泛应用的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这种关键技术主要应用于工厂内,与现场工程分开施工,大大缩短了房屋建筑整体工期,还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具体从技术优势、关键技术以及施工要点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应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稳定发展。

1房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特点

和传统意义上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这种结构的施工主要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工厂预制和现场施工,有针对性的把大量的现场作业进一步转移到工厂中来有效操作,这样能够使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其中,在构件的预制生产过程中和传统意义上的现场作业有着巨大区别,针对构件而言,它在某些特殊的细节之处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为了确保施工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以及运输的方便,在构件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比较多的预埋件。同时为了确保房屋建筑使用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构件边缘或表面会进行开槽、留孔或采用企口相关方面的形式,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装配式结构固有的优势,使施工作业任务量进一步减少,同时也可以尽可能确保装饰装修、门窗安装、水电管线的敷设及墙体保温等相关工序实现充分的整合,并进一步融合到构件的整体预制生产过程中,这样就可以进行更集成、更规范的产品制造体系。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概述

装配式构件,顾名思义是非浇筑性构件,其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要求,以及一定的标准,合理选择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商,生产商按照技术要求生产出的合格构件,即为装配式构件。装配式构件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之中,其具有很多应用优势,且施工技术要点较多。装配式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类似,可分为装配式素混凝土构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和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构件等。其在应用过程中,按照应用部位的不同,亦可按照构件的作用形式与特点进行分类。

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预制墙板的施工技术要点

①混凝土灌浆技术要点:在房屋建筑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灌浆操作时,首先应明确施工现场应用到的灌浆材料和机械设备,一般情况下使用搅拌机对材料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对水泥等各类材料放置到搅拌机内,并添加适量的水,搅拌结束后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开展灌浆施工。灌浆施工温度应始终保持在5℃~40℃内,若施工温度过低或过高,则都会影响施工效果。在灌浆工程开始前,还要对灌浆材料做好阳光防护工作,当灌浆材料在初步凝结15min内,及时用完剩余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灌浆过程中还需要用水处理构件表面,目的是达到降温、湿润作用;②PC板安装技术要点:在对PC板进行安装时,首先需要固定临时固定夹,当PC板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依据PC板标准按照要求,将PC板放置于堆放架中,同时预留好吊环并进行吊装。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在PC板进行安装时,要仔细检查预制板之间缝隙问题,保持PC板紧密相连。拼接结束后,则可以对PC板进行校正,校正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③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墙体混凝土浇筑工程前需要在底部提前浇筑3~5cm的减石子水泥砂浆,目的是减缓混凝土石子摩擦,防止出现漏浆情况。带砂浆浇注结束后,就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通常情况下,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一般采取分层浇筑,且要求浇筑高度应保持在40cm左右,并保持每次浇筑时间间隔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出现裂缝。

3.2构件吊装定位

在具体的装配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吊装工具主要包括吊运钢梁、接驳器、索具等相关内容。吊运钢梁上对称设置多种类型的吊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最大程度上有效适应不同构件的起吊间距。接驳器的核心功能是确保构件和锁具有效连接,它由几部分组成分别是底座、安装孔、螺栓等。构件吊装的工序主要体现在:进场检查→编号→安装接驳器→连接吊装钢梁→吊运→钢筋对位→落位→调整就位。构件吊装完成之后,要在底部设置相对应的限位装置,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斜撑,要确保它的可调节性,把它当做临时的支撑系统。

3.3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德国是最早进行有关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的研究发明的,我国发展引进的时间相对较迟,合肥的某家建筑公司是最先开始进行引进并投入使用。它的主要构件一共包括三个部分:叠式墙板、叠合式楼板、预制楼梯。常用的叠合式楼板主要是由结构钢筋以及底板预制板组合而成,而在叠合式墙板中,是由双层预制板和结构钢筋组合而成。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在混凝土浇筑相关工作完成好以后,才可以开始在双层预制板中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操作,与此同时在预制板受力钢筋以及吊点上,要求使用结构钢筋。但是由于我国引进时间较短,所以这种技术的实际使用操作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加之也未出现复杂的预制结构的相关案例可供学习和参考,导致目前这种技术在我国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被应用在地下车库的结构设计之中。并且,技术人员在运用叠合式墙板时,缺乏仔细的思考其两端预制板的具体设计及后期实施情况。

3.4装配式混凝土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建立BIM云平台,施工现场将每日的施工进度和成本情况定时更新,保证参建各方对施工情况的掌握。同时,运用BIM云平台,资料共享更加方便,对于技术难点解决效率更高,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保证施工连续性。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总承包管理方的利益诉求和责任义务更加明确,提升了获取信息的时效性,相关工作的展开也更加有根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房屋建筑中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当下建筑工程发展趋势朝着产业化结构逐步发展。除此之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建筑要求,更有效实现了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且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建筑企业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建筑单位必须科学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通过结合各种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其有点,为实现绿色建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解奇俊.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及发展期望[J].智能城市,2018,4(16):47-48.

[2]毛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1):13-14.

[3]张翩翩.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D].浙江大学,2018.

[4]蔡颢.基于遗传算法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论文作者:王琦1,李洪锋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论文_王琦1,李洪锋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