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晓影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联合中药敷贴、微波照射的中西医综合疗法。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等各项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常规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均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采取西医常规、喜炎平、中药敷贴、微波照射相结合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疾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并改善预后情况,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2岁以内婴幼儿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均可致病,以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憋、鼻扇、发绀、三凹征、心率加快、肺部听诊为呼气相哮呜音及中小水泡音为临床表现,严重者并发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等并发症,是儿科常见急症[1-2]。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120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9.8±6.1)个月;其中<6个月29例,7个月~1岁22例,>1~2岁14例,病情:轻症30例,重症35例。对照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10.4±6.2)个月;病情:轻症31例,重症24例。2组入院分组时,如已合并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病情者,不选入观察范围。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氧疗;控制喘憋等对症及支持治疗:普米克令舒(0.5mg/次)、爱全乐(250g/次)加万托林(0.25mL/次)各加人生理盐水2 mL放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3~4次/d,每次吸入10~15min,疗程5~7d;根据病情合并使用抗生素以及利巴韦林(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疗程3~5d,5~7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0.3mL /(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疗程3~5d,并予中药敷贴(天南星15g,细辛10g,葶苈子15g,元胡10g,以上4种药用鲜姜汗调和,摊3cm×3cm胶布上贴敷于肺俞穴、心俞和膈俞穴,共6贴。每3d1次,共2~3个疗程。)及微波照射(每日1~2次,5~7d为1个疗程,发热患儿禁用)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体温正常,肺部喘鸣音消失,X线摄片肺部病灶吸收。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肺部哮鸣音、细湿哕音、痰鸣音减少,X线摄片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或中途改用其他药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数据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经治疗后发热、咳嗽、喘憋、三凹征、哮鸣音、细湿哕音消失天数、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半数以上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机体感染RSV后可引起免疫损害,且RSV可释放大量的可溶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白三烯、趋化因子),导致炎症与组织破坏,使毛细支气管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狭窄甚至堵塞,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引起肺气肿、肺不张和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从而产生以喘憋、肺部哮唯音和低氧血症为突出的临床表现[3]。

目前临床存在抗生素过度使用,以及全身激素、氨茶碱等不良反应问题。西医治疗尤为强调气道雾化吸入药物,吸入给药途径不需要经血液循环而直接作用于全肺,从而避免了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达到缓解快速症状的目的[4]。主要吸入的药物有沙丁胺醇(万托林)、M受体拮抗剂(爱全乐)、皮质激素(普米克)等。三者合用,加上氧疗,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是以咳嗽、憋喘为主症,属祖国医学范畴,多因感受风寒之邪而诱发,每遇冬季好发而加重,古称冬病[5]。穴位敷贴疗法是一种穴位与药物相结合,充分发挥穴位与药物特异性的外治方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阴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中医认为肺主气,与人体的腹泻密切相关。儿童一般肺腑较为娇嫩,因而形气未充,外邪极容易通过皮毛或口鼻进入机体,诱发患儿出现痰阻气道,肺气失衡,上逆不畅而喘症状。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避免肝脏症过效应和胃肠干扰,可减少患者个体差异,持续有效地发挥药效,且一旦出现了不良反应可随时中止给药。更为重要的是,经络本身的作用与药效的叠加,即经络由药物的刺激而产生的调节脏腑功能,类似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作用,起到沟通表里、调和营卫、宣肺化痰、止喘平喘、健脾益肾、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使用中医特色的穴位敷贴法则明显减少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复发次数,不失为一个好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穴位敷贴疗法是通过药物、俞穴、经络的综合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机制:一是通过刺激穴位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活血,防御病邪的作用;二是药物可经皮肤吸收直达病灶,穴位敷贴疗法通过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能改善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增强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减轻病情[6]。

本文资料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治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喘憋缓解及哮鸣音、水泡音消失时间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互补性及协同作用,可以扩大抗感染范围,标本兼治,增强疗效,使支气管舒张作用更持久,疗效优于单一给药,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培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24(4):64-65.

[2]任玉凤.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12):17.

[3]张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9):2272-2273.

[4]张军丽.高金星,余饮春.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0):2223-2224.

[5]戴勇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3,22(1):85-87.

[6]赵小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2(3):54-55.

论文作者:李晓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李晓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