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大力推动下,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与此同时,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与矛盾也日渐突出。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安全,关系着建筑施工质量,同时,也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但是,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不注重施工现场管理,导致施工现场问题重重,不文明施工现象“遍地开花”。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理、设备材料管理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现场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及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主要出现在土石方施工、梁板柱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以及屋面防水施工等方面。
1.1 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主要存在于对实际土方的开挖量、基坑是否采用必要的支护及防排水措施、开挖面是否曝晒时间过长、基坑上顶面标高是否准确以及是否按照设计铺设垫层等等方面。
关于土石方工程施工常见技术问题的管理与处理办法主要是在土石方开挖之前对基坑开挖土方进行现场勘察鉴定,对基坑的开挖防排水系统进行依次排查,对开挖土石方土质鉴定是否与设计一致; 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土石方开挖的支护措施方案进行检查是否合理; 基坑开挖完成以后,严格控制与管理基坑开挖之后开挖面的曝晒时间,紧密衔接下一工序,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基坑底部垫层。放桩过程务必要严格测量定位桩基的标高轴线,杜绝桩基出现错位的现象。
1.2 建筑上部框架的梁、板、柱施工常见技术问题主要在于其模板加工的质量。
对于模板工程,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普遍使用的是木模板,由于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材料用具上节省资金、扩大利润,往往都会对所使用木模板进行多次周转使用,导致模板受损变形严重,拼装的梁、板、柱混凝土构件模板往往都会存在封闭不严实和大幅度变形等状况。这样的情况发生都有可能会对混凝土成型构件的质量造成很大的损伤。具体针对以上梁、板、柱施工技术问题的管理应对措施可以概括为: 拼装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模板需在之前对模板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变形和受损严重的材料禁止使用; 检查已拼装好的混凝土构件模板是否存在封闭不严实,模板支架搭设不牢固的问题,有则需改;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彻底清理拼装模板内部,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对建筑结构的梁、板、柱定位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查; 构件混凝土达到成型强度和规定的拆模时间后才能进行拆模,一般拆模工作要按照“先侧模,后底模”的原则,拆模过程要注意不得损伤混凝土成型
构件的棱角,保证完整度。
1.3 钢筋施工出现技术问题
常常体现在 3 个方面: 选材材料进场、钢筋加工工艺和现场钢筋作业。钢筋选材往往都会被许多鱼目混杂的再生钢材所蒙蔽,再生钢材在其自身的抗压强度方面根本无法达到设计的要求。而钢筋加工过程同样是 1 项比较繁杂的工序,钢筋加工制品不合格直接会导致材料浪费和拖延施工进度。
钢筋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混凝土构件中的搭接布设问题,往往会存在错位现象,影响设计的构件强度。钢筋是现代建筑结构的筋骨,对于钢筋的选材必须十分的重视,并且对钢筋进入施工现场的质量把关也要严格,需要检验相应材料的生产合格证书,待以见证取样的把关制度进行进场质量控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材料再次进行力学试验鉴定,力学特性不合格的钢筋加工制品一律不予使用。对钢筋的绑扎、焊接、搭接、布设要及时地针对其规格复核检查,必须按照设计规定的施工图纸要求对钢筋搭接的锚固长度进行校核,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备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混凝土施工是现代建筑施工的主导内容之一
目前高层的建筑工程多为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后期的安全使用状况。现今建筑工程基本都采用便于施工的商品运输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出现的问题就在于它需要通过一定距离的运输到达现场,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混凝土长时间的搅拌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水灰比发生变化,而达不到实际的施工混凝土设计要求。而普遍存在的混凝土施工问题还常出现在对混凝土振捣的工作中,振捣方法不合理、漏振,混凝土构件振捣不密实可能导致其成型后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施工质量问题。
关于现场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的管理应对措施主要通过对其现场配合比的严格控制要求进行管理,必须经过试验室多次的配合比试验,合格后方可繁应用施工。施工现场拌和站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要合理把握,合理调整,对于外加剂的添加也要严格划控制使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振动器需垂直,上直下,而且操作振动器时要使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分布要均匀,一般为振动棒半径的 8 ~ 10 倍,切忌勿漏点插,上下要抽动,保持振动器运动中要层层搭扣。振动过程要尽量避免混凝土下沉,冒气泡,泛浆,表面要平坦,密实,质量要达到最好,振动时不得碰触模板。需要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考虑留置施工预留缝,以防止混凝土构件成型后的变形力对混凝土构件的破坏。
1.5 屋面防水施工技术问题
主要是出现在对防水卷材的选用上,施工使用不合格的防水卷材对于建筑工程屋面的防水性能是非常不利的。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遇到屋顶女儿墙根脚部位是屋面防水施工该严格处理的地方,其与屋面的拐角部位铺设防水卷材极容易出现结构不严密的情况,造成后期使用的漏水。
一般建筑工作都会遇到以上 2 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必须要根据实际设计对防水卷材进行分层铺贴搭设,如有需要可以在已经铺贴好的防水卷材的上层,加铺一层附加卷构成加厚处理防水层。与钢筋、混凝土选材相似,对于防水卷材的选材需严格把好材料进场质量关,以证取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保证要根据相关的国家建筑法律法规和施工单位的规章制度,针对企业及个人严格监督与控制施工质量问题,要合理编制总的施工进度计划书。更新施工技术和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对于保证施工技术也是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的。
2 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措施分析
1 个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无序的企业,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是非常困难的。施工管理安全是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关键的第 1 步, 它的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进展。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及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都将此置之脑后,在思想 意识上就未将其重要性放在一个战略高度上进行强调,从而导致施工作业方面出现质量安全隐患。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文中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同行参考。
2.1科学合理地编制现场施工组织计划书
建筑工程开工之前针对现场各方面进行现场勘查调研,然后依据实际调研情况、工程承包合同、设计施工图纸、招投标书、地质勘测报告、国家建筑行业相关规范标准以及甲方设计部门提供发布的有关文件内容进行现场施工组织计划书编制。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关键主体工程部位的特殊施工办法以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等。
2.2 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与专业技术素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国家一再强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施工安全管理原则,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必要时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紧抓严抓,防患于未然。对于企业从业人员要求根据参与施工活动的不同,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将参与施工过程作为体验锻炼的学习机会,为以后的继续从业打下素质基础。
3 结语
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也不利于树立建筑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因此,必须从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等方面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仁君.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2016( 1)
[2] 王裕维,童明达.论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建筑安全,2014(7)
论文作者:黄孝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坑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