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的自律生成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干部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哲学范畴讲,“生成”也称“变易”,反映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机制”一词在现代许多学科中被广泛地使用着,其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现在多用来表示有机体或工作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因此,“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主要指领导干部自律行为构成的基本元素及其发生、形成过程,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和结果相互作用的显现。
当前,全党高度重视腐败预警防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激活内生动力,筑牢廉洁防线,对建立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安全区”,健全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防火墙”,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权力行使安全、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干部成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律是领导干部预防腐败的“最后底线”。
惩治腐败是一项世界性的严峻课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执政党都不同程度地采取各种手段打击遏制腐败,但腐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苏共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事实证明,即使是在人类历史上取得辉煌成就,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也没有使政权更替的“历史周期律”获得终身免疫力。相反,腐败现象的蔓延却成为加速政权更替的催化剂。正是基于此,我们党将反腐败提高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出重拳、下狠手打击遏制腐败,并且取得明显成绩。
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09年底,总部位于柏林的“透明国际”发表当年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清廉指数”,其中,新西兰以9.4分排第1位,丹麦、新加坡分列第2、3位,中国内地3.6分排第79位,中国香港以8.2分与卢森堡并列排第12位,美国7.5分排第19位,俄罗斯2.2分排第146位,索马里成为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并不一定准确合理,我们也不一定赞成,但能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中国的清廉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他律与自律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自律与他律,在伦理学上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自律”是指主体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和实践,是反映道德发展水平的概念。康德和卢梭等思想家把自律当作道德主体的一个基本条件,用来指不从外在的某种要求(如神、世俗权威、传统或自然本能)来获得道德力量,而是通过自己的理性、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他律”是指主体受制于外力的道德意识和实践。康德用来指依据外界事物或情感冲动,为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他认为遵循他律的行为,即使是合法的、合符道德规范的,也不能视作道德行为。伦理学中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的转化,对个体来说是道德义务向道德良心的转化,是从道德规范性向道德主体性升华的过程。
反腐倡廉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他律固不可少,自律尤为重要。他律的实质是以制度为外在约束,但制度不是万能的,不足以全覆盖和常态化。自律的实质是以伦理道德为内在自省,是他律的重要补充,是更高层面、更高要求的自我约束,也是领导干部预防腐败的“最后底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不可谓不大,颁布的反腐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可谓不多,但腐败现象仍层出不穷,不少干部前“腐”后继。究其原因:一是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并且执行不够刚性;二是反腐败工作有待上升到法律层面;三是领导干部自律意识和道德建设没有跟上。
要加强对腐败的预警防控,除了重视他律建设,建立健全反腐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构建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古人云:“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病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人体生病表象是由于病菌、病毒的侵蚀,深层原因是由于身体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自律就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免疫系统”。领导干部只有经常打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调适健康心态、提升道德情操的“预防针”,自觉筑牢拒腐防线,才能免遭侵蚀和腐败。
古人把“励志自强”、“自律改过”作为品德修养的基本态度,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党一再强调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加强自律以立德。个人自律的重要性在于,同样是受党的教育多年,同样是手中握有权力,同样是被别人作为公关的对象,有无自律意识,结果大不一样。同是省委副书记,湖南的郑培民能成为人民公仆,流芳千古;黑龙江的韩桂芝却沦为阶下囚,遗臭万年。
现在监督很多,有组织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但自我监督千万不能少。千批评,万批评,最好的批评是自我批评;千教育,万教育,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千监督,万监督,最好的监督是自我监督。领导干部做到自我监督,必须要有深刻的自律意识和内省精神。自律是领导干部预防腐败的“最后底线”
二、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的主要元素
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具体构成元素十分丰富,涵盖宗旨信仰、党性修养、健康心理、道德情操,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幸福观、政绩观,等等。2010年9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讲话中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在这里,我主要谈谈这三个元素。
(一)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的内生元素——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决定着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指导和支配着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具有“总开关”、“总闸门”的作用。共产党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正确的世界观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和安身之基,也是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的内生元素。世界观的蜕变扭曲,必然导致人生目标错位、思想混乱、行为倒退,必然衍生出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
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只有世界观正确坚定,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全面、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老实做人、干净做事、拒腐防变;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克服和避免摇摆性、片面性、盲目性。领导干部如果世界观出了问题,那就是“桶底”出了问题,自律也就无从谈起。
(二)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的控制元素——权力观
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与资产阶级权力观的根本区别。正确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掌好权、用好权的根本前提,也是自律生成机制的控制元素。作为衡量干部党性、作风最基本的标准,权力观是干部成就崇高与走向堕落的分水岭。
江西景德镇浮梁县保存着一个基本完整的古县衙门,衙门内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很朴素地反映了权力的作用和怎么样对待权力的问题。
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来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只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和条件,不能变为向人民“伸手”的筹码;只能作为为民谋福的公器,不能成为为己谋利的私器。权力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职位意味着风险。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当把权力当作责任时,权力就能造福于民、成就事业;当把权力当作享乐时,权力就会偏离轨道、带来灾难。如果领导干部在权力上过不了关,在权力面前挡不住诱惑,那就宁可不当官。因为当了官说不定哪天有牢狱之灾,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灾难。因此,正确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的重要元素。
(三)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的实现元素——事业观
事业观主要是关于事业方向和事业道路的看法,决定着人们采取什么样的事业态度、遵循什么样的事业精神、追求什么样的事业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正确的事业观,是正确政绩观的基础,也是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的实现元素,它能确保领导干部对工作常怀进取之心、对名利常怀淡泊之心、对廉洁常怀律己之心。
有人讲,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握着拳头的。为什么要握着拳头呢?因为是要来干事的。人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是撒开两手的。又为什么要撒开双手呢?因为是什么东西也带不走。人这一生几十年中,能在关键岗位上为人民工作,机会难得、时间有限,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因为只有永恒的事业,没有永恒的人事岗位。
领导干部加强廉洁自律,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真干、实干、苦干、巧干。真干就是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搞形式主义,真正诚心诚意、尽力尽责,一干到底。实干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苦干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知难而进,埋头苦干,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巧干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坚持改革创新,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机制就有了生成的内生基础、控制力量和实现条件。
三、激活领导干部自律的内生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的重要组成元素。只有将其内化成领导干部的信念、党性、心态和道德,外化为行动,才能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在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
(一)激活理想信念的力量助推自律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建设,也是领导干部自律机制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理想信念过去坚定,不等于现在坚定;现在坚定,不等于永远坚定。导致一些腐败分子走向堕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自律这道预防腐败的“最后防线”被突破。党员干部无论其职务多高、经历多好、资格多老、能力多强,如果理想信念动摇,就必然会降低甚至丧失其拒腐防变的能力,最终必然走向腐败堕落。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没有人可以“终身免疫”,没有人可以“刀枪不入”。一些专家在总结近年来腐败案件时感叹说:许多腐败分子由于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不信马列信鬼神,不讲公德图私利,最终走向堕落。这些人大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最后都有一个悲惨的晚年。专家的话令人警醒。
激活理想信念的力量助推自律,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认识到,“人生如屋,信念是柱”。理想信念是“大德无形”、“无用之大用”。它不是“空洞的说教”、“抽象的教条”,而是具体的意志、实在的信仰,普遍地存在并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是领导干部奉献奋斗的力量源泉,也是品德操守的约束红线。
要激活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力量助推自律,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意识。有了强烈的马克思主义历史使命意识,就会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就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源,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和清醒把握的理性基础之上,把实践理想信念的实际行动落实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每项工作。同时,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领导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融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自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爱憎观念、善恶观念、美丑观念、得失观念、苦乐观念、荣誉观念,努力使自己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生活充实,做到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无私无畏、勇往直前,毫无保留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二)激活党性的力量助推自律
党性教育是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领导干部自律机制生成的组织要求。党员干部是组织人,不是自由人,必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坚持用党性的力量预防腐败,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忠于党、忠于人民,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各项决策部署,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在事关方向、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同时,通过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的侵蚀;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广泛接受群众评议;通过制度化的党性教育和党性分析,勇于揭露与纠正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挡得住诱惑。
激活党性的力量助推自律,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常怀敬畏之心、常思履职之责、常修勤廉之养,不以任免弄权、不以公财结缘、不以偏私干政、不以无为做官,以党性推动干事创业。首先,要忠于党和人民。《党章》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这不仅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更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政治准则和党性要求。所谓“忠诚老实”,就是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忠于党、忠于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所谓“言行一致”,就是对党、对组织、对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言必信、行必果。其次,要为人正派。对不正之风和错误言行,要敢于批评和抵制,不当“老好人”。对于矛盾和棘手问题,要敢于正视和解决,不推诿和扯皮。无数事实证明,正派的人可能暂时吃小亏,但不正派的人终究要吃大亏。第三,要走正道。现在,少数干部心浮气躁,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和“认可”。新到一个地方,想的不是打开工作局面,而是为了作秀,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官本位思想十足,“两年不提拔,就得要说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有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后走向反面。李源潮同志指出,官本位是当前困扰干部工作的难题,是造成干部思想扭曲的重要原因之一。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性教育,很重要的是要解决官本位问题。现在有的干部不提拔不满意,提拔了还不满意。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党执政要掌握权力,但如果党员干部只想着掌权不想着干事,只想着当大官不想着干大事,受苦的是百姓,受害的是党。
(三)激活心态的力量助推自律
和谐健康的心态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也是领导干部自律机制生成的重要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级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其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关注。在一个干部的成长历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都是顺境,不可能总是遇到伯乐。古人讲的“人生有坎坷,遇人有不贤”应是平常事。能否在逆境中、困难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不消极堕落,能否自觉拒腐防变而不随波逐流,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很现实的考验。
对于心态健康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状况。一是完全健康,没有发现或按现行标准尚未发现任何毛病。二是亚健康状态,有一些毛病,但总体而言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在线修复”(Online Repair),就是一边保持整体正常运转,一边修复和调整。三是生大病状态,相应地需要“离线修复”(Offiine Repair),就是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四是重病不治,基本处于“死机”状态。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如果长期得不到修复和调适,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身心健康,以至带出系列问题。
激活心态的力量助推领导干部自律,首先,要自觉追求心灵的平衡和谐。要不断提升心理调适水平,保持心理健康。要着力克服攀比心理、回报心理、失衡心理,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心理失衡进一步发展就是欲望滋生,再如果大权在握就容易腐败堕落。要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名利上要有满足感,在能力上要有危机感。在机遇面前多想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不足。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看到别人提升“不眼红”、别人进步“不心动”,多为那些德才兼备的同志铺路搭桥,多支持他们的工作,多为年轻同志进步加油鼓劲,而不能妒贤嫉能、排斥打击。要经常拷问良心。良心是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德国诗人海涅说“引导人生暗中行路的唯一手杖是良心”。只有经常拷问良心,才能具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殚精竭虑的事业心和百毒不侵的自律心。其次,要有敬畏心理。但凡能成就大事者,大都对所从事的事业保持着敬畏之情。因为“敬”,所以严肃、严格;因为“畏”,所以严谨、严密。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所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时不感到虚度无为;要敬畏组织,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将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事业的发展繁荣之中,不搞“小圈子”、远离“小兄弟”,自觉维护大局和团结,抵御歪风和邪气,以优秀品格和工作业绩赢得组织和他人的认可、尊重。第三,要善于及时释放压力。面对心理压力时,领导干部要不沮丧、不困惑、不恐惧,同时通过合适的渠道释放出来,自我减压。第四,要善享清廉之福。只有保持一份平和心态,把清廉当做一种福分来享受,才能珍惜名誉、保持气节,自觉远离和抵制腐败。
(四)激活道德的力量助推自律
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领导干部自律机制生成的重要支撑。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为官品不端,迟早要翻船。道德是一种非强制的手段,相对于法律的“硬约束”而言,它对防止腐败只是“软约束”,但防范关口前移,影响更深更远。法律治腐使人“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但它是迫于外部强制而选择的被动行为,属于他律层面;而道德防腐是使人“不想腐败”、“不愿腐败”,是出于内心自觉而选择的主动行为,属于自律层面。因此,法律防腐与道德防腐既互相依托又相互补充,法律防腐需要道德防腐为基础,道德防腐又需要法律防腐来保障。
激活领导干部的道德力量助推自律,就是要通过加强道德修养,确立道德信念,提高道德认识,锻炼道德意志,陶冶道德情操,形成道德习惯,自觉筑牢道德防线。一要树立道德信念,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理想,升华为坚定的、持久的道德力量,把道德义务转化为发自内心的真诚信念,并指导行动。二要提高道德认识,通过道德理论学习和道德实践活动,使领导干部自觉认知、感悟道德内容,形成正确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三要锻炼道德意志,提高克服自我内心困惑和外在环境诱惑的毅力和能力,培养领导干部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培养抵制私心杂念和不正之风侵蚀的意志力。四要陶冶道德情操,培养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干事干净的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的幸福感、荣誉感,增强腐败的耻辱感、罪恶感。五要形成道德习惯,使领导干部自觉地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操守,达到随心所欲而清正廉洁的道德境界。
当领导干部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时,那么他就能抗得住诱惑,就能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把住自己的各种不正当的欲望关;就能在各种居心不良、把掌握实权的干部当作“资源”来开发、把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当“潜力股”来投资的所谓朋友当中择善而交,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来拉拉扯扯的人保持高度警惕,把住好交友关;就能培养自己的健康情趣,把住好个人的兴趣关,不被赖昌星之类的人所利用;就能在名利场中知足常乐,把好攀比关,从而实现廉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