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杨[1]2002年在《长城卡大连市场的经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金融支付工具,信用卡业务以其丰厚的收益回报、较强的市场渗透力和广泛的品牌影响,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竞争焦点。 本文详细阐述了国、内外信用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了大连市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并对中国银行在大连地区的长城卡业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长城卡的未来发展战略。作者根据目前的地区市场格局以及宏观金融形势,从产品定位、经营理念、营销体系、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等几个方面,对将来的中国银行长城卡业务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通过对大连地区的信用卡市场以及长城卡发展现状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大连地区的信用卡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2、随着外资银行在大连市的准入以及各类中资银行的兴起,大连地区信用卡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而长城卡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已不容回避,其早期的垄断地位己不复存在。 所以,长城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存、发展和获取最大利润。中国银行必须在竞争中学习和借鉴同业的先进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制定适于自身发展的策略: 1、提高长城卡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以改革为动力,完善长城卡的经营管理体制; 2、发挥自身优势,强化长城卡的“贵族卡”品牌形象; 3、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产品结构与功能,加大贷记卡的推广; 4、以客户为核心,用现代营销理念开发和经营客户,改善用卡环境,拓宽营销渠道,提高服务水平。
魏新平[2]2007年在《信用卡的营销管理》文中指出信用卡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角和企业金融业务的明日之星,是连接新兴业务与传统业务的桥梁,是商业银行为社会提供现代化金融服务的一种代表性业务和标志性产品。它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顺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加入WTO之后,我国金融业将会进一步放开,竞争会更加激烈,国内外公认2007年之后中国信用卡市场将成为世界上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与此同时,由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到来,国内必将迎来新一轮的信用卡业务发展高峰:机遇与挑战并存,是信用卡运营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本文分六个部分对信用卡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介绍了信用卡基础知识,包括信用卡的由来,概念,分类和功能。本文的重点是第叁、第四、第五部分。第叁部分分别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信用卡市场的发展情况、市场特征、信用卡国际组织、成功之道及竞争优势等几个方面对国际信用卡市场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则重点研究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阶段、经营模式、品牌结构、整体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际国内信用卡市场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五部分通过应用发展战略理论,对比分析研究国内国际信用卡市场,寻找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对策,解决中国信用卡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的第六部分给出本文的结论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期望本文有助于国内各发卡行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同国外金融机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信用卡市场的研究,本文的创新观点表现在综合应用宏观环境分析(PEST)、五力分析模型(POTER)、SWOT分析模型(SWOT)、目标市场定位(STP)等多种分析工具多角度全面的分析信用卡市场和将中国信用卡的发展分为导入、起步、发展、腾飞4个阶段两个方面。同时由于资料数据的欠缺,本文也存在诸如数理分析模型不够等较多的不足之处,今后将争取在此突破,有所进步。
林玮[3]2006年在《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86年中国银行发行了我国首张信用卡——“长城卡”以来,我国信用卡市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起步和探索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持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银联的介入又为信用卡受理市场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的一笔。信用卡产品作为一种先进的支付手段,与人们的消费日益相关,不仅可以避免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还可以缓解人们短期的资金紧缺,实现“先消费,后还款”的梦想。在方便消费的同时,信用卡业务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对信用卡业务的理性认识入手,进而揭示了支持信用卡业务大行其道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国际成熟的信用卡业务,尤其是美国、香港、台湾和欧洲地区先进的经营理念、完善的法律环境、健全的个人征信体制和强大的客户服务,总结出适合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之路。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般与个案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比较与归纳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式。在行文逻辑上,采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从一般到具体的研究思路,先论述对信用卡业务的整体认识,再研究我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种种现象、弊端,将中外情况对比分析,层层深入,最后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在理论研究上,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加之自我总结和分析有许多独特、创新之处,比如:在阐述信用卡业务发展理论、结合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发展信用卡业务所遵循的原则;将专业人才引进和加强银行信用作为发展信用卡业务的重点进行讨论;将信用消费理论与信用卡业务大行其道的原因分析的更透彻、结合的更紧密;同时,对真实票据论和转换性理论应用于信用卡业务有独特的观点,并非像国外学者所认为的,它们是虚幻和消极的理论。总之,未来的国内信用卡市场将是硝烟四起,浓烟滚滚,除了国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外资银行的介入将带来更大的压力。为此,国家政府、银行、企业商户乃至全社会都应该担负起建设我国信用卡市场的艰巨任务,为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陈革园[4]2011年在《中国银行银行卡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业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在各大商业银行的强势争夺下,国内银行卡产业的竞争环境变得空前激烈,银行卡市场竞争由最初的产品战、地域战、价格战、宣传战发展到多方位竞争的全面营销阶段,对银行卡产品的营销管理得到了各发卡银行越来越多的关注。信用卡产品因其方便快捷的结算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信用卡业务也以其预期收益高的特点成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然而,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价格竞争、坏账率居高不下等种种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了商业银行在银行卡业务这一高回报中间业务上产生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怪现象,在经历了如此粗放式发展之后,国内各商业银行开始逐渐认识到,要实现信用卡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尽快转变经营发展策略,充分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以收益为导向,才能使信用卡业务真正为银行带来发展价值。本文以西方市场营销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银行卡产品营销策略的分析,对中国银行银行卡业务开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归纳出中国银行在信用卡市场营销环节中的优势、劣势,找出症结所在,同时借鉴了国际及国内同业银行的先进实践经验,对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若干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中国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给出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商业银行实施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李爱喜[5]2004年在《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文中指出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种竞争在市场上的直接表现就是营销力的交锋,可以说,市场营销力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面对WTO,作为弱质产业的我国银行业将何去何从?如何提升竞争力以应付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的严峻挑战?这些都是决策者、实业界和理论界无法回避的问题。市场营销理论发展很快,新理论层出不穷,但是研究方法一直没有改变,仍然是传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因此,用博弈论来系统地分析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认识该理论,是一种新的尝试,有益于营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以博弈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作为出发点,根据市场营销有关理论,把博弈分析和营销组合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比较全面地分析在加入WTO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然后对银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进行国际比较,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差距及其原因,给我国商业银行营销能力给予客观而准确的定位;最后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中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国际营销策略分别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并紧密联系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实践,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力求分析透彻并有一定理论深度,得出的结论及对策真实而又有建设性。本文共十章,下面就各章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主要成果作扼要说明。第一章 绪论。本章阐述了如下内容: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之处。第二章 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理论。本章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内涵,突破了传统内涵,富于了新的内容,拓宽了营销组合策略所覆盖的领域;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特征和现实意义;最后,从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叁个层次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银行业所处的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第叁章 美、日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国际比较。通过对美、日银行营销组合策略进行国际比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产品创新、强调产品多元化和差异化;以差别化价格策略和“非价格”策略来避免价格战以提高获利能力;以网络银行、并购重组和国际渠道来扩展业务领域;以客户经理制和公共关系促销为新型的促销模式。也分析了它们的不同点。最后,阐述了国际比较后所得到的启迪。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演变、问题与挑战。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演变的叁个历程, 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调整产品开发战略,尤其是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实行差<WP=6>别化价格策略和非价格竞争策略;有效整合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尤其是提升网络银行业务的深度和宽度;实行国际化战略;克服公共关系营销中的“短视行为”和浮躁情绪,完善客户经理制,改进主办银行制。第五章 产品策略博弈分析。1.运用经典博弈模型对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进行分析和比较。模仿创新是处于劣势地位银行利用后发优势的赶超行为,而原始创新是获得“先动优势”的长期战略。2.运用完全信息两阶段博弈模型来比较分析两种新产品开发形式。采取合作开发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刺激金融创新。3.金融监管、经营绩效和产品同质性关系模型。在我国,严厉的监管导致银行业高度集中,但是市场结构与绩效结构不对称,其原因就是产品同质性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利用差别化策略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绩效。4.在相应章节中,对我国商业银行产品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 定价策略博弈分析。本章研究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2.研究了水平性差异下成本优势银行的定价策略;3.研究了银行差别化定价策略模型;4.研究了产品生命周期与金融产品定价策略的关系;5.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七章 渠道策略博弈分析。本章运用两个博弈模型来进行研究,即银行分销渠道的位置-产量模型和银行分销渠道的比较模型。银行产品替代性对分销渠道的布局起着决定性作用;银行应采用直销渠道和间接渠道并举的渠道策略。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第八章 促销策略博弈分析。本章通过建立两个博弈模型来研究此问题,并运用我国商业银行促销策略的相关事实进行实证检验。1.通过求解广告促销博弈模型发现,银行广告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塑造产品的差异性来吸引不同的客户群。2.运用博弈模型分析银行与客户、同业、政府以及职工之间的博弈关系。关系促销需要长期投入,银行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关系促销可以营造一种融洽的公共关系氛围,形成稳定持久的关系情感链。第九章 国际营销博弈分析。通过建立市场进入模型和营销组织体制选择模型来进行研究,并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营销现状来进行实证分析。1.跨国银行形成机理与市场进入模型。东道国银行无法阻止跨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要想使其阻止行为发生一定作用,只有通过改变博弈结构和博弈双方的实力。2.国际营?
参考文献:
[1]. 长城卡大连市场的经营策略研究[D]. 吕杨.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2]. 信用卡的营销管理[D]. 魏新平. 四川大学. 2007
[3].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研究[D]. 林玮.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4]. 中国银行银行卡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陈革园.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5]. 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D]. 李爱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标签:金融论文; 信用卡论文; 中行论文; 营销组合策略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市场策略论文; 大连银行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