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的效果评价论文_顾彩翠

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的效果评价论文_顾彩翠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顾彩翠【摘 要】目的:探究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干预阶段100例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中药房实施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100例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取药时间、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取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该种管理模式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药房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中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中药是中医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中药治疗可从患者的身体机理进行调节。近年来,中药治疗疾病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但由于中药资源相对紧缺,导致中药质量受到影响,中药质量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产地,储存环境,炮制等,中药房的管理与中药材的质量有着密切联系,而中药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中药房采用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可提高中药房的安全性[1]。因此,本文探究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实验选取患者的时间段为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和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均选取100例患者处方进行研究,实验组患者的实施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0例,女性患者为50例,患者的年龄为23-77岁,平均年龄为(50.36±5.1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2例,女性患者为48例,患者的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为(51.62±5.9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把控中药采购途径,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实验组实施全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组建药房团队,当下应对现有的中药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对每一位负责人员实施责任制,明确职能,若非必要的情况下,避免人员调动,保障人员工作的有效性。药房布局,中药材的摆放都应由其固定的位置,药材归类、出库、库存信息需要及时更新,每日工作结束前应对药品进行统计。规范中药质量管理,中药饮片应符合国家采购标准,严格控制中药材进货渠道,保证获渠道具有合法性,不能够随意采买各类中药材,应严格审查中药处方,若中药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及时改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取药时间、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计算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和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各100例处方,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取药时间,行t检验,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取药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取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取药时间( ,min)

组别 n 取药时间 实验组 100 5.91±0.96 对照组 100 10.25±1.25 t - 27.5362 P -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对比

两组患者的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显著较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对比[n(%)]

组别 n 药品调配正确率 审核正确率 实验组 100 95(95.00) 100(100.0) 对照组 100 86(86.00) 94(94.00) x2 - 4.1707 6.1856 P - 0.0299 0.0128 3讨论

中药房与西药房管理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中药房药品种类更多,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药房规划并不明显,中药房需要具备储存、炮制中药等功能,药物种类繁多,配药流程复杂,极易出现差错,常导致患者用药不安全事件的发生[2]。

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手段,可通过组建专业的中药房团队,对中药房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可对中药饮片的质量实施监督[3]。中药房团队每一位人员均能够各司其职,明确职责,尽量避免工作人员出现人事调动,规范药品采购渠道,将药品摆放进行规范,及时更新药品归类入库信息,对患者的处方进行多次核查,保证药品调配的正确率,提高药品审核率,降低用药风险[4]。采用全程标准化管理模式,中药房可使药品的调配正确率得以提高,提高中药房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的发生,对提高中药房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综上所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患者的等药时间,提高患者的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该种中药房管理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勇, 徐德荣. 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的效果探究[J]. 华南预防医学, 2017,6(05):105-107.

[2]刘冈. 医院住院药房调剂标准化流程管理的实施探讨[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26(14):7-7.

[3]唐树霞, 陈燕, 章萍. 医院住院药房调剂标准化流程管理的实施与体会[J]. 药学实践杂志, 2016, 27(6):461-462.

[4]张晨, 焦岳玲. PDCA循环在优化医院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流程中的应用[J]. 医药与保健, 2014,16(11):99-99.

[5]于翠. 住院药房药品调剂与药品管理工作的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5(09):198+204.

论文作者:顾彩翠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的效果评价论文_顾彩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