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传统村落传承与保护是一种有重大意义的议题。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出发,立足广西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充分考虑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等具体情况,提出广西传统村落实现传承与保护的策略,为广西传统村落传承与保护行动的实施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广西传统村落;传承与保护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传统村落逐渐呈现出人口减少、老龄化加重和环境破败加快的趋势,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的状况日益严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要求下,结合区域自身特征探索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国家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完成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摸底调查,收录了现存的1.2万个传统村落信息,基本摸清了传统村落现状[1]。截至2016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已经公布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计4157个村落列为传统村落,其中广西共有161个入围。此外,中国部分省(区)还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己的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广西传统村落相关工作已经启动,截至2016年11月,广西已经公布了2批传统村落名录,共计429个村落入围。
1.1 传统村落的界定
“传统村落”原来亦成为“古村落”。为突出“古村落”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到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2]。2012年,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和文物局四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建村〔2012〕58号)中明确指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3]。
1.2 新型城镇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种方针。“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切合结合新型城镇发展要求,广西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应该遵循以下几点:第一,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第二,绿色发展,注重生态保护;第三,留住乡愁,传承特色文化;第四,主动发展,以利用促保护;第五,协同发展,“三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互动。
2.广西传统村落的现状及问题
2.1 广西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
从全国和广西已公布的传统村落分布情况来看,广西传统村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总体呈现“东北多、西南少,山区多、平地少”。从所处的地域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桂林、柳州和贺州三个位于广西东北部的城市,从中国已经公布的四批传统村落名录中来看,三个城市传统村落的数量占到总量的82%,从广西内部公布的传统村落名录来看,三个城市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也达到了64%;从自然环境来说:包括滨海型、平原型、丘陵型和山地型,其中丘陵型和山地型占主体,这与广西地处山区有很大关系[4]。总体而言,广西传统村落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集中分布特征。
2.2 广西传统村落的存在问题
第一,当地居民对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缺乏认识,对传统村落缺乏保护意识。当地居民对于传统村落中历史建筑历史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大量历史建筑被拆旧建新或被废弃而处于自然损坏状态.
第二,村落空心化导致人去楼空,传统村落逐渐衰败废弃。农民进城定居或务工以及搬迁等导致许多传统村落成为空心村、留守村,村落呈现一派破败场景,由于缺乏人气,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人文精神也逐渐消逝。
第三,现代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冲击导致传统村落在精神文化和传统民俗等方面遭受严重危机。部分村落虽然仍保留完整格局,但是精神方面的人文内涵和民俗文化已经逐渐丧失。许多传统村落逐渐成为缺乏传统“灵魂”的行尸走肉。
第四,传统村落区域条件特征复杂,涉及问题众多,传承与保护难度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传统村落地处偏僻,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配套弱,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或暂时不具备开发利用条件,导致地方部门处于被动保护的境地,传承与保护压力较大。
第五,部分传统村落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传统村落开发过度,使得其在开发过程中丧失其原有的品质,同时,还影响了村落周边的生态环境,使得绿水青山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西传统村落传承与保护策略
3.1 一村一策,精准指导
传统村落虽然在宏观分布和类型上存在一定共性,但是从微观层面来看,每个传统村落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为此,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必须采取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实施策略,实现传统村落的精准指导,切莫实行笼统的一刀切开发方式。为此,应该建立能够支撑传统村落实现“一村一策,精准指导”的制度,明确传统村落在传承与保护上的权责问题。
3.2政策保证,资金保证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但需要理智明晰的思路,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流和财力。这些主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来保证。为此,对于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地方政府应该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过程中优先给予人口、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此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还要充足的资金保证。目前列为国家传统村落的每个村有3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
3.3分区,分类,分期实施
广西地处山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文化差异显著,此外,传统村落在分布、类型、特色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为此,广西传统村落在传承与保护上应遵循“分区、分期、分类”的“三分”策略。分区:根据不同片区的社会经济背景特征,确定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策略;分期:不同的特征传统村落应在传承、保护及开发执行上有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和布置;分类:不同类型特征的传统村落应该采取不同主题的传承、保护和开发策略。
其中,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定位和传统村落资源分布考虑,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好或城市发展定位偏向旅游的城市,如桂林、柳州和北海等具备开发条件的城市,可以采取积极的开发策略,在广西范围优先进行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行动,实现以利用促保护,但在这些城市仍需要根据内部情况,合理安排不同传统村落的时序,不可盲目跟进;而部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且传统村落开发条件不够成熟的城市则总体上先采取保守的开发策略,但如果局部具备条件的,仍可以考虑选取部分传统村落进行开发。部分不具备开发条件的传统村落应该暂采取纯粹的保护策略,等待时机。
3.4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空间
传统村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实现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生空间的构建,生态是基底,生产是动力,而生活是目的。生态空间的缔造,需要传统村落在开发过程中秉持低影响的绿色生态开发理念,同时,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恢复过去那种落后原始的生活状态,而将传统风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融合,为此,可以考虑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处理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与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生产是不只是过去的农耕生活,还包括传统村落开发所带来的其他产业,包括旅游、养生等。传统村落应结合周边地区产业条件和自身特色,选择合理可行的发展项目,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生产空间,让居民可以村落里面实现就业。生活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之上,还有生活正如前面所言的,传统村落的生活不是简单的回复到从前的原始状态,而是在传统文化包围、熏陶下,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下,生产空间支撑下所缔造的健康怡人的生活状态。
4 结论与讨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关于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政策是广西历史文化复兴的一次机遇。总而言之,广西在这次复兴中应该遵循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立足广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结合广西现有传统村落资源现状和问题情况,因地制宜,积极合理有序地推进广西传统村落的传承与保护,实现广西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同时促进广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势在必行[J].今日浙江,2012,16:12-13.
[2]胡燕,陈晟,曹玮,曹昌智.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01):10-13.[2017-09-08].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发布 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J].城市规划通讯,2012,(09):4.[2017-09-08].
[4]刘哲.广西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发展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4,(11):14-19.[2017-09-08].
论文作者:凌展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村落论文; 传统论文; 广西论文; 城镇化论文; 城市论文; 特征论文; 策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