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情境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深入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方法策略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位教育工作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做游戏创设情境
例如在初一教学《角的大小》一节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课前用纸剪出三组角,一组里有一个特殊角直角,一个锐角;二组里有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差别明显一大一小;三组里的两个角,差别不明显也是一大一小。上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红蓝两队,学生选出两队长到讲台箱子里抽角,抽到角大的队胜,共三局。第一局是两个差别明显的角,哪个大哪个小,一目了然,运用观察法;第二局和第三局,差别不明显,观察有难度,怎么办?从而引出测量法和叠合法。这样的小游戏,特别适合低年级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听故事创设情境
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数学课堂上可以把问题置于故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平台。例如在教学《平方差》这节时,以小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导入:王大爷租种邻居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土地,一天邻居对王大爷说:“我把这块地一边增加5cm,另一边减少5cm,继续租给你,你也不吃亏,你看如何?”王大爷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你来帮帮王大爷,他到底亏没亏?学生兴趣盎然,进入角色。
三、赏诗词创设情境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古诗词的魅力如同耀眼的星座,源远流长。数学课堂上偶尔来点古诗词,也会让人有眼前一亮\恍若走错了课堂的感觉,清新脱俗,收效极佳。例如我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就引用了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学生对诗的理解基础上,很自然地引入了本节所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动手做创设情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中众多的定理推论都是经历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得来的,所以让学生动动手,剪一剪、量一量、算一算、想一想也是创设情境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在教学《圆周角定理》时,教师无需多言,给出学生圆周角与其所对圆心角的三种不同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二者的关系,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动起手来,测量,观察,猜想,很快就会得出结论,然后进行严谨的推理证明,得出圆周角定理。践行是最近的发展区,教学中善于抓住教学着力点,让学生亲力亲为,这样学来的知识会更加牢固。
五、引实例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堂经常引用身边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讲授知识。例如在教学《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时,我这样来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穿多大码的鞋子吗?如果鞋子的码数y(码)是鞋子长度x(厘米)的一次函数,并且已知36码的鞋子长23厘米,40码的鞋子长25厘米,你知道你的鞋子长多少厘米吗?这样的问题情境会迅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六、设悬念创设情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年龄还小的初中生。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心理特征,可以设置一些有悬念的情境,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课时: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你能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吗?能,那么你知道这个方程的两根和、两根积是多少吗?学生立即开始求根……老师不解方程就能马上知道其两根和、两根积,信不信?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老师一连说对几次后,学生顿生惊奇:“怎么这么快?”在学生百思不解、急于知道老师神机妙算的秘诀时,教师指出“奥妙就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这一节中”。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就会情不自禁地对遇到的“新异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并有所发现,从而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七、高科技创设情境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果一名教师不能与时俱进,那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现在的数学课堂少不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微课、微视频、希沃助手、洋葱数学、几何画板、幻灯片……这些高科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仅能刺激学生的感官,给他们提供丰盛的视觉大餐,最关键的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学中,不妨选择恰当的时机,请个“外教”来,既能解放自己又能解决学生的视觉疲劳,迸发出更多的数学灵感。
其实,创设情境的道路千万条,方法也无穷多,只要教育者肯做有心人,善用巧设计,就一定能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局面,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主动地参与、愉快地探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艺术效果。
论文作者:靳中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圆周角论文; 鞋子论文; 数学论文; 就会论文; 两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