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一种比较叙事
沈江平
内容提要 “回归生活世界”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西方哲学由此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思维模式之外,确立起一个衡量政治、经济的合法性与正确性的重要视域。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着眼于实践,认为现实的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人化世界塑造出了生活世界;从实践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非人的现实,力求通过无产阶级,诉诸武器的批判和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来消除人的现实异化状态,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和解放。因此,马克思视域下的回归生活世界不是西方学者所追求的“文化生活世界”,而是有赖于物质生产即经济层面的发展和提升,据此向每个人的全面生活意义的回归,最终使人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正确诠释和理解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有利于推动建构一种基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特殊底色的合理的、理想的生活,深化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践履。
关键词 与我们共在 在世 日常交往 日常生活 实践
哲学家们基于不同视角对生活世界进行理论研究的成果不容忽视,然而,“回归生活世界”由于自身意义诠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外在性而易于掉入套语和标签的陷阱,用概念化的回归取代对生活世界这个人所依存的场域的关注和回归,纠结于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概念”而不能自拔,似乎离开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西方学者,生活世界就无法真实呈现和言说。哲学家理论中的“生活世界”是否映现了现实中的生活世界之真实意蕴成为一个值得被研究的问题。哲学命题本身无法全面呈现命题的真实意蕴,其真实意蕴必须契合时代背景和哲学家对命题的阐述。从命题提出的时代而言,20世纪西方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资本主义发展日益呈现出科学危机、消费异化、技术异化、生态危机等现象,抽象的理性和冰冷的科学不断侵蚀和操纵人们的生活,由此带来的人性迷失、精神堕落乃至生存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反思现实世界,“回到生活世界”似乎就成为哲学家们摆脱现状的一剂良方。
“我们的”世界是什么
西方学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重视生活世界是因为西方社会的普遍异化,他们认为人们所生活的世界已经被金钱和权力所腐蚀、所支配,现实的、鲜活的人被边缘化了,人的丰富全面的需求日益退化为对金钱、物质的单一需求,作为社会生活根基的生活世界被殖民化了。当胡塞尔提出以“生活世界”概念研究生活世界本身,对“生活世界”的解读乃至“回归生活世界”就成为一种现象。自胡塞尔以来,生活世界理论纷纷登场亮相,从生存论、语言学、解释学、交往理论、文化人类学等不同的视角,西方哲学家们竭尽所能,演绎着一幅绚丽的生活世界理论图景。但无论如何,生活世界肯定是人的生活世界,其中当然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三大关系。生活世界始终是“我们的”世界,即“与我们共在”的世界。那“我们的”或“与我们共在”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呢?
在对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中,要定期对羊等动物进行定期检疫,羔羊每年断乳后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检疫,成羊两年检疫一次或每年预防接种。对检出的阳性羊要捕杀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
在胡塞尔看来,为了重建有意义、有价值的经验世界,哲学就应当回归生活世界。究竟什么样的“生活世界”能被胡塞尔寄予厚望用来消解数学化和客观化的科学世界带给人的危机呢?胡塞尔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定义,但他指出:“我们所发现的这个世界是一切已知的和未知的实在的东西的世界。……我们本身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我们的人的身体的存有方式是与这个世界相适应的。”①由此看出,生活世界是由之前未被科学理性进驻的经验世界和与人密切相关的生存境况构成,是人们生活于其间的、具体的、鲜活的世界。生活世界总是预先给定的和存在着的,总是有效的,它是一切目的的前提,包括科学真理活动中的认知追求,也必须且事实上已经把它作为前提。“生活世界”就成为“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的发源地。为了反对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而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先验性的概念,无法与马克思的“实践”层次相媲美。现象学唯心主义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理论,借助它寻求先验还原问题的解决,停滞于科学批判的舞台,必然无法实现生活世界的真正回归。但这一研究理路推动了整个20世纪哲学对现代性进行真正思考的潮流,并影响着西方哲学的走向,反思科学理性统治、追寻人的存在价值、思索人的本真生活,开始成为哲学家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将生活世界看成是“与我们共在”的世界,以分析人的在世特别是人的共在,旨在揭露现代世界的异化实质,是海德格尔走出的一条有别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分析道路。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共在或共同此在塑造出生活世界,“由于这种有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②。不难看出,海德格尔认为生活世界不仅成为人活动的边界,还表明此在原本地与他人相通,与他人并不隔绝。人的在世尤其是人的共在理念的建构,是其揭露现实生活异化状态的武器。海德格尔从生存论视角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境遇进行阐释。日常生活被赋予了一种现实却又消极、带有悲观色彩的生存论意蕴,个体的人“在”世,具有被抛掷的性质,人们被搁置于一种无法选择和无法拒绝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无助地存在。由此,现实的个体被动地塑造着自身的生活习惯、日常情趣、价值观念甚至行为方式,进而导致人在向非本真存在倒退的过程中全面异化。
沿着胡塞尔的考察路径,哈贝马斯进一步揭示出认识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他将人类整体的世界划分为两个层面:生活世界和系统世界。在他看来,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动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③,是交往中的人们形成的相互理解所必需的共同认可的生存背景。也就是说,交往行动理论构成了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基础和前提。语言作为理解机制则成为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语言行为取代自我反思主体的意识行为,而恰当的语言对话,比如遵循共同的范式标准,包含实情、人情和心情在内的语言学,以及不断规范和调整自身行为等,就为人际间交往行动的合理化打下基础。包含日常生活世界的社会就是在这种合理的交往中、道德的洞见中和认识的实践中,以及对行为矛盾的交感性调整中往前发展。生活世界就成为交往背景和交往行为结果的共同体。但是,因为哈贝马斯从一开始就把现实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舍弃了,仅仅依托制度的理性化和社会文化系统及意识形态这些领域来寻求摆脱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危机的出路,其重建生活世界的方案因笼罩着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的氛围而注定无法实现。
在列斐伏尔那里,生活世界就是日常生活,即指工作之外的个人的活动和关系。而“日常生活的本质特性之中内含了丰富的矛盾性。当其成为哲学的目标时,它又内在地具有非哲学性;当其传达出一种稳定性和永恒性的意象时,它又是短暂的和不确定的;……当其被技术理性和资本逻辑所控制时,它又具有僭越的能力”④。日常生活本质上就成为一个异化的、平庸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须用非平庸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的批判,才能沟通阶级解放和个人解放之间的断裂,在革命前为宏观的经济和政治革命作准备,在革命后,把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状况,达到社会主义制度与个人的统一”⑤,日常生活批判就成为个人解放与阶级解放结合的重要路径。可以说,用日常生活批判取代经典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革命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身份标签,列斐伏尔也不能免俗,只是具体呈现方式不同。这种批判呈现出新浪漫主义的审美情趣,试图建构理想化的日常生活即节庆状态,个人据此塑造出一种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总体的人”,经历这种“审美”化过程,人们才能逐渐跳出被商品物化的状态。列斐伏尔建构的是一种能够析离异化与本真的哲学批判之路,哲学契合日常生活世界,祛除“非生活性的哲学”与“非哲学性的生活”双重悖论。
西方学者所引发的“回归生活世界”的现象在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回归生活世界,对于反对那种脱离人的生活世界的思辨哲学来说是可行的。但当前一些打着“回归生活世界”旗号的言论却另有所指。在这些观点看来,只有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才可以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如果承认一个未被实践的世界或一个还未为人所知的世界与人的生活世界一样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这种看法则被认为是思辨的形而上学,突破了生活世界的领域。因为在这些人看来,人的生活世界只能与人并存而不能早于人而存在。人的实践之外的世界存在与否,与哲学无关,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唯物主义有关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这个基本前提就不再成立,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也就被推翻了。他们所反对的非生活世界就这样被他们建构出来了。最终,他们眼中的无人世界只能交给上帝和唯心主义。国内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向生活世界回归”“超越日常生活”、走向“实践哲学”的声音,但至今仍然处于“呼吁”之中,没能构建起有效的理论实践方案。这种现状很大程度上与简单的复制西方话语和片面解读马克思主义相关。在这种误读前提下的“回归”必然无法找到一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路径。实际上,国内学者在此问题上的呼声只是意图释放内在心灵压制的西方老路的翻版,这种具有人文浪漫情调的回归道路在中国语境中注定石落深水,不起波澜。这种路径与历史唯物主义南辕北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决定精神生活的生产。不解决经济生活的异化,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内在心灵压抑的问题。这就要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的深入对话,建立起融合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世界、融合外在与内在双重逻辑为一体的机制,缓解直至彻底解决生活世界对人的桎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道路。
显然,提倡“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回归人们现实地存在于其中的本真的、鲜活的生活世界,从人们的实际生活进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使理论能引导人们实际地解决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中国人当下的生活世界场域和存在境遇。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很大程度上又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为首,即物质生产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人民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进而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回归的生活世界不再是西方学者的“文化生活世界”,它有赖于物质生产即经济层面的发展和提升,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向每个人的全面生活意义的回归,最终使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以特殊底色,依照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建构一种适合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合理的、理想的生活,这应该是理论界要参与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受到(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平台)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
新时代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与治理——基于空间动态模型的分析 …………………………………………… 陈长江,成长春 5·030
马克思如何理解“生活世界”
“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他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他的眼界局限于我们的这个星球,在这个星球范围之内,又局限于人类。”⑥这段看似批评的话恰好抓住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质。虽然马克思主张回到生活世界来解决传统哲学存在的问题,但回到生活世界,只是其走向新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步。在回到生活世界这点上,马克思与前人以及后来的西方学者并无不同。然而,单纯从理论转向生活世界,无法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实意蕴。虽然马克思并非生活世界理论的首倡者,也没有哈贝马斯那样以生活世界为特定范畴建构自身理论,但并不妨碍生活世界理论成为马克思关注乃至重点关注的对象。马克思所诠释的生活世界究竟与其他哲学家所言的生活世界有何不同?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对生活世界所作出的科学界定。
首先,马克思所言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人化世界。在马克思眼里,人是一种具有实践特质并在实践中生活的高级动物。离开了现实的人,就无所谓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就是人的实践生活世界。这种理念打破了以往从抽象人的维度来谈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思维方式,抛弃了将人抽象化、虚无化的生活世界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开展出来的世界既非先于存在,更非亘古不变,而是不断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⑦,也就是说,现实人的劳动即生产实践创造出了生活世界。由此,人的活动即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成为诠释人、人的生活和生成以及人的生活世界的基本路径,区别于西方一些哲学家偏重于用日常的意识和日常的语言交往来诠释人、人的生活和生成以及人的生活世界的精神化方式,马克思用人的对象性活动将生活世界从自然界或非人化自然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世界的迷雾中解放出来,也从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所回归的意识化、语言化的日常世界中解放出来。一句话,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生产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经过人的活动参与创造的世界,是人的感性活动及其结果,是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和社会在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基础上的有机统一总体。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才真正实现了哲学的现代革命。
县域排水以洪泽湖大堤为界,洪泽湖大堤以西圩区,机泵抽排入洪泽湖;洪泽湖大堤以东地区,以洪金北干渠为分界线,北半部排入白马湖,由淮安抽水站、北运西闸、阮桥闸分别排入总渠、运河和宝应湖,排水河道主要有草泽河、浔河、往良河、花河等;南半部排入宝应湖,排水河道主要有老三河、洪金排涝河等。境内洪金、周桥两大型灌区均以洪泽湖水为灌溉水源。大部分靠洪泽湖水自流,沿白马湖洼地靠抽提白马湖水源灌溉。全县共有县级河道23条,总长度326.3km;乡级河道379条,总长度1 193.6km;村级河道3 679条,总长度3 607km。
其次,马克思所言生活世界基于实践而产生。海德格尔曾这样评价马克思,“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⑧,这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马克思终结旧哲学开启新哲学的历史功绩。马克思在批判传统哲学中转向现实生活世界,这种转变是基于物质生产实践,将人类历史和人本身置于人的现实活动中来诠释,从而将哲学从逻辑推演中、从天上拉回到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只有从实践和现实生活出发,才能建构出生活世界的理论根基,理论才能真正映现现实。依托于实践,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直观主义进行了颠覆性的批判,塑造出了生活世界的生成机制。他明确指出,现实世界是现实的、经验的、人直接参与其中的世界,进而分析得出,现实世界也是因人的实践而产生并发展的世界,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在与传统形而上学的纯粹理论批判和道德践履分道扬镳后,马克思将感性对象性的活动看成是实践的具体内容,这种实践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现实性与超越性无缝对接起来。
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来说,并不存在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实践而生,为实践而存在,实践贯彻于其整个理论体系当中。正是从实践出发,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非人的现实,并诉诸无产阶级,诉诸武器的批判,通过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来消除人的现实异化状态,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解放,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旨趣之所在。以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谓是最关注现实的人和现实人的世界即生活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生活世界”不是单纯的主体世界、意识世界、现象世界,而是囊括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真实的物质世界。统一的物质世界由于人和人的活动而转化为自在的自然和人化自然,或自在的世界和为我世界,这两者存在的界限以实践为分水岭,但又密不可分,存在于物质世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世界由于人的活动而不断人化,而人化世界之外永远存在一个非人化世界。如果我们用生活世界来指称整个物质世界,不仅为宗教和唯心主义的彼岸世界留下空间,而且无法解释现存的人化世界究竟从何而来。因为,自然、人化自然、社会共同构成了统一的物质世界。人类的实践成为它们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一些学者强调生活世界,强调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践性毫无疑问是对的,可是,如果用实践世界,用生活世界来限制唯物主义的范围,否定自在世界和为我世界、非人化世界和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就会出现将自然看成一种社会概念,社会之外无自然,不存在自然辩证法只存在社会辩证法,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并不存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之类的看法。人类世界和人化世界只是无限世界的一个不断被人化的扩大的部分。我们不可能超越现实世界去研究整个物质世界,但应该而且必须立足于现实世界把整体世界放在哲学视野之内。把人放在现实世界之中,把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然界和社会连为一体,这样的唯物主义才是辩证的、彻底的、完整的。一旦把现实的人的世界从整个世界中分裂出来,或者把非人化的自然界排除在世界观之外,视为无足轻重的世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就会由于这种分裂走向灭亡。回归生活世界也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马克思正是基于此将以往哲学家把生活世界看成是片面的、抽象的和静止的自然界本身或者精神实体化形式统摄生活世界的诠释予以彻底抛弃。
生活世界理应以人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结构,离开人,生活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回归生活世界,当然是向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打破了以往抽象谈论人本质的哲学窠臼,超越了抽象化、虚无化的生活世界理论,驱散了遮蔽在人的实践本质上面的迷雾,将人的实践本质展现出来。马克思与其他学者在生活世界问题上的差别跃然于纸上。在他看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⑩。观念世界的形成归根到底由人的实践活动产生,不论科学进展如何,它终究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外化结晶。人类在持续不止地探索自然界的实践中,获取了知识,结出了智慧的果实。但这些精神世界和观念的东西毕竟不能取代现实生活,它们无法摆脱人的生活世界和实践活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告诉我们,“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于此,理论才能抓住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
苦苦寻觅革命理论的无产阶级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的实践之魂,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其精神武器,并指引着他们不断寻求自身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即抽象的个人,而是现实的个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这个实践主体“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存在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生活场域中的现实的个人,无时无刻不受现实生活世界的影响。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很明显,发现生活世界奥秘的真正路径只有在以人的实践为出发点的生活世界中才能找到,而非西方一些学者所宣扬的对人的“文化”“哲学”的关照,那是一条主观化、抽象化的回归之路。以实践为基石,以改变世界为目的,马克思向世人呈现出了一条与其他西方学者截然不同的道路。因此,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绝非传统的追求意义的抽象的理论建构,而是一种以改造世界为主旨的、现实的人的实践的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什么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各种应用哲学都高呼着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马克思之后,胡塞尔、海德格尔、列斐伏尔和哈贝马斯等哲学家开始把“生活世界”作为重点关注的核心论题。质言之,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思潮和人们的一种追求。实事求是地说,在“回归生活世界”的旗帜下,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理论家们都在各自领域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并影响着同时代甚至之后的学者和人们。他们努力寻求一条能够澄明被科学遮蔽的“人的存在意义”的回归之路,实现人与世界的意义缝隙和断裂的重新融合。在此基础上,他们批判了人的异化,竭力消除人类所遭遇的存在的危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冲动本身很有意义,比如从文化维度考察,建构“文化生活世界”来鼓励人们释放内心的压制。但如果这种回归建立在人是自然人的存在、与物质生产场域无关的基础上,试图用“头脑风暴”的思维范式来审视生活世界,就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与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渐行渐远。
生活世界的理论就其本质而言,是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因此,“回归生活世界”实质上是向现实人的回归。西方哲学界基于实体性思维方式,将生活世界看成自然界本身,脱离人的生产语境,将人看成自然人,最终回归的是一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超越于主客观世界之上的理念世界和理想世界。这个世界与真实的感性生活世界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逃避现实的人生活的世界,想象性、理想性、神秘性和抽象性占据主导。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具有实践特质的,在实践中生活。故而,人的生活世界就是人的实践生活世界。因此,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离不开现实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本质上是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变革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变迁的哲学话语呈现。在否弃了任何文化样态和社会主体的优先地位之后,寻求人类终极价值意蕴的哲学这一载体理应成为人生活和存在的一种自我肯定的方式。当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非用一种新的实体取代原有的实体,即用实践取代自然、观念实体,而是表征着实现哲学范式的革命和超越,走向一种以实践为基础,整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新的哲学范式。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不是借助哲学反思建构观念世界、语言世界,而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直接性的现实存在,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规定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本质、存在和发展,为现实生活的革命化及现实人的自由解放提供了空间和道路。
最后,马克思所言生活世界是“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的世界。在一般意义上考察生活世界之后,马克思立足于实践来审视现实的人的实际存在状态。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和资本逻辑成为现实的人的存在场域,成为生活世界的基本架构。生活于其中的马克思对人的异化现实有着深切的感受,他批判资本主义就是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批判和反思。由此,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人的生存境遇就成为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关注的对象,他力图揭露人的生存逻辑与资本的异化逻辑的根本对立,生活世界正是在这种对立冲突中辩证地、能动地行进。“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境况的根本判断和定位。资本逻辑成为最高法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世界变成其附属物。马克思用“桌子跳舞”这个比喻形象地展现出资本逻辑巨大的同化魔力。“抽象”原本是确立商品一般交换价值的一种媒介,现在却成为社会的主体,其他的东西包括人、包括生活世界都成为被主宰的客体。于此,马克思把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世界的维系基础暴露在大众面前: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一个“经济动物王国”,这是一个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经济动物王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成为生活世界的全部。要改变这种异化关系,必须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对全部社会关系进行彻底颠覆,唯有如此,才能祛除资本的这种抽象力量,恢复生活世界的本来面目,消除人的异化存在,建构一个真正属于人、发展人的生活世界。
将生活世界问题引入哲学视域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最大成果。如果说,胡塞尔将意向的形成与人的生活世界勾连起来,得出生活世界构成人类一切行为的前提和出发点,海德格尔则从个体存在出发考量人与人之间的共在来研究生活世界。而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不仅承认个体,而且把重心延伸到生活世界,拓展到个体存在的生活总体,从文化、社会同一性、个体社会性角度,开展生活世界本体论研究。列斐伏尔、赫勒则重点关注了日常生活自身。列斐伏尔突破了个体性的思维方法,强调人们生活的整体性,从社会根基出发审视日常生活,赫勒则强调日常生活结构构成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总体而言,西方哲学把对人的关注建立在生活世界理论的大厦上,将生活世界作为一种有别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独立领域而提出,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思维模式之外,建构起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域,以此来度量政治、经济的合法性和正确性。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回归生活世界”思潮,对于批判资本形而上学具有方向引领和推动作用,它们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存在论基础和人类历史的能动性源泉,提倡一种完整的人类生存范式,而且为批判资本霸权、资本拜物教、商品拜物教,进而为批判现代社会异化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和思想准则。在此意义上,生活世界理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蕴。
是不是觉得光阴似箭呢?明明还记得刚上高一时紧张慌乱的心情,那些灯下奋力做题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如今是否觉得恍若时光倒带呢?是啊,老师从来没有骗我们,高中三年过得真的很快。你当然也还记得初踏入一中大门的那个秋天,如今又是一年金秋岁月,不同的是,你已经踏上了高考的战场,正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当然,不可回避的是,在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中,西方理论家往往基于遮蔽现实的出发点,用一种“精神庇护所”的消极方式予以解决。在这种自我陶醉中,似乎全部问题都已阐述清楚。可是,理论的逻辑推演一触碰到生活的气息,进入到鲜活的世界中,苍白无力的现实感即迎面扑来,理论往往与现实逻辑相背离。理论逻辑的力量并没有成为现实的力量去引导人们解决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困境。以上种种回归生活世界的道路,本质上是放弃神秘实体而主张转向人的世界来寻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遗憾的是,物质生活、人的实践活动也成为他们眼中的神秘实体而被抛弃,其结果是把人的生活简单化为一种日常交往或“文化生活世界”,导致陷入主观化的泥潭。与之相反,马克思深怀介入生活世界问题的意识和激情,高扬“改造世界”的旗帜,勇于直面生活世界强加在人身上的一切非议和牢笼,借助实践范式洞穿一切生活世界的异化现象,实现了阐释生活世界的哲学革命。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必须把握好以下两点: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虽然可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但我们并不能把它当作教条,在研究过程中将其生搬硬套,我们应该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以,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切记不可将其分开去谈各自的作用与贡献。
①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②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38、99、244页。
1.8.2 肾功能 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及治疗12周末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a、P,并用EPI[10]简化方程计算出eGFR;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iPTH。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FGF23、FGFRs、Klotho蛋白,对于正常组,仅在治疗前检测1次。
③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页。
④转引自汪原《日常生活批评与当代建筑学》,《建筑学报》2004年第8期。
⑤陈学明、吴松、远东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首先打开仪器预热约25 min,和压力信号进行校准,将清醒的大鼠放入动物固定箱中,通过压力套筒将鼠尾末端放置好。此时尾部位于加热器的加热管内,正好处于脉搏信号传感片上,待大鼠脉搏稳定后进行血压测量,测定大鼠造模后第5周,连续给药第2、4周的收缩压。
⑥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册),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72页。
⑦⑨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505、503、525、505、505~506页。
⑧马丁·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0页。
作者简介: 沈江平,198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冯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