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程设置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设置论文,地理教学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综合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可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本学科内各项知识的综合理解、综合运用、综合分析的能力,二是跨越学科界限,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的科学,它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因而,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极多,地理学科教学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无疑是广大地理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紧迫课题。
一、夯实基础,增强学生学科内综合能力
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学科知识为基础,没有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就谈不上灵活运用、综合分析和判断。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依赖学生的简单记忆,而必须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弄清各项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牢固的记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教学上侧重因果关系分析,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上册以自然地理为主,比较注重地理事物的规律及特点的表述。在此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告诉学生某一特点或某一规律,而应侧重于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变化,让学生了解因果关系,让他们学会运用已学过的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推断出某一事物的规律或特点。这一过程必将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
如在讲述“大气的运动”这一节的内容时,应首先侧重于讲述大气运动的原因。可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水烧开了,水蒸气向上升”来使学生理解地球表面“一定条件下,气温高的地方气压较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较高”这一知识点。学生明了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对以后讲述热力环流圈及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以及亚洲东部季风的形成,就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还可运用这些知识点,去理解和掌握以后章节的知识,如“世界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及“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等。由此可见,只有使学生明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充分运用学科知识去认识和分析判断地理事物之间的规律性。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
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地理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更清楚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夯实基础,培养学科内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为使学生能更直观的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变化,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插图,以及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等。
如在高中地理“人类和环境”一节中,教师可利用“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除讲明本节知识内容外,还可创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将涉及到的地理知识综合起来讨论。如“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取各类资源,这是否就意味着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人类生存势必要向环境中排出废物,这是否就意味着污染是绝对的?”“人类究竟有无可能与环境协调发展?”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必须联系到高中地理中关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问题,认识到人类是可以通过开源和节流来解决人类发展和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而第二个问题则要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日趋严重的,从而认识到是人类的过度索取和过度排放,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以致造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解决了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回答了。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对人地关系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入到学生心里。同时还可通过对目前由于人类某些改造自然手段不当,因而给人类发展造成危险的例子的讲述,引导学生讨论当前中国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这样,通过一幅课本插图,不仅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了人地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同时还跨越了课堂空间,将学科内多项知识综合运用,将课本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对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
同样,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更直观地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如在讲述“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一节内容时,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球上的行星风带示意图”叠加在“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上,通过计算机的动态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及变化,与气候形成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将大量信息集中于课堂,并突破课本章节的限制,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如在上述例子中还可叠加各自然带的风景图片,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各种典型植被,从而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并从自然带的分布,引申到农业的地域类型及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还可进一步讨论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应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西部农业。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3.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自觉应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地理学科涉及面极广,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有诸多关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部分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学科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强调学生自己调查、自己分析,自觉应用学科知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这是对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意识的培养。
如在讲述完“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一节内容后,可结合上海市“十五规划”,让学生认识上海现有的工业小区及工业布局的总体规划,并根据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再综合上海的自然、经济、人文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工业布局的原则,及上海现有工业布局的状况,对上海的工业布局,进行新的规划和畅想。
这里,学生对目前上海市的工业布局状况的了解,是一个社会调查的过程,是对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而对上海工业布局现状的评价和改进,则是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去认识、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突出对其创新意识和独创精神的培养。
这种对学生综合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方式,突破了课本和课堂的局限,使学生学会将课本内容与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又强化了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二、注意各科知识衔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人类所有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地理环境,当人类文明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时,再高度发达的文明也将一文不值。而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单一学科能够胜任的。因此地理与各学科之间的衔接点日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手段,分析地理事物与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已成为必然趋势。
1.关注知识的重叠处,为学生提供跨越学科的切入点
当前,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不仅地理学在研究,生物学中同样涉及;而生物学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样是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地理学科研究的“工业布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政治经济学同样关注;“臭氧层的破坏及修复”则更是地理和许多学科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上述学科知识的重叠,为学生跨学科认识问题、研究问题提供了可能。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学科之间相对隔绝,使学生难以将各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找到一个切入点,引导他们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去研究某项具体事物。例如在讨论有关水污染的问题时,由于学生在生物课中有关于受污染水体对水蚤的侵害的实验内容,在化学课上有用化学试剂分离水中金属离子的实验,因此在地理课上,教师只需提示学生“有没有什么直观的方法让我们看到污水中所含的物质及其对生物的危害?”学生就会联想到这些实验,并将其直接引用到地理教学中,使学生认清水污染的危害。
跨越学科的切入点不仅可在各学科知识的重叠处找到,也可在时事热点处找到。例如在认识中国资源分布特点时,由于当前西部开发是热点,教师就可有意识的让学生在看到我国西部丰富的资源的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随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应如何在开发西部资源的同时,又做到保护西部环境?”“如何在西部开发中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两不误?”“有没有什么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想出很多途径: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给重点文物树起一道保护膜,培养一种耐干旱又速生的植被,开发人文资源、用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等。同时还可引导学生从政治的角度去讨论西部开发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由此可知,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加以引导,给学生一个好的切入点,学生跨学科综合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难以做到的。
2.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跨越学科的空间
当前在综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教师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比较薄弱,甚至在有些方面还不及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把讲台让给学生,给他们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
例如在讲到环境污染的治理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对世界或我国目前的污染状况及治理方法做一个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做出评价,最后让学生提出一到二个独创的、稍具可行性的治理方案,再由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做出评价。由于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综合过程,单靠地理课上所学的知识难以完成,学生要提出方案势必要从其他学科寻求途径,这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跨越学科的空间。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跳出本学科的限制。
如对污染的治理,学生一上来极容易根据课本提出“制订法规,限制排放”,但这是一句空话。教师可顺势启发学生讨论“工业的发展势必带来排污量的增多,单靠限制是否能解决问题?”“制订什么样的法规才有利于解决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就促使学生将一些政治课上的观点引入地理课堂。如有学生提出:制订相关法律要强调强制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所谓导向性是指谁治理谁得益。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地方作用不一样,如氮在土壤中是肥料而在水中则是污染;镉在水中是重金属污染但也是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我们能加强技术力量,让企业在治污中得益,再在财政及税收上给予优惠,就可以持久性的解决上述问题。
当然学生们在治理方案中最容易想到的是采用化学的方法来去除大气及水中的污染物。如用棉花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棉酚,可用来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化学的方法是否会在消除一种污染的同时制造了一种新的污染?”从而引导学生再从物理、生物等方面去考虑多种方法。有的学生会提出采用物理方法,建一个河水酸(碱)度控制电路,当水中酸(碱)度超过标准时,可用传感器控制电磁阀放出碱(酸)溶液来中和水的酸碱度。更有学生提出:治理污染不能急功近利,今天的治理是为了明天的不治理,因此应多用生物的方法,少用化学的方法。要从长远利益考虑,建立起一个具有自动净化能力的生态系统。为此可采用生物方式,在已污染或生态系统已十分脆弱的河流中投放厌氧型细菌,来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一段时间以后再投放不同的藻类,增强光合作用,直到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提供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学生跨越学科的意识和能力是会逐步增强的。
综上所述,在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今天,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在关系的理解,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本学科内各项知识的相关联系,也要培养学生开拓视野,学会应用各科知识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