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吕余耕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将从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相关概述角度出发,介绍此项施工的主要流程以及优势,进而列举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要点,以期为相关建筑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PC构件;装配式;施工技术

引言: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以及人民日常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于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建筑行业越来越关注。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如今虽然属于一种新型的形式,但其应用广泛。此项新形式在建筑行业中具有巨大优势,有关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概述

1.1相关定义

(1)PC构件即以工厂化制作而成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2)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即一种建成的混凝土建筑物,这类建筑物的建筑流程为:在相应厂家制作完成后的建筑工程组成构件被运至现场,施工人员随后将这些构件结合现浇部分安装[1]。

1.2当前我国的PC构件生产存在问题

(1)PC构件模板结构的设计不合理;

(2)生产工厂堆存PC构件的成本较高,所需场地面积过大;

(3)PC构件模板极易发生折旧、锈蚀以及损坏;

(4)PC构件模板的模数化以及标准化水平较低。

2.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流程

(1)制作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模具;

(2)运用机械制作PC内钢筋笼;

(3)在运用PC构件前铺设饰面、面砖以及石材等材料;

(4)将PC构件放入绑扎好的钢筋以及各种预埋件中;

(5)在监理部门、PC构件加工厂等部门共同验收后再浇筑混凝土;

(6)对混凝土进行6-9h的蒸汽养护,并在混凝土达到70%的强度后进行脱模处理;

(7)经过各部门检查,确认合格后根据施工进度运载至施工现场。

3.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在PC结构中,通常对关键的部位进行“现浇”,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又能够为电气、暖通、以及建筑给排水等系统的各种性能需求提供可靠的保障。

3.1工厂化生产

PC构件生产于工厂,在工厂中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挤压成型、离心成型、干硬性混凝土、高温养护以及高频振捣等多种技术,使得混凝土抗压的强度能够有效超过80MPa,这是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技术难以达到的。另外,当工作人员采用不同的技术,可以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制成装饰混凝土以及清水混凝土,从而降低后期装修以及粉饰的成本。在工厂生产过程中,此项作业由于处于自动化、大规模的流水线,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数量、效率,也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品的成本。

3.2PC构件产品化

工厂可以根据各类建筑标准批量生产PC构件,并将成品放入库房保存,从而对需要采购PC构件的施工企业进行批量销售[2]。

3.3有较高抗震性

PC结构通常根据每一个PC构件承载的能力进行计算,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将这些PC构件进行连接、形成整体。其中,接缝与节点的压力将经过座浆、灌浆或者后浇混凝土被传递出去,拉力则会通过预埋件的焊接件以及连接筋等被传递出去。

另外,按照变形的大小以及方向,施工人员可以将连接部位做成固定支架、滑动或者铰链。一旦发生地震灾害,PC结构会借助节点部位的应变将应力进行传递和消除,减少建筑结构内应力的传递,从而避免了建筑结构的倒塌。

4.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要点

4.1PC构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在某项PC工厂的综合楼建筑施工项目中,其总体建筑面积是6617㎡,且此建筑的总高度是27.9m,其整体的装配率是87%。建筑整体结构的体系是预制装配式的钢混框架,预制的结构主要包括预制柱、叠合板、预制楼梯、叠合梁以及预制墙等。

4.1.1浇筑混凝土构件

在浇筑混凝土构件前,工作人员必须严谨地检查每一组模具,从而保障模具的样式契合有关的设计标准,若PC构件的内部存在半成品的钢筋,工作人员应当均匀地将隔离剂涂抹于钢筋的表面。将以上环节都检查完毕后,才能够开始浇筑混凝土构件。在实际浇筑混凝土的阶段,工作人员应当确保混凝土均匀,并对这些构件进行加强处理,以便确保构件的强度。在此项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当将构件的表面整平,随后为了防止发生“干裂”现象,需要用蒸汽对这些混凝土构件进行保养。浇筑混凝土构件如图1所示。

图 2 构件运输形式

4.1.3吊装构件

一般吊装构件的预制具备以下两大系统:

(1)干式系统。在此系统中的吊装,主要有以下工序:吊装预制柱、吊装预制小梁、吊装预制大梁、选样采样、吊装阳台板、吊装楼板、吊装楼梯、吊装外墙、配制机电、安装结构体、现浇构件以及楼板灌浆。

(2)湿式系统。在此系统中的吊装,主要有以下工序:吊装预制柱、吊装预制小梁、吊装预制大梁、放样测量、吊装阳台板、吊装楼板、吊装楼梯、吊装外墙、配制机电、现浇构件以及楼板灌浆。

吊装构件整体流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在安装PC构件的时候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且严格遵循“安装需要由远及近”的原则。

(2)工作人员应当在PC梁的吊装阶段进行水平测量,以便使吊装的整体工序得到简化,从而科学地缩短吊装的时间。

(3)若在安装过程中,安装的受力状态和吊装PC构件的受力状态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对吊装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以便防止混凝土构件被损坏或者发生偏移。吊装钢柱时,在钢柱柱脚板位置垫好木板,以免钢柱起吊过程中将柱脚板损坏;起吊钢柱时,吊车应边起沟,边转臂,使钢柱垂直离地,如图3所示。

图 3 钢柱起吊

(4)当吊装和生产PC构件相一致时,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运用此类构件生产脱模的吊点。

4.1.4连接构件

此项工程将保温层设置在梁、墙体以及柱子的隔墙处、拼接处,且此处隔墙的板材是空心预制钢筋混凝土。同时,运用于此项工程的混凝土构件需要具备装饰、防渗、防水、隔音、隔热以及便于维护等功能。工作人员需要在空心板间的连接处预留大小合适的缝隙,从而降低因施工而产生的误差。另外,此项工程引入了了企口处理的技术,从而提升PC构件连接处的防水性能;工作人员应当对钢筋进行焊接,以便连接企口的现浇部分,并将其支撑于板上或者墙上,随后对其稳定性以及强度进行检查,用密封胶将相邻PC构件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此项工程在柱子、空心墙板以及空心预制墙体的连接处进行柔性连接,同时将螺栓预埋在框架梁柱以及墙体并连接,以便对预制空心墙板水平以及竖向的荷载进行控制。工作人员应当分开设置框架柱和墙板的保温层,以便有效削弱框架主体刚度。最后,工作人员应当对门窗的预制PC构件进行一次性制作,从而降低渗漏等现象的发生频率。

4.2PC构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

4.2.1安装技术的要点

在实际施工安装过程中,现场需要的PC构件种类较多,包括预制墙版、PC板以及楼梯板等。

(1)在安装人员安装构件时,为了确保安装工作不影响后续施工,应当根据现场实情选取最适宜的固定架。

(2)在安装人员安装预制墙版时,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标准确定位置。

(3)在安装人员安装阳台板时,应当根据设计标准严格确认安装高度,并在安装叠合阳台板后用螺栓将其进行固定,从而确保其牢固性。

(4)在安装人员安装楼梯板时,应当确保楼梯板的支撑性能,避免造成坍塌事故。

(5)在安装人员安装飘窗时,应当确保螺母以及螺栓的连接达标,从而保障相关施工的整体质量。

4.2.2吊装技术的要点

在现场安装预制楼梯板、叠合阳台板以及飘窗等构件时,安装人员必须对吊装速度进行科学控制。一方面,避免PC构件位移,确保PC构件的安装准确性以及不被损坏,另一方面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4.2.3浇筑技术的要点

在现场实际浇筑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对浇筑高度以及浇筑顺序进行严格把控,避免PC板出现问题。同时,有关人员也要在墙体浇筑过程中对其厚度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墙体的后期使用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浇筑环节应当采用“分层浇筑技术”。

另外,工作人员应当在墙体完成浇筑后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最后,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需要在浇筑后开展科学、合理的保养工作。

4.2.4灌浆技术的要点

在灌浆工艺开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所需灌浆液进行事先调配,从而保证灌浆液的均匀性。在施工开始后,工作人员必须遵循设计要求严格掌控灌浆时间[3]。

结论:总体而言,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明显,有关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使其优势被充分发挥。在不断的研究、优化以及实践应用过程中,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必将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家豹.基于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8,4(23):89-90.

[2]范玉,黄新,黄继战.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设计及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04):44-46.

[3]李瑞国.基于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01):56-57.

论文作者:吕余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吕余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