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区雨水回用系统设计论文_张亮

张亮

南京鼎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对小区雨水的设计与回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雨水回用;系统设计;应用

一、设计资料

设计初始,建设单位就要求按绿色建筑标准对小区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是重要一项。本文设计一套雨水回用处理系统,以达到生态小区的水环境要求。经处理达标后的雨水可回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景观用水及冷却循环用水,如用于消防、小区道路清洗、草地喷灌、水景喷泉、厕所冲洗和洗车等。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满足设计条件下小区用水量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GB/T18920-2002城市杂用水水质及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标准。

二、雨水回用系统设计

1、雨水回用系统工艺流程

小区雨水回用系统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雨水收集

(1)屋面雨水收集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采用重力流雨水利用方式,为保证水质可采用金属、粘土和混凝土材料作为屋面。对于小区内面积较大的屋面采用虹吸式雨水斗收集雨水,为减少雨水斗进水时的掺气量,可加设一个整流器。因初期降雨形成的屋面雨水污染很严重,故本方案屋面雨水设弃流装置。根据经验数值,弃流量定为2mm,初期弃流雨水进入污水管道。在水落管口汇集处按照所需弃流雨水量设计弃流池,弃流池一般用砖砌、混凝土现浇成预制,弃流池的初期雨水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有以下两个方案:其一,对于汇水面较小的屋面采用弃流池内设有浮球阀的装置。当设计弃流雨量充满池后,浮球阀自动关闭,弃流后的雨水将沿旁通管道流入雨水调蓄池,再进行后期的处理作用,降雨结束后打开放空管上的阀门就近排入附近的污水井。其二,若屋面较大,有足够的收集水量,则采用自动弃流装置,在雨水检查井中同时埋设连接下游雨水井和污水井的两根连通管,在其入口通过管径和水位自动控制雨水的流向。此装置将初期雨水弃流管设计为分支小管,以防止大的杂物造成管道堵塞。

2、路面、停车场和广场的雨水收集

(1)路面:本设计采用埋深较浅的雨水暗渠,在路面雨水口处采用截污装置以保证收集到的雨水水质。挂篮大小根据雨水口尺寸确定,其长宽较雨水口略小80mm,其深度保持挂篮底位于雨水口连接管的管顶部分以上600mm。挂篮分为上下两部分,侧壁下半部分和底部设有土工布,土工布规格为100~300g/m2,其透水能力强,可以拦截较小的污染物。在挂篮侧壁的上半部分,利用金属格网自然形成的雨水溢流口,透水能力强,可以拦截较小的污染物;在挂篮侧壁的上半部分,利用金属格网自然形成的雨水溢流口,可以拦截粗大污物。一个雨季对截污挂篮进行2~3次简单清理,雨季结束后再对其进行彻底清理,清洗后土工布可重复使用。

(2)停车场和广场:生态居民小区停车场、广场尽量避免铺硬化地面,而采用铺设透气透水的生态地面,所示透水砖形式。这样可以增大地面透水和透气性,使雨水及时渗入地下土壤、削减洪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区环境、削弱城市热岛效应。若地面下敷设渗透管,则可起到雨水收集的作用。

(3)绿地雨水收集

绿地既是一种汇水面,又是一种雨水的收集和截污措施,本设计采用雨水管渠方式对绿地径流进行收集,采用溢流后经滤网挂篮的方式拦截杂草和大颗粒的污染物以达到有效的截污效果。

绿地雨水收集一般采取在绿化带内设置穿孔管。绿地穿孔管的布置受到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既要充分考虑收集雨水的有效性,又要协调好与其它管网、地下构筑物以及小区绿化(特别是乔木种植点)的相互关系。穿孔管采用分散布置,尽量减少由于某些穿孔管的堵塞影响到其它管线汇流面积过大,尽量减小穿孔管的敷设深度,降低工程造价。穿孔管的坡向应与小区地势坡向相吻合。

三、设计特点及应用前景

(1)设计特点

从建设绿色生态小区水环境出发,本文设计了一套力求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雨水收集和回用方案。本设计具有如下特点:①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操作管理方便,做到在线检测,无人值守,减小对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设计对于汇水面积较大的屋面采用自动弃留装置,运行管理便利;②蓄水池集沉淀、收集储蓄功能于一身,大大节省了空间,且蓄水池与景观的设计及小区整体的规划相结合,美化了小区生态环境;③采用土壤渗滤技术,把雨水收集、净化和回用三者相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雨水处理与绿化、景观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实现了低投资、节能、运行管理简单的多种效果;④铺设渗透管和透水砖,使雨水经渗透补入地下水,起到削减洪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2)应用前景

目前,房地产业中生态小区建设方兴未艾,节能、节水、亲水性等许多环保理念深受市场欢迎,而在小区内进行雨水利用不但是缓解水资源紧张、实现污水资源化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随着水价的增长,它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小区雨水的回收与利用方面的合理设计由于考虑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为生态小区住宅的推广使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必将是今后未来住宅建设的发展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GB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张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区雨水回用系统设计论文_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