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亲自选择的二优389超级杂交稻_袁隆平论文

袁隆平院士亲自选择的二优389超级杂交稻_袁隆平论文

袁隆平院士亲自选育的二期超级杂交稻——两优389,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期论文,院士论文,袁隆平论文,杂交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熟期适中、株型好看、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抗倒性好、米质优、超高产

【品种来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学家团队用P88S×0389选育而成的二期超级稻。

【审定情况】2006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06030;2007年参加湖北省区试,因其米质优,丰产性好,2008年进入湖北省续试。

【特征特性】2007年湖北省区试:全生育期135.5天,比对照杨两优6号短4.4天。株高118.8cm,株型适中,田间生长势强,分蘖力强,穗层整齐,穗中等、粒较小,穗茎节较长;叶色浓绿,叶片斜挺;谷粒长型,稃尖紫色,无芒。穗茎稻瘟9级;白叶枯病7级;感纹枯病;抗病性与对照相当。后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4、2005湖南省两年区试:平均每亩有效穗16.6万穗,每穗总粒数199.4粒,结实率85%,千粒重26克,穗长24厘米,平均产量608.7公斤,比两优培九增4.3%,大田生产栽培一般亩产在800公斤左右。

2007年湖北省区试:亩有效穗16.4万,每穗总粒数192.6粒,实粒数160.0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4.28s,平均亩产593.67公斤,比对照杨两优6号增产4.82%,增产极显著。8试点中,6点增产。

【米质情况】2004、2005湖南省两年区试:糙米率81.3%,精米率74.8%,整精米率酊.5%,粒长6.5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34%,垩白度6.0%,透明度2级,碱硝值5.4级,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8%;蛋白质含量7.8%。

2007年湖北省区试米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0.4%,精米率69.6%,整精米率54.3%,垩白粒率26%,垩白度2.9%,直链淀粉含量20.0%,胶稠度60mm,粒长6.7mm,长宽比3.0,透明度2级,碱硝值6级。

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三级。

【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据各地中籼生产季节,参照两优培九的播种期适时播种。鄂北地区4月15日左右播种,其他地区5月15日左右播种。每亩大田用种0.5~0.75公斤,苗床亩播8公斤。

2、培育壮秧、合理稀植:该组合分蘖能力较强,故应适当均播、稀播,秧龄不超过30天或秧龄在5~6叶移栽,栽插密度7寸×9寸左右,亩栽1~1.3万蔸为宜,每穴栽1~2粒谷秧。

3、合理施肥:该组合耐肥抗倒,需肥量大,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高产示范点每亩施纯N都在15公斤以上,N:P:K比为1:0.7: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为辅。基肥占60%,用1500斤的农家肥(猪牛粪)、枯饼50斤/亩,过磷酸钙100斤/亩,深施作底肥;面肥占40%,用复合肥40斤,尿素40斤,钾肥10斤作追肥,以分蘖肥为主,按蘖肥、穗肥、粒肥=5:3:2的比例分3次施下。

4、科学管水:移栽至拔节期仅保持湿润状态;拔节抽齐穗期,田间保持1~2cm水层;以后干湿交替灌溉,至收前7~10天左右排干水。

5、病虫害的防治:浸种要用种子消毒剂消毒,在秧田重点防治蓟马,大田重点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稻飞虱、纹枯病。做到根据大田病虫发生情况结合病虫预报对症用药,适时防治,提高用药效果。

联系电话:027-50702015

标签:;  ;  ;  

袁隆平院士亲自选择的二优389超级杂交稻_袁隆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