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论文_冯绍伟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人民医院;532300)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额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早期血压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肿体积有所增加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明显增加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实施早期血压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血压管理 预后效果 影响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303-02

高血压脑出血是因为血压处于较高水平而引发的脑出血类型,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短时间内可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受到严重损伤,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十分重要[1]。临床上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降低颅内压和减少并发症为主,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本研究对早期血压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1~76岁,平均(58.42±6.95)岁,高血压病程5~17年,平均(10.25±1.85)年。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3~75岁,平均(58.69±6.74)岁,高血压病程4~17年,平均(10.02±1.94)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其对症治疗措施,同时使用常规降压治疗,主要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完成对患者的血压控制,其中用药标准为:20㎎/次,2次/d。患者治疗期间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合理调整药物用量,但未制定严格的降压目标。

试验组患者入院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血压管理,患者治疗期间定时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60/90mmHg范围内,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110mmHg以内,或是以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15%~20%为目标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血肿体积进行测量,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NHISS量表完成,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肿体积有所增加但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明显增加,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表1 两组血肿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其是现代社会中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并且时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原因[2]。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急症,患者在发病后颅内压持续上升,导致其脑组织受到严重损害,严重时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死亡,并且经过及时有效治疗时仍有较高的致残率。根据临床研究,患者发病后颅内压持续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出血量不断增加,导致其血肿体积不断扩大而导致颅内空间不断被压缩,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3]。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不断上升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颅内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临床上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治疗通常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在治疗及时的情况下一般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较好改善[4]。血压控制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常见方式,其主要是在患者发病后及时对其血压水平进行监测,根据其具体的血压值给予其相应的降压治疗,并根据治疗需要制定相应的降压目标,以此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5]。但早期血压控制的效果在临床上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本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肿体积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血肿均增加,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早期血压管理的应用能有效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让患者发病后的血肿体积得到有效控制,并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对提升患者预后效果有很大帮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立国,张静静,芦晓燕.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波动对血肿扩大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5):8939+8942.

[2]王坤红,孙志辉,赵亚利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03):134-135.

[3]罗志平,邹艳,肖建.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积极降压对早期血肿增长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8):740-741.

[4]张著.超早期血压控制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的效果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04):28-31.

[5]郭进英,李国宁,马助国.早期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01):88-90.

作者简介: 冯绍伟(1982.4.23)男 职称:主治医生 学历:本科 单位: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人民医院 

邮寄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鑫盛源9栋2单元2楼西户18231072425

论文作者:冯绍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论文_冯绍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