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干预在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探析论文_张周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50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于鼻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采用心理行为干预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共选入本研究84例患者,将所有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配合心理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以后,对于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和心理与状态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鼻出血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患者配合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里紧张焦虑和抑郁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鼻出血;护理效果

鼻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一般出血较为迅猛,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而且患者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窒息休克等症状,进而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临床有研究表明,对于鼻出血患者,在对患者治疗时为患者配合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能改善患者的预后,缓解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在对于鼻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所应用的护理方法和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取得满意成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全部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共选入本研究84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21例,男女比例为1:1,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4岁,最小年龄为2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5±6.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男女比例为1:1,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6岁,最小年龄为2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4±6.7)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五官创伤性鼻出血的相关标准,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而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分组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在入院以后均采用积极的常规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主要是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并且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首先需要对患者构建专业的护理小组,为患者在进行干预之前,了解患者的生活生理状况,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明确患者的护理要求,需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所有患者制定护理目标,并且将目标和护理内容告知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通过有效的沟通,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再通过患者家属和相关护理人员协同执行教育计划。护理内容一般涉及到对于患者疾病的管理和对患者相关行为的矫正,做好对患者的情绪管理工作。护理的教育手段主要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计划,并且全程在患者的床边进行宣讲,住院以后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举办鼻出血患者的健康宣教的相关讲座。对患者进行干预的时候,定期做好对患者的电话随访工作,了解患者对于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患者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相关问题,要做出及时的纠正。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选择采用SAS评分法和SDS评分法对于护理干预以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2]。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计量资料均采用t值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以后,对于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和心理与状态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3.讨论

鼻出血是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的病症,鼻出血具有周期性和顽固性特点,而且这种病情周期性特点较强,很多患者的鼻出血一般都需要经过6~8个小时或者是很多天以后才会发病,随着患者病程的不断延长,患者病情也会不断加重,一般患者的出血量每次大约为100毫升左右,也有患者达到800毫升。长期的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状态,甚至会使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直接产生了生命安全的威胁。

鼻出血发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如今临床对于其相关机制并没有完全弄清,可能会涉及到全身性的因素,比如一些急性传染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等,出血性疾病也是导致患者局部出血的一个原因。总之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鼻出血,患者的鼻出血一般发病较为急骤,很多患者在发病的时候都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出现鼻出血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恐慌和紧张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使患者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同时使得患者的心脏搏出量增加,这样会使患者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患者的出血。以往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堵塞患者的鼻孔,通过降压止血等各种方法进行干预,这种方法止血效果并不好。

所以在对于鼻出血患者的治疗的时候,需要落实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这有助于对患者出血的控制,能够确保治疗达到有效的效果。心理行为干预是临床的常见护理模式主要能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干预,它能够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行为和家庭条件,为患者量身定做护理方案,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鼻出血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配合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里紧张焦虑和抑郁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少飞,胡素銮,陈仁辉.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4,05(04):57-59.

[2]张岚,王秀霞,崔岩,朱德密.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5,06(01):48-51.

论文作者:张周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心理行为干预在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探析论文_张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