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张昌辉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六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 要:在当前提倡教育创新的时代,不断有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其中“数形结合”就是数学课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中,能够带来理想的教学成效。本文分析了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结合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形象化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培养。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深化,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教学创新和改革十分必要。

1.数形结合教学方法的内涵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内容相对于其他阶段数学而言,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对于基本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的抽象概念,需要学生掌握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数形结合教学很有必要。顾名思义,数形结合就是数学公式、数学关系等与数学图形相结合的一种问题思考和解决方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数学公式等与图形相结合,实现彼此间的相互转换,从而解决一些数学难题。这种转换能够实现对于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对于问题有着更加清晰和透彻的理解,数形结合,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它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2.1实现数学教学的形象化

数学中很多知识点的学习似乎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遇到,很多学生感慨数学学习无用,对于数学学习也不积极。采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利于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将一个个数学问题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图形或事物来解读,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数学,明确数学学习对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有效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能够在不断的数形转换中,逐渐明确数学抽象概念,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和知识通过图形的形式形象化,让学生对于某个数学知识的应用更加直观,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看待数学问题,用图形的思维简化数学难题,实现对于数学的高效学习。

2.2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很多数学问题,利用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就可能变得十分简单明了,在数学课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氛围,甚至让数学课堂变得神奇起来,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3.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形式僵化,缺乏创新实效

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上课教、学生听课学习、课后做练习、考试的一连贯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压。教师和课后练习成了他们获得数学成绩提升的重点环节,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低沉,学生数学探究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3.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成效不理想

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实现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想象力,很多数学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是闻所未闻的,这些新鲜的数学知识讲解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对于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能够进行有效掌握和运用,学生很多时候不能立刻消化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学习进度跟不上教师教学速度,课程学习成效不佳。

4.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实现途径

4.1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何在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关键。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索性的、游戏性的或操作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学习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学案设计,适当增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4.2进行合理引导,充分利用图形简化教学

实际上,很多数学语言文字能够通过图形表示出来,且利用途径来表述数学问题更能凸显题目的设置特点和考察重点。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通过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将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和图形结合起来,找到图形和数学教学的渗透点,从而不断为数学课程注入新的动力元素。例如,在五年级《探索图形》教学中,让学生们在“见形”过程中有目的去“思数”,在“思数”的过程中利用“数”来解释“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鼓励学生观察6、8、12这几个数字与正方体之间关系,同时学生看到6、8、12时会想到图形特征,在大脑建立正方体模型,这样有的放矢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既可形成数感,同时又让学生感悟到规律,3面涂色的与8个顶点有关,涂2面的与12条棱有关,涂一个面的与正方体6个面有关,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里面除去表面一层的位置,这样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激发了学生寻求更简便的方法,从中得出内在规律: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都是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 (n-2)×12;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n-2)²×6;没有涂色的个数(n-2)³。这样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达到数形结合渗透目标。又如,在教授学生重叠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明确重叠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教师在课上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有一群学生去游乐场游玩,他们中喜欢过山车的学生有10人,喜欢摩天轮的有8人,两种都喜欢的5人,问这一群学生共有几人?”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一时感到十分迷糊,有点晕头转向,刚开始,有同学回答一共23人,有同学回答一共有18人,这样计算都是不正确的,为了使学生对于学个题目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相互交叉的椭圆,对于这一数学题进行了图解,同学们瞬间就明白过来了,这一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13人。通过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图形化,能够化难为易,让学生数学思维过程更加清晰。

4.3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自主的探究问题,而不是一股脑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提前备课,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案。例如,在教授学生六年级“复杂分数应用题”时,采取数形结合的思想,用线段图来帮学生理解这方面的内容。

显然,这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这样的数学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学习效率也更高。

5.结论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机渗透需要数学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挖掘教材中“数”与“形”结合的思想,借助“形”的直观来表达数量关系;运用“数”来刻画研究“形”,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有效的数形结合思想渗透能够大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和方法,带来小学数学教学的成功改革。

参考文献:

[1]汪渭芳.“数形结合”天地宽——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0(17):30-31.

[2]张雅芬.以“形”助“数”促发展——例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189-190.

[3]黄瀛霞.在探究中渗透 在操作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11):47-49.

论文作者:张昌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张昌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