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十一病区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穴位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300例经阴道顺娩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分娩回室后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开始进行中医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几乳房胀痛情况。结果:经过4天的对比观察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产妇乳房胀痛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穴位按摩能有效使乳腺管通畅,减少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顺娩后;穴位按摩;乳房胀痛
【中图分类号】R71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078-01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能够提高宝宝免疫力,更好的抵御疾病的发生,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增加母子的感情,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新妈妈在婴儿出生2~3天,开始大量泌乳,新妈妈因为经验不足、疼痛、劳累等因素不愿意哺乳,对乳房刺激减少,导致乳腺管鼻塞加重乳房胀痛。产后早期进行穴位按摩乳房是一种无创护理技能,能有效畅通乳腺管,保持泌乳通畅,减少产后奶涨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筛选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5月1日在产科十一病区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300例,筛选出的产妇均没有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均为足月分娩,婴儿没有其他先天性疾病,且全是分娩后直接进入母婴同室病房,体重在2.5kg到4kg之间。按照随机的方法,将300位产妇分为各150位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组后两组在乳房胀痛、年龄、孕周、文化差异方面没有很大的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的产妇按照平常护理常规进行乳房护理,指导产妇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指导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同时指导产妇正确的产后康复知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产妇分娩回室后进行每日两次的穴位按摩。
1.2.1产妇准备 向产妇及家属讲解穴位按摩的方法、好处及配合要点,产妇及家属能接受,以放松姿势平卧于床上,护理人员剪短指甲,清洁并温暖双手。
1.2.2穴位选择 膻中(两乳头连线之中点)、中庭(膻中穴下1.6寸)、乳根(仰卧位,乳头直下,在第五肋间隙中取穴)、中府(该学问哦诶在人体的胸外侧部,云门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周荣(该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乳中(乳头)。
1.2.3按摩乳房 先用60~80度的湿毛巾盖住乳房,热敷8~10分钟,然后用清洁的湿软毛巾清除乳头表面乳痂和污垢。按揉膻中、乳根、中府、乳中,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推膻中有行气活血、宽中理气作用,揉乳根、调理气血,按中府、周荣可消块、疏肝理气解郁,拿乳中以疏通乳络、双手轻握乳房上部或两侧以阵法2分钟,然后左手托乳房,右手自乳根方向推进8~10遍,再以双手乱换按揉乳房,有乳块的位置可用手掌小鱼际按揉3~5分钟,力度由轻到重,使乳汁流出,反复3~5次可使淤积的乳汁充分排除。按摩的力度不要太轻,也不能太重,以产妇能承受的酸痛(找准了穴位才会是酸痛)程度为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产后第四天的乳房胀痛的情况,优秀:乳房无疼痛;良好:乳房疼痛明显缓解,但仍有轻微疼痛;中等:有所缓解,但仍感觉中等疼痛;很差:产妇发生乳腺炎,发烧,乳房红、肿、热、痛。
1.4 使用统计学的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详见下表。
3.讨论分析
乳房按摩的原理是利用推、拉、按揉对乳房、乳头的刺激,是局部血液循环畅通利于乳汁的分泌和排除,许多初产妇刚开始泌乳的时候乳腺管不通,使乳房胀痛,形成硬结或乳汁滞留,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乳腺炎,产后乳房按摩可是乳腺管口及时开张,使乳汁流出畅通,防止乳汁滞留,减轻乳房胀痛,本组观察组按摩后第四天,良好率达86.6%,高于对照组14.7%,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没有差的结果发生,没有产妇发生乳腺炎,发烧,乳房红、中、热、痛的临床表现发生。本次研究发现穴位按摩能够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将感觉传入下丘脑,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素的抑制因子,有利于垂体脉冲式的释放催乳素,增加泌乳。
【参考文献】
[1]徐秀英,林静惠,杨建茹.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妇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
[2]聂芹.产后穴位按摩对产妇乳房胀痛及生活质量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3]蒋丽红.穴位按摩防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
[4]张爱清.产后乳房按摩对初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论文作者:黄乃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乳房论文; 产妇论文; 穴位论文; 产后论文; 初产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乳汁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