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史研究:史学研究新的生长点——黄朴民教授访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长点论文,史学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史研究论文,教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黄教授,您是我北京访谈的第二位中青年专家,本来早就应该进行,由于“非典型 肺炎”(SARS)的流传,使之一拖再拖,目前疫情已有好转,故访谈应正常进行下去。首 先请谈谈您是怎样步入学术殿堂的?
●好的。我于1958年8月出生于江南水乡城市——浙江绍兴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小学 与初中都是在当地读的,其实在“文革”期间,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如 果说我自幼对古代的事物有天生的兴趣,并诱发我成年后走上史学研究这条道路,那么 绍兴这座古城层叠累积而酿成的深厚文化底蕴可能真的在中间起着感化挹注、潜移默化 的作用。1973年初,我初中毕业,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早早就告别校门,走入社会,开 始了多年的打工生涯,曾在建筑工地拌过灰浆,在青石路上拉过板车,在小火轮上当过 售票员,在油脂香料厂做过司炉工,干过酿制啤酒的活,做过炮制中药的事。这段生活 经历,对我本人日后治学道路的影响应该讲是双重的:一方面沉重的生计压力,无系统 的正常教育,造成我学术积累与训练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因较早接触社会 ,体验世情,使我的人生经历相对丰富,人文意识较早成熟,而这对于从事人文科学研 究的人来说乃是十分重要的条件。至于逆境的磨砺、生活的重荷,更使得自己较早养成 珍惜时间、发愤进取的治学态度和基本素质。另外,阅读的随意自由,知识汲取的博杂 纷繁,以及纯兴趣而非功利的心态,也帮助自己日后能在研究过程中习惯于不囿成说, 独立思考。当然,我的家庭在我今天的人生道路选择上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即我爱 好文史,乃是以当年我母亲替我购置一部《史记》这件事为起点的。此事我曾有过一篇 文字专门加以追叙,被收入并置列为《一百个博士的少年情》一书(少年儿童出版社199 6年出版)的首篇,同时在《少年文艺》杂志(1994年第9期)上发表。我觉得自己的学术 源头应该追溯到这里。
1978年秋,我以同等学历考取杭州大学历史系。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具有决定意 义的转折。进杭大是由于自己当时数学考得太差,才得了28分,使总分不够全国重点大 学的文科录取线;而选择历史专业,一是出于长期的爱好,二是由于历史单科考试成绩 特别突出。现在回头来看,当时上杭大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尽管杭大只是一所省属重点 高校,但它的文史学科其实并不逊色于那些重点大学,像中文系的夏承焘、姜亮夫、王 焕镳、胡士莹、徐朔方、蒋礼鸿教授,历史系的沈炼之、黎子耀、徐规、胡玉堂教授, 都是成就卓著、遐迩闻名的学者,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对我自己打造学术基础,无 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在本科期间,研究方法的真正掌握是远远谈不上的,当时只 是觉得学习机会难得,什么都看,贪多嚼不烂,并无重点可言,追求每门功课都要有个 好分数。这虽然犯了兵家所谓“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大忌,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也有拓宽知识面,储存各类知识、信息的作用,直到今天,我仍从中受益良多。大学 毕业的当年,我考上了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业师是黎子耀教授,专业方向为先秦史, 这可以说是我比较规范治学的开始。
○我于1982年在成都参加第一届先秦史年会时曾拜访过黎子耀先生,他是一位学术功 底深厚的老专家,您在他的指导下,必定大有长进。
●您说得对。黎先生是史学大师李剑农的学生,1927年入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 后先后执教于苏州女中、浙江大学等学校,与谭其骧、缪钺等先生同事多年,于史学史 、经学、古文献的研究有精深的造诣。我进入他门下时他已是75岁的高龄,故对培养后 学、薪火相传之事尤为关切,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比较认真地读了三年书,并学到了 治学的基本门径,如就专题问题搜集原始文献、排比资料、参证异同、归纳论点,等等 。不仅如此,黎先生自己的治学经历,对我也是莫大的启迪:他从撰写《后汉书·食货 志补》为学术研究的起点,突出反映了他考镜源流、钩沉史实的雄厚功力;中年后转入 史学史与政治史的研究与教学;晚年则从事以《周易》为中心的先秦思想文化史的探讨 ,系统形成以“《周易》黎氏学”为标志的学术思想体系。这三个阶段以及其中的转折 ,实际上体现了黎先生治学上的显著特点与高明境界:早年治经济史,宗旨在于求其“ 实”;中年治史学史,宗旨在于求其“通”;晚年治经学,宗旨在于求其“理”。这本 身就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研究境界的递嬗历程,是科学理性地走向治学自由世界的通途。 尽管历史研究者在具体学术路数上各有不同,但是,求实究真,会通识变,明理致用当 是共同的研究宗旨与价值取向。
1985年我负笈北上,进入山东大学历史系师从王仲荦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思想史方向的 博士研究生。山大是一所以文史哲见长的传统名校,上世纪50年代历史系辉煌阶段曾有 多位著名教授坐镇齐鲁大地、授业莘莘学子。他们包括杨向奎、黄云眉、王仲荦、童书 业、赵俪生、张维华、郑鹤声、陈同燮等人,号称“八马同槽”。此外,尚有孙思白、 庞朴、华山、韩连琪、卢振华、葛懋春、吴大琨等学术宿儒或中青年名家执掌教鞭。我 进山大时,虽说历史系盛况已不如从前,但就全国范围来说,它依然是素孚众望的。能 到这么一个新的文化氛围中求学问道,我觉得这又是我个人学术生命飞跃的一个新的契 机。我的导师王仲荦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入室弟子,于文学、历史均有高深的造 诣,尤精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著有《北周地理志》、《北周六典》、《魏晋南 北朝史》、《隋唐五代史》、《金泥玉屑丛考》、《华山馆丛稿》、《西崐酬唱集集注》等一系列著作。从阅读这些文本以及平时向先生求教的过程中,我深切体 会到仲荦师学术贡献的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博通与专精的统一,他既著有会通性质的中 古“两史”,又撰有考据缜密、烛隐发微的北周“诸志”。前者示人以“通”,后者示 人以“深”。二是理论与实证的统一,如仲荦师作为“魏晋封建论”的主将之一,其关 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论述反映了其理论思辨、宏观驾驭的深厚功力;同时,他有关古 代物价的考证、敦煌文书的释读,又体现了其注重实证、无信不征的鲜明旨趣。三是文 与史的统一,仲荦师小学基础雄厚,又曾在中央大学中文系执教,因此他的史学著作注 重文采,典雅精致,乃学林所共认。这三条我自认为是追随仲荦师问学的主要收获。然 而,1986年6月4日,王仲荦先生因突发性心肌梗塞而遽归道山,使我永远失去了继续聆 听先生教诲的机会,至今念及,依然泫然。学校出于对我们几位尚未完成学业的博士生 的关怀、负责,聘请杨向奎、田昌五两位先生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以确保我们能顺利 完成学业。
○山大确实对您很负责任,导师因故中断,马上进行重新安排,更重要的是新导师仍 是一流学者;杨向奎、田昌五先生我都有过接触,他们与王仲荦先生一样,也是当代中 国历史学界成就卓著的杰出学者。
●的确如此。作为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的弟子,拱辰(向奎先生字)师在古代思想史 、中国学术史、经学文化、自然科学哲学等研究领域,造诣精深、贡献良多,尤其是关 于公羊学、墨学、礼学、左氏学、清代学术的梳理与阐释,实具里程碑式的意义;而昌 五师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历史学家。他史学理论素养深厚,思维敏捷兼之学识渊 博,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社会形态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关于中国历史体系 的新论,视角新颖,创见迭出,更引起学术界的普遍瞩目,其中有关中国古代历史循环 递进,在重复中整合,在整合中前进的观点,为古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杜甫诗云: “转益多师是汝师。”在我博士生学习期间,三位导师不同的学术研究重点、成就及其 特色、方法,使我有幸地得以从不同的侧面略窥高明治学的堂奥,亲切地领悟到学问之 道的精髓。这种如坐春风亲炙大师教诲指点、耳提面命,诚属最难得的机会,百求而不 可一遇,然而我却碰上了,这无疑是我学术上的造化,是一辈子受益无穷的事情。饮水 思源,我今天能够在学术圈中生存下来,不能不归功于当年诸位导师的悉心呵护与得力 指导。
○那么,您在名师那里学得基本技能,如何实践在科学研究、撰写论文方面?
●我个人的研究如果以发表论文为标志,那么应该说是在1984年,那一年《杭州大学 学报》刊发了我的第一篇论文:《孟子仁政思想新探》,它是我的大学毕业论文。现在 回头看,文章写得很肤浅,没有值得夸耀的学术价值,唯一有点意思的是,它是按魏晋 封建论的观点来诠释孟子政治思想的渊源、内涵以及地位的。但是当时看到自己的文章 被印成铅字,那种激动与振奋是至为强烈的,也决定了我日后侧重于先秦两汉思想史研 究的趋向。
我硕士学位论文是《孟子政治思想研究》,孟子是儒家“亚圣”,历代有关其学说的 探讨成果已是车载斗量,叠床架屋,要出新意的确比较困难。所以我在充分汲取前人研 究成果,系统梳理孟子政治思想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总结孟子学说价值及其在后世的地 位与影响方面,主要的工作是考察了孟子身后地位的浮沉,阐释了孟子学说内在逻辑论 证体系,先后整理出《历代贬孟述略》、《孟子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 孟子学说的内在论证体系》一系列专门论文,刊发于《杭州大学学报》、《齐鲁学刊》 等刊物。虽然说这些文章还显得稚嫩,属于习作性质,但在学术上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它丰富了孟子学说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了人们认识孟子思想的视野,就我本人来说, 则是对先秦儒学的总体情况有了宏观的掌握和理解,为下一步转入两汉思想史研究奠定 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说起“为下一步转入两汉思想史研究”,似乎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将此研究方 向付诸实施,这是为什么?
●山东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我对儒学研究的重点开始由先秦转入两汉,这是因 为我根据自己对整个学术动态的了解,意识到先秦儒学的探讨已很难取得重大的突破, 当时郭店楚简、上博汉简等新材料尚未被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博 士学位论文,就我而言是勉为其难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关汉代思想史的研究 尚呈现比较单薄的面貌。许多思想史研究者对该时期思想的意义与地位,一般都持轻视 的态度,认为两汉时期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低谷,尤其是当时 占统治地位的儒学理论,是带有浓厚宗教神秘色彩的荒诞之说,有人就把董仲舒等人的 思想径斥为“神学”。这种看法在学术界长期占有主导地位。十年动乱结束后,随着人 们思想的解放,禁区的打破,这类机械庸俗的观点已渐渐受到怀疑,开始动摇。但是, 要真正使两汉思想史的研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使其有关问题得到正确的认识,合理 的评价,仍有大量基础性的工作要做。应该说,我比较敏感地捕捉到这个学术信息,把 握住时代的脉搏,适时进行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重心的转移。
○您转向两汉研究后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
●在阅读理解两汉思想文化基本典籍的过程中,我形成了这么一个认识:两汉时期的 思想,虽然不像先秦百家争鸣那样显得生机勃勃,绚丽多彩,也没呈现魏晋玄学那种具 有较高抽象思辨性质的特色;更不曾具备宋明理学那种博大精致的体系性、通融性。然 而,它依然是非常丰富、十分重要的。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逻辑 环节,尤其是在政治思想方面,基本上确立了整个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概貌,卓有成效 地解决了封建统治秩序在思想上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之间的相互联系。诸凡古代社会中占 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之基本范畴,如“仁义”、“德刑”、“礼法”、“王霸”、“义 利”、“经权”、“常变”等等,均已由两汉政治思想提供了较为彻底的认识与切实可 行的方案。而且与先秦时代不同,它们是通过当时国家机器的权威力量,而被具体落实 到社会生活之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成为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心理认同。后世封建社会 的政治思想,虽说有所发展,但不过是对两汉时期政治思想的扩充与论证而已,用一句 熟悉的成语来表述,便是“万变不离其宗”。至于后世社会其他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在 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对两汉时期所确立的封建正统政治思想,进行哲学、 伦理或其他方面的深化与阐述罢了。
宏观的战略全局决定后,余下的问题,便是如何在战术层次上选择最合适的突破口了 ,在拱辰师、昌五师的具体指导下,我把两汉时期“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号 称“群儒首”、“儒者宗”的董仲舒作为自己研究汉代思想史的主要对象,并以他为枢 纽,上溯战国后期,下迄东汉末年,对集中体现今文经学特色的汉代儒学思潮进行前后 呼应、详略有序的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董仲舒与新儒 学》。它是我的第一部专著,论文稿先在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修订扩充版则由岳麓书 社以《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为题在1999年刊行。在这之前,我曾将其主 要内容整理成十多篇专题论文,分别投寄给《学术月刊》、《中国史研究》、《文献》 、《社会科学辑刊》、《文史哲》、《齐鲁学刊》、《山东社会科学》、《孔子研究》 等杂志发表。我始终有这样的想法,一部著作如果其有关章节能够形成单篇论文发表, 那么书稿本身是有一定价值的,反之,这部书就是水货,属于可有可无之列。从这个意 义上讲,我自认为我的这部博士学位论文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期的研究目标。
○这部专著出版后,据了解受到学界同仁的普遍好评,杨向奎先生在该书“序言”中 所述较具代表性,他说:“这是一部有头有尾全面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及其影响的好著作 ,它的出版面世,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田昌五先生也指出,它“是一部上乘之作 ”,以“天人合一”为题,“接触到了秦汉思想发展中的关键。”徐勇、马晓声等学者 先后在《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松辽学刊》等刊物发表署名书评,认为 该书“系统论述了董仲舒与汉代新儒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内在特 征和历史命运各个方面,同时对其历史价值、意义及其相关问题也都作了较为公允和准 确的评价”,“发董学之精微,正汉儒之名分,显汉学之地位”,是汉代思想学术史研 究领域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正是好评如潮,请谈谈您自己的体会。
●客观地说,我在该书中迥异于同类著作的学术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视角新颖。即将论述的内容始终围绕董氏学说外在形式与内在价值相互关系这一主线而 展开,我认为,如何看待董仲舒为儒学披上神学的外衣,如何理解其学说理性与非理性 的双重特色,这是能否正确评价董氏学说乃至整个汉代儒学的关键。我在书中遵循历史 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从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这一角度,剖析了包藏在神学外衣下 的现实的理性精神,并以此为参照系数,对董仲舒学说与两汉儒学思潮进行全面总结和 公允评价,一改过去董学研究中的简单偏颇化做法,从而找到了层层深入探讨两汉儒学 的钥匙。第二,见解独到。如关于董仲舒儒学多元结构的分析,我论述了董氏学说与墨 、法、阴阳、名、道诸家学术的关系,指出董氏学说乃是以儒学为主干,并在充分吸收 了墨家天志、尚同思想,法家法治理论,阴阳五行学派“五德终始”观点以及名家“辨 名析理”方法基础上创建的新型儒学思想体系。它有效地克服了早期儒家“迂远而阔于 事情”的弊端,适应了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其中董氏学说与墨家的关系,“以往 治史者多所疏忽,作者于今详加缕析,足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张岂之先生评语)。第 三,考证详审。这主要体现在对董氏著作的考证辨伪上。《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 作,但它的真伪问题,历史上聚讼纷纭,欧阳修、程大昌诸人都持怀疑态度。这一问题 如不予以澄清,对董仲舒学说的研究与评价就失去了必要的前提。我参照《汉书》本传 、历代公私目录著录等材料,多方比勘,详加考证,坐实其书为董仲舒学说的主要载体 ,而非后人所伪托,使得这一千年聚讼一朝得以涣释。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考释了《 春秋繁露》的体例,指出其书在体例上至少由三大部分组成,并对其内容及特点给予详 尽的说明,从根本上解决了《汉书》本传关于董仲舒两类著作记载上的抵牾现象。
○您山大毕业后进入了军事科学院,也许研究方向又会有所变动?
●是的。进入军科院后,由于工作性质的改变,我合乎逻辑地把对先秦、两汉思想史 的研究置放到次要的地位,但此前所培养起来的对这门专业的感情,早已融化入自己的 血液之中,是怎么也割不断、舍不掉的。因此,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我总是利用 业余时间关心和追踪先秦两汉思想史研究的进展,并致力于通过撰写论文和专著,来随 时提出自己新的心得。这方面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一是《中华文明史·先秦卷》中的“ 先秦政治与政治思想”章,二是《何休评传》。
○我知道,《何休评传》是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的一部。这 套丛书在社会上影响颇大,如杨善群先生著《孙子评传》,名扬海内外,他也因该书成 了孙子研究举足轻重的专家。我知道您的《何休评传》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评论何休 学术思想成就的专著,填补了这方面的学术空白。请谈谈其创意情况。
●谢谢您的赞扬。《何休评传》是我本人研究两汉思想史方面新进展的具体标志。我 个人认为,在整个汉代儒学发展思潮中,今文经学占据着主导地位,要对汉代思潮发展 全貌、基本特征作出准确的勾勒与揭示,关键在于认真剖析今文经学、尤其是《公羊》 学的嬗变历程、学术体系以及得失地位。何休在《春秋公羊》学的历史上是一位继往开 来、承先启后的代表人物,早期《公羊》学的理论体系总结完成于他的手中,他所概括 的“三科九旨”等一系列命题事实上已成为后世《公羊》学的理论核心。清代著名《公 羊》学家刘逢禄曾经指出:“无三科九旨则无《公羊》,无《公羊》则无《春秋》”, 揭示了何休在《公羊》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说明何休不愧为一代《公羊》巨子,他 的代表作《春秋公羊传解诂》是汉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献。然而,学术界对何休的思 想史地位的关注长期以来显得不足,没有一部专门以何休为研究对象的论著。正如您所 说,我的《何休评传》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评论何休学术思想成就的专著,填补了这 方面的学术空白。全书分为八章,从汉末社会嬗变与经学思潮深化的角度切入,阐述了 何休的生平和辉煌的学术生涯,揭示了何休思想体系的内在结构、文化特色及其在中国 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对何休的“大一统”、“进夷狄”、“张三世”、“通三 统”、“文致太平”、尚“偏战”、贵“井田”,以及“灾异观”等一系列政治、军事 、经济、伦理、民族、哲学观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使 何休学说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获得了立体性的展现,大大深化了有关何休其人其学 的认识。
○书稿出版后,我看到《中国哲学史》、《管子学刊》等发表了书评,对该书的学术 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如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宋艳萍的书评《<何休评传>介评》(《管 子学刊》2000年第1期)中指出,《何休评传》“有如下几个特点:(1)结构合理,脉络 分明;(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既吸收前人成果,又不乏自己的创新;(4)逻辑严 密,析理有力;(5)态度严谨,评论公允;(6)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认为它的出版, “使《公羊》学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成为《公羊》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中 国学术界又增奇葩,对我们研究《公羊》学具有重要参考及指导价值。”由此可见,《 何休评传》称得上是迄今为止在汉代思想史研究方面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成果之一。请具 体谈谈其特色。
●《何休评传》的最显著特色,是将微观资料考辨与宏观学理贯通有机结合起来,将 强烈的现代意识与深沉的历史底蕴融为一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玄钩要,拨开笼 罩在何休学说表面的神学迷雾,展现其政治理性的光彩,即从哲学高度指导封建统治机 器正常运转的苦心孤诣,从而说明了何休学说的文化意蕴所在,再现传主的文化生命。 至于在具体问题的论述中,我也特别注重学术创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指出“ 贵偏战”为何休军事观念的价值取向,“进夷狄”成为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生生不息的 理论依据,“灾异二类说”具有合理进步的因素,《解诂》一书非历史编纂著作而为历 史哲学著作,等等,均是言之有据的新看法,对人们进一步探讨何休以及《公羊》学理 论或许不无一定的启迪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我在研究何休与《公羊》学的过程中,方法上有了重大的改进,这就 是我开始完全按照经学研究的既定规范,来认识与理解何休的思想,而不再是依据现代 哲学的模式来进行观照和评估,这正是《何休评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天人合一:董 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较有价值的原因所在。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研究“范式”的 更改,宗旨是要实现陈寅恪先生关于对古代思想要抱“同情之理解”的主张,反映在具 体经学大师的研究上,也即要用合乎经学自身结构的逻辑语言一步步深入到问题的核心 ,实事求是寻求可信的结论,而不宜用现代哲学史研究的话语系统去加以图解。换言之 ,是根据“内在理路”而不是“外在模式”去从事对古代思想家的研究。当年研究董仲 舒学说时的最大遗憾,是对董氏作为经学家的特定身份注意不够,而《何休评传》弥补 了这一缺憾,因此书稿的学术品位与价值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您从1984年第一篇文章发表以来,至今或许可以形容为著作等身,您对自己的论著 大致可以归纳为哪几种类型?
●从1984年到今天,我撰写和出版了多部著作,在海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 余篇,数量虽然比较繁富,但是归结起来,这些成果都是按照两个方向逐次展开和形成 的,也就是说20余年的学习和研究基本上是围绕两个重点来进行的。这一是关于中国古 代军事史的探讨,包括历代军事思想、古代战争与战略、历代军事制度以及古典兵书的 整理与解读等等。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春秋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战国军事史》(合著,第二作者,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孙子评传》(广 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华统一大略》(合著,第一作者,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 出版)、《插图本中国军事史》(合著,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中国古代的皇权与将帅》(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出版)、《刀剑书写的永恒:中国传统 军事文化散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孙子兵法解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 003年出版)、《先秦喋血》(华夏出版社1996年出版)。二是有关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史的 研究,重点是两汉时期儒学与经学的论述;代表性的成果包括:《董仲舒与新儒学》(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出版)、《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岳麓书社1999年 出版)、《何休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道德经译注》(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出版)。
○我比较注意学术动态,据悉这些论著面世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充分肯定 ,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哲学年鉴》、 《中国历史学年鉴》、《文摘报》所转载或摘登;著作《影响中国的一百次战争》获得 “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春秋军事史》、《战国军事史》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论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导性质与基本特征》获得“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奖”, 《中华文明史》、《孙子兵法画册》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图书奖”,《白话孙 子兵法》获得“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孙子评传》、《孙子校释》获得“全国图书 金钥匙奖”,《孙武兵法82篇考伪》获得军事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等。而且还听说, 由于业务实绩比较突出,您还被遴选入“百千万人才工程”(军事科学院共计两人),并 于1997年您被军事科学院评为研究员、次年又担任博士生导师,这在当时的军事科学院 内都是最年轻的。从中可以反映出您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贡献已为所在单位领导和社会所 首肯。
●感谢您这么了解和关心我。不瞒您说,在上述两个研究方向上,我都有自己的努力 目标,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所谓的“野心”:梦想成为一名在军事史研究领域的“权威” ,同时成为一名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我知道,要实现这个梦想对于我来说 ,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现在只是迈出小小的第一步。但是作为一名学者,没有崇高的 理想就势必失去耕耘的动力,为了鞭策自己在学术之路上不敢稍有懈怠,避免浑浑噩噩 、得过且过的心态出现,就应该树立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古人讲“取法其上,得乎其 中”是有道理的。另外,我也不断衡估自己的优势和欠缺,觉得主观上的自己的学术经 历、知识结构、行为方式、心态气质、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等,客观上的军事史研究 的现状、研究实力、前途展望等等,都适合我将军事史研究作为主攻方向,把思想史研 究作为助攻方向。《孙子兵法》讲,“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一个学者能研究什么,不适宜于去碰什么,以什么为突破口,以什么为自身的学术生长 点,都应该做到心里有数,免得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孙子的教诲,一直提醒我如 何正确审视自己的学术工作,做到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
○今年年初,我采访了南京政治学院张云教授,他主要从事近现代军事史研究,而您 的重点是古代军事史研究,可谓各有千秋。刚才您说在军事史研究领域有崇高的理想, 能否具体谈谈您的努力?
●其实,在进入军事科学院工作之前,我对于军事史的了解几乎是一个空白。有一个 细节直到今天我仍然清晰记得,这就是军科院战略部领导对我进行“面试考察”时,谢 国良将军随口问起我是否知道《武经七书》是哪七部书?我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勉勉 强强列举出六部,还是漏掉了《李卫公问对》。这对一位已接受了十年正规高校教育的 我来说,的确是件让人面红耳赤的事情。“知耻近乎勇”,一个人不必害怕“露怯”, 关键在于有没有勇气正视不足,迎头赶上。我所欣幸的是,在随后的十四年时间里,自 己没有虚度光阴,而是利用军事科学院的有利学术环境,在李际均、吴如嵩、于汝波等 老一辈军事史专家的具体点拨下,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历代军事史的 研究,终于小有所成。
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史学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 以及社会史上面,军事史的研究成果却很少,出书、发表论文(特别是高质量的论文)都 比较稀罕,备受冷落,大学里基本上都不开设军事史的课程,让军事史的研究者大有“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感受。即使在有限的军事史研究方面,一般还主要局限于兵制 方面,出过一些比较优秀的著作,如蓝永蔚的《春秋时期的步兵》、谷霁光的《府兵制 考释》、雷海宗的《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兵》、王曾瑜的《两宋兵制初探》、陈恩林的 《先秦军事制度研究》等等。可是,对于战争、军事技术、作战方式、兵要地理、兵学 理论的研究却很不够,可见在军事史研究内部,各个方面也是很不平衡的。许多战争的 评论,往往只是讲到进步或落后这一类性质层面的东西,却很少具体分析它的战法,既 无战略的总结,亦无战术的解析。这跟外国的研究很不一样,他们战术方面的内容非常 的具体,像在记述汉尼拔的著名坎尼之战时,它详细记载了怎样排兵布阵:骑兵放在哪 里,步后放在哪里,何为主攻,谁作牵制,何时出击,等等,都有详细记载。我们的记 述,则侧重于战争酝酿阶段的纵横捭阖,逐谋斗智,而真正描述战争过程的往往就简单 的几个字——“大破之”、“大败之”。我们既不知道他是怎么胜的,也不知道他是怎 么败的,没有一些可操作性的东西在里面。这是史书记载中存在的问题,是属于先天性 的,更严重的缺陷是我们的军事史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平面、直观的层次,人云亦云 ,“百犬吠声”,缺乏立体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研究。军事史研究低迷不振的现实 ,直接带来的后果至少有两点:一是西方学者菲薄蔑视我们国家悠久伟大的军事文化传 统;二是一般读者对军事历史的“戏说”合理化之认同。
我从事军事史的研究,一方面固然是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发现人们有关军 事史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尚属于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可以成为史学研 究新的生长点,所谓“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我完全可以凭借军科院这个“平台 ”,比较迅速地进入军事史研究的“前沿阵地”。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以军事史为自己 治学的主攻方向,其优势就比较容易得以体现了。因为我一方面受过大学十年系统的历 史学专业训练,于史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均有一定的掌握;现在又在地方 高校执教,接触史学研究的前沿,了解史学研究的趋势;另一方面我又曾从戎十余年, 担任过师级领导干部,具有较丰富的军事理论素养和军事实践经验,能够较准确运用军 事学特定概念观照和梳理军事历史文化现象。总而言之,我的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结 构,为自己从事军事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如果说,近年来我在军事 史探索上有所成就,首先要归功于这个背景。
○那么您是如何把握研究的切入点,或者说如何具体入手的?
●在研究过程中,我始终贯彻了四个基本理念与主要方法:第一,从文献释读、资料 积累入手,奠定研究的雄厚基础,努力造就一种注重实证,学贵笃实的健康治学风格。 这方面我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译注诠释古代著名兵书,整理先秦诸子以及汉唐文集、类 书、政书中有关军事文献资料,对一些具体的军事学术问题进行考证辨析。为此我先后 撰写了一系列单篇论文,出版了几部具有研究价值的兵书译注读本。主要有:《白话孙 子兵法》(岳麓书社)、《白话吴子司马法》(岳麓书社)、《白话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岳麓书社)、《孙子兵法集注》(岳麓书社)、《黄石公三略导读》(军事科学出版社)、 《中华统一大略》(解放军出版社)、《武经七书全译》(国防大学出版社)、《孙子兵法 解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文韬武略》(齐鲁书社),等等。这些著述不是坊间常见 的泛泛兵法注释、翻译之作,而集中体现了我有关兵学基本文献考镜源流、索隐发微的 学术功底,诸凡字词本义、名物典章、概念范畴,均予以正确的解释,同时对兵书的成 书年代、版本著录、承传源流、思想主旨、篇题大义、历史影响,均有深入的探讨,提 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注重以具体战例印证相关的兵学原则。应该说,这些努力是有成效 的,也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如容谦先生对我参与撰写的《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 社1990年出版)作出这样的评价:“在广泛搜集资料,吸取历代校释成就,运用现代考 古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校勘,多所创见,是一部精校精注、集粹于一的力著。”(见《 集粹于一的<孙子校释>》,《军事历史》1990年第6期)《白话孙子兵法》与《孙子校释 》各印了40余万册,并在台湾等地出版发行;其他像《孙子兵法集注》、《武经七书全 译》等书也多次重印,被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列为军事文献学、军事情报学的教材 。这些大量基础性工作对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得我对中国军事文化有了基本的 了解,为从事深层次的军事史研究作了资料、文献方面充分的准备,我把它界定为“点 ”的深化。
第二,从宏观的视野、整体的角度切入,认真梳理先秦两至至隋唐的军事历史发展基 本线索,揭示这一时期军事嬗变的内在动因、文化渊源、主要形态、显著特点以及时代 精神、历史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自己有关该时期军事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与价值判 断。这方面我所做的工作实绩,主要反映在我独立完成的《春秋军事史》和参与撰写的 《战国军事史》、《插图本中国军事史》之中,同时还包括《先秦喋血》(华夏出版社) 、《中国历史上的皇权与将帅》(解放军出版社)。这部分工作,我个人把它定位为我在 军事史研究方面“史”的贯通,也就是“线”的勾画。在这方面,《春秋军事史》可以 说是标志性的成果。《春秋军事史》是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多卷本《中国军事通史》中 的第二卷,全书40万言,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势、军事制度、国防设施、战争战役、作 战方式、军事思想、兵要地理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总结。
○据说有关专家,如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在出版评审意见书中都 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叙述春秋军事历史的专著,是一部功力扎实、 见解独到的军事史研究力作,“填补了春秋史,乃至整个先秦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空 白。”请问您在学术上是如何把握的?
●在撰写过程中,我牢牢把握了三个基本原则,即其一,根据春秋历史动态性的特点 ,考察、总结春秋军事发展的背景、内涵以及规律;其二,根据春秋历史过渡性的特点 ,透视、分析春秋军事发展上前后不同阶段的基本面貌和主导特点;其三,根据春秋历 史多样性的特点,揭示、阐述春秋军事发展过程中的国别差异与地域特点。由于有这些 原则作明确的指导,加上用力较勤,《春秋军事史》在学术上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如 有关春秋兵制问题的考证、春秋作战方式与阵法源流的阐说、春秋列国兵要地理与战略 格局的演变的论述、春秋重大战役双方作战指导得失的评价、春秋兵学理论成就的衡估 ,等等,都自出机杼,道前人所未道,为春秋军事史研究的深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军 事科学出版社前社长、《中国军事通史》编委会副主任熊德骐编审指出,在《通史》十 七卷中,第二卷《春秋军事史》是很成功的一卷。这一评价我虽愧不敢当,唯以鞭策之 义视之,但它作为我本人军事史研究著述的代表作之一,我自己也是满意的。我十分欣 幸的是,自己的《春秋军事史》、《战国军事史》能成为这项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 作为《中国军事通史》的组成部分,获得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为弘扬中华民族优 秀军事文化尽了微薄之力。
第三,在把握古代军事史发展基本脉络的基础上,对先秦两汉军事的相关学术问题进 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力争在军事学术层面上,对军事史研究的某些关节点予以突破或 开拓。我把这理解为是“理”的升华,也可以说是“面”的提高。这就我本人而言,是 军事史研究领域中最艰难的跋涉,但同时也是最有意义的努力。这方面的工作结晶,自 然是2002年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刀剑书写的永恒: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散论》一书, 以及其他散见于海内外各类报刊的多篇学术论文。
○《刀剑书写的永恒》我是在访谈您之前拜读的,从《自序》得知,这是您对自己在 军事科学院14年研究经历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它大体反映了您本人“迄今为止对传统军 事文化所达到的基本认识”。那么,能否具体谈谈您的总结理路?
●该书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部分,更具体地说,即一个总论和四个分论。其中总论部 分就传统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展开阐释,诸凡统一战略的运用、传统国家安全观念的构 建、古代军队改革的得失、古代军事预测的递嬗、先秦兵要地理的沿革、武圣人名号的 嬗变等军事文化现象,均予以全景式的勾画,在纵向的方面,为中国军事史的发展建立 起一个清晰的坐标。在四个分论部分,则从纵深的视角切入,透析了古典兵学的演进轨 迹、地域特征、文化背景,并以《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三略》、《 李卫公问对》等著名兵书为对象,总结了兵学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学术内涵、文化特 征、历史影响,使中国古典兵学的绚丽风姿得以展现在世人眼前。与此同时,我还通过 对诸子百家军事思想的解读,力求从更广阔的范围内完整地体现传统军事文化的全貌。 这样又从横向的层面,为中国军事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厚重的参数。
至于具体的学术探讨,务去陈言,索隐发微更是该书的努力方向,也是该书的显著特 色。这既体现于宏观命题的开阖论说,也反映微观细节的精审考辨。就前者言,我将先 秦兵学的演进历程概括总结为四个基本阶段:即以甲骨卜辞、《周易》为代表的前理性 时期,以古代王者司马法为载体的“军礼”时期,以《孙子兵法》诞生为标志的“兵法 ”时期,以《六韬》面世为象征的综合融汇时期,就是多年苦心经营所得的独到之见, 并为学术界所认同。至于将秦汉兵学发展的文化特征归纳为兵学主题的转换与兵儒合流 的发轫,也属于不囿成说的看法。另外将先秦诸子军事思想的异同概括为崇尚人本精神 与执著功利原则、构筑理想境界与讲求操作功能、突出对立特征和凸显融汇趋势这三点 ,同样自成一说,足资启迪。就后者言,我论证了《孙子兵法》与古司马兵法之间具有 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揭示《孙子》诸多军事原则源本于古司马兵法的基本教条; 指出孙子“伐交”的本义是通过布列阵势、显示实力,震慑敌人而逼迫其退缩或降服, 它是三代与春秋时期通行的“观兵”威敌之法的理论总结和升华,是孙子想定战争程序 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通常所称的以外交斗争制服对手;文献所记载的战国各国兵员 数额当为可供征发兵员数,而非各国实有兵员的数额,等等,都是我经过翔实考证后得 出的结论,澄清了长期以来层叠累积而形成的学术误解,于深化军事史研究或许不无裨 益。
○刚才插问也许打断了您正在依次介绍的“四个基本理念与主要方法”,前面谈了三 个,请按您的思路继续谈下去。
●第四,立足于现代人的立场、观点,按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话语系统,致力于实现 军事历史研究对象客体和研究者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圆融,在揭示军事嬗变的内在规律, 着重借鉴和汲取其中具有超越时空性质的价值内涵,为当今社会生活提供智慧的启迪, 理性的昭示。至于在表述方式上,则注重叙事的平民化、文本的生动化,尽量放下学术 著作貌似高深的“贵族”身段,坚决排斥伪崇高、伪高雅,努力消弥研究者与一般受众 之间的畛域,用亲切自然的方式叙述高深精确的学术内涵,雅俗共赏,深入浅出,从而 感化挹注,激发尽可能多的人对军事历史生发兴趣。总之一句话,我追求的是“芙蓉出 清水,天然去雕饰”的理想境界。
○我交往的人比较广泛,据接触过您著述的人反映,他们认为您在这方面的工作是成 功的,一般都欣赏您著作生动通畅的叙事模式,肯定您雍容典雅的同时又不失朴素平实 的文笔,并推重您反映在论著中的强烈现代意识与人文关怀。应该说,这是您努力的结 果。
●我把自己的这些努力,确认为是研究功能的转化与思维的延伸,也即“网”的辐射 。军事史研究与历史学其他门类的研究一样,首先是求“真”的追求,即讲求科学理性 ,努力再现真实可信的历史面貌,但同时也是致“用”的希冀,所以借古鉴今、提供启 迪永远是军事史研究者的使命之一。当然与纯学理的研究相比,这种带有强烈功利色彩 ,有时甚至不乏“立竿见影”特点的研究理念及方法,只能处于次要或从属的地位,否 则就会酿成古今比附的风气。然而,这种主次关系的定位,并不排斥“致用”做法在一 定范围内、一定情况下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也做了一些“短、 平、快”性质的对策性研究,为有关主管部门先后撰写了《中国历史上实现国家统一的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中国历史上势力上升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国古代军队 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等一系列咨询研究报告,及时满足了高层决策部门的咨询需要。这 类成果,就自身学术内涵而言,也许并没有值得特别注重之处,然而若是从借鉴和汲取 古典兵学中具有超越时空性质的精粹,为现代国防建设提供启迪和智慧的角度考虑,则 不失为不可或缺、积极便捷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对于阻遏社会上有意无意使军事史研 究沉沦为边缘化的倾向同样具有意义。
应该看到,军事史研究遭到冷落,除了整个社会日益被功利心态与氛围所包围和充斥 这个因素外,也与军事史著述表述上形式机械、观念陈旧、故作高深、顾影自怜直接相 关;我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注意避免犯类似的错误,除了少数严谨刻板的考据性文章外 ,一般的论著都能够朝着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方向努力。我坚持认为军事史研究走向 成功的标志之一,是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之高明运用,这大致表现为厚实的史 学功底、饱满的军事素养、深刻的哲学思辨与优美的文学语言这四者的有机统一、融合 一体。即在科学严谨、准确全面的基础上,做到生动美妙,富有诗情画意。如此,方可 以化腐朽为神奇,融认知于审美,克服通行的军事史论著中千人一面、枯燥沉闷的弊端 ,使军事史著述升华为一种美文,拥有不朽的生命力,从而赢得读者,发挥其应有的社 会教育功能和启迪价值。为此,我除了在《孙子评传》、《先秦喋血》、《中国古代的 皇权与将帅》等著作中认真实践上述观念,还撰著和出版了随笔集《寻找本色》(泰山 出版社1999年出版),在《光明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 、《科技日报》、《大众日报》、《民主与科学》、《博览群书》等报刊上发表了数量 较多的史学随笔,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对我来说,这项工作本身也是自我心灵 愉悦、精神慰藉的一种美好体验。
○您现在转业高校,那么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打算如何,能否作些透露?
●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今后,我仍将沿着先秦两汉思想史研究与中国军事史 探讨两个方向投入自己的学术奉献,其中尤以军事史为倚托自己学术生命的支柱。在近 三、五年之中,我基本的研究计划大致有三项:第一,是主持列入国家211重点学术工 程的一个子项目“汉唐政治文化研究”课题。该子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汉唐文化 研究室承担,将在五年之内完成一系列有关汉唐政治文化的专著,作为标志性成果,我 将以学术带头人身份与研究室领导共同负责课题的策划与撰写,并具体承担其中《汉唐 统一战略研究》一书的撰稿任务。我们的期待是,通过这个国家课题的研究,在汉唐政 治文化研究领域形成一批有真正学术价值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为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汉唐史学建设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军事学术史》的撰著。《中国军事学术史》 课题由军事科学院前副院长糜振玉中将主持,2003年启动,2005年年底结项,全书规模 预计120万余字,起自先秦,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将对数千年来中国军事学术的 演变轨迹、内在规律、基本特征、地位影响作出全面准确的总结。长期以来我们国家虽 然出版过不少军事史著作,但是从军事学术视野的切入,按军事学术特定范畴和方法, 梳理总结军事发展线索与规律的专著仍暂付阙如。这一课题的设置与完成,将填补军事 历史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空白,对于深化整个军事学与历史学的研究都势必会作出巨大的 贡献。鉴于这样的认识,我欣然接受糜振玉将军的邀请,参与这项课题,共襄盛举。作 为项目主要作者之一,我将负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军事学术发展历史的研究 与撰写,争取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有关中国军事史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飞跃。
第三,作为教育部省属高校文科重点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的专职 研究员,我将参与基地的科研活动。根据我自己的特长,对先秦兵学的地域文化特色与 成就作更为深入细致的考察。齐鲁兵学是先秦兵学中的主要流派,《孙子兵法》、《孙 膑兵法》、《司马法》、《六韬》等重要兵书都诞生在齐鲁大地,《尉缭子》、《吴子 》等兵书也与齐鲁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可以这么说,齐鲁兵学是先秦军事史发展成熟的 最主要标志,对它进行深入的总结,既能深化地域文化的探讨,也能推动军事历史的研 究,为日后写出一部真正富有价值的先秦军事思想发展史创造条件,实在是一项有意义 的工作。我过去在这一研究领域已有所积累,仅在《学术月刊》上就发表过《齐文化与 先秦军事思想的发展》、《<管子>的军事思想体系》等论文,虽说是初步的工作,但却 为整个项目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自己良好的愿望是一定可 以实现的。
标签:董仲舒论文; 儒家论文; 孟子思想论文; 先秦文化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先秦历史论文; 读书论文; 孟子论文; 国学论文; 历史学论文; 思想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