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精心护理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田冉冉

探讨精心护理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田冉冉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产科三病区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羊水栓塞是围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势凶险等特点,可于发病后短时间内死亡,且数据显示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属于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目的 探讨精心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中心医院94例羊水栓塞高危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羊水栓塞发生率、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羊水栓塞发生率4.26%与对照组10.6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医院环境、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羊水栓塞高危产妇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羊水栓塞;护理干预;负性情绪;满意度;焦虑、抑郁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因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体血循环,继而诱发肺栓塞、凝血功能障碍、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严重综合征。对于存在羊水栓塞高危因素的产妇,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积极预防或早期发现本病,尽早组织抢救、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但因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工作繁重、缺乏针对性、极易忽视患者身心感受、护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难以取得理想护理效果。加之羊水栓塞高危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亦不利于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增加护患纠纷,影响医院良好社会形象。随医学模式改革与护理观念转变,能够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个体化、满足其实际需求”的护理干预手段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且为适应临床需要,逐渐形成并确立了精心护理干预这一重要护理手段。自中心医院对47例羊水栓塞高危产妇施以精心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中心医院94例羊水栓塞高危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年龄26~42岁。对照组47例,年龄27~44岁。两组基线资料(年龄、孕周、有无分娩经验、受教育水平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①集体式口头健康教育:产前将产妇集中,对羊水栓塞相关健康知识进行宣讲;②注意事项讲解:告知产妇与家人存在羊水栓塞高危因素时,应注意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紧张情绪等;③羊水栓塞常规护理及急救护理:宫缩间歇期,采用针刺人工破膜术,避免高涨性子宫收缩,严格掌握阴道助产指征,规范操作,一旦发生羊水栓塞,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急救处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精心护理干预:①建档:入院后给予认真评估,建立羊水栓塞高危产妇生育档案,详细记录产检情况。②健康教育:评估产妇对羊水栓塞认知度,根据其受教育水平、理解能力等选择适当方式进行“一对一”式针对性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羊水栓塞发生机制、高危因素、相关并发症、危害性、可控性、预后等,并发放围生期保健手册,使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做好心理准备,且对无剖腹产指征但惧怕经阴道试分娩的产妇,耐心讲解自然分娩的优势,鼓励其阴道试分娩。③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鼓励其主动诉说身心不适,及时了解并掌握其负性情绪,与患者共同分析原因,结合其性格特征选择适当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尽可能消除负性情绪,增强患者信心。④环境干预:帮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提供优质病房与待产室,保证房间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及通风良好,房间内可张贴围生期卫生保健知识及婴儿海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⑤羊水栓塞预防:a.护理人员应树立危患意识,提高观察产程的能力,明确羊水栓塞诱发因素与早期临床症状,把握人工破膜时间,保护产时宫颈,避免损伤;b.加强分娩过程中产妇生命体征及产程观察,若出现产程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协助其进行相关处理措施;c.注意产后生命体征监测,若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突发血压下降等心肺功能衰竭与休克症状,及时开展抢救措施。⑥羊水栓塞急救护理:a.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低氧症状,取去枕仰卧位,面罩吸氧,根据需要评估是否需气管插管给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b.谨遵医嘱,正确给予氨茶碱、阿托品、罂粟碱等解痉药物,缓解肺动脉高压,积极预防心衰;c.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20~40mL/min速率补充血容量,但总容量不可超过20mL/(kg·d),加强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时了解心脏负荷情况,适当给予升压药,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明确出血位置与出血量,常规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至少1条为中心静脉通道,穿刺及输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实施肝素钠治疗;e.预防肾衰竭,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变化,取得患者配合,进行尿素氮与血肌酐检查,及时了解肾功能;f.心理安慰,及时做好患者与家属安抚工作,消除顾虑,取得治疗配合,以免错失救治机会。⑦注意护理全程予以患者耐心与关怀,尤其重视护理细节与极易忽视的护理问题,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护。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羊水栓塞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2例羊水栓塞患者,发生率为4.26%(2/47),对照组出现5例,发生率为10.64%(5/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7,P=0.432);经抢救,两组羊水栓塞患者病情均良好转归,脱离危险。

2.2 负性情绪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医院环境、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羊水栓塞是围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势凶险等特点,可于发病后短时间内死亡,且数据显示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属于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且因羊水栓塞抢救失败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件可对医院社会形象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故对其正确防治已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对于羊水栓塞高危产妇而言,因对疾病缺乏认知、心理负担重、防治护理意识差,难以使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有效开展,进而增加疾病发生风险,并有可能导致救治失败。精心护理干预要求对产妇进行认真评估,建立生育档案,并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提供良好的住院及待产环境,以使患者身心均可得到精心照顾,尽可能减少其生理及心理不适,加深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缓解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同时积极做好羊水栓塞预防工作,将其发生风险降至最低。一旦羊水栓塞发生,护理人员需积极配合主治医采取相关治疗措施,谨遵医嘱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与心肺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防治。

本研究对羊水栓塞高危产妇施以精心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羊水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精心护理干预一定程度可降低羊水栓塞发生风险,但数据不具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研究样本选取量少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优于

对照组(P<0.05),可见精心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综上,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羊水栓塞高危产妇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且护理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张莉,王玉丹,谢成明,等.羊水栓塞治疗及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的可行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5):781-786.

论文作者:田冉冉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探讨精心护理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田冉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