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城市热思考:现状、问题及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现状论文,趋势论文,城市论文,低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尽管关于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率在学界尚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全球气候变化已然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则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人类必须至少从自身可控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反观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及对环境的巨大影响,背负资源短缺、能源耗竭危机日益临近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更高、对环境更友好的发展模式。由于“低碳经济”带来的清新理念及光明前景,加上其略带政治争议性[1],她的出现立即受到我国政府管理者、研究机构、技术部门以及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目前已开展了涵盖省区、城市、社区和家庭等多层面的低碳研究与实践。本文聚焦于城市尺度,审视中国低碳城市热之现象,以期助推我国城市低碳经济转型和后续发展。
1 近5年低碳城市文献变化趋势
尽管低碳经济的概念于2003年在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2]中就已提出,但从国外到国内、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城市,还需要一定的消化和研究启动时间。2004年庄贵阳和张伟率先提出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应寻求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发展路径[3];2006年刘宇等从总排放、人均排放、排放强度、影响因子等方面比较了广州、香港的碳排放情况[4];2007年国内开始出现“低碳城市”的提法[5]。截至2011年10月,关于低碳城市的文献数量已达175篇,内容多涉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低碳城市建设途径、国内外实践等。
而在低碳经济的概念提出后,国外近几年出现的但与低碳城市紧密相关的文献并不多,主要涉及低碳经济[6-7]、低碳能源[8]、低碳社区[9]等领域。比较之下,国内学者及管理者对低碳城市的兴趣和推动力度更大。本文先解读低碳城市概念,进而介绍评价指标;随后总结中国低碳城市建设途径,分析低碳发展现状水平;最后提出低碳城市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力图理清低碳城市内涵,总结低碳城市建设现状,为我国低碳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城市:概念解读
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指出,气候变化已然发生的真切感受日益增强,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日益令人担忧,加之能源资源耗竭的危机日益临近,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1]。而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聚集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10]。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以及城市所具有的强大的资源调动力与影响力,都决定了城市理应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平台[11]。“中国城市论坛2009年北京峰会”发布的《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12]。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也指出,低碳城市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城市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趋势[13]。
2.1 低碳经济
表1总结了常见的低碳经济概念。相比英国政府最初提出的低碳经济愿景式概念,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作了进一步阐释,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特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等)、手段(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内容(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以及目的(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尽管如此,对于英国提出的这种低碳经济宏观愿景,在国内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各种认识的边界与内涵也并不相同。
2.2 低碳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加之城市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很快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17]。表2总结了我国部分学者对于低碳城市的解读。
尽管研究者们对低碳城市的理解有不同角度,但有几个共同点:其一,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因此仍然要保持经济发展,并遵循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等特征;其二,低碳城市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理念、技术、产品等方面,需要统筹考虑;其三,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多目标问题,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目标间的共赢,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3 低碳城市的测量:评价指标及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3月公布了我国首个低碳城市评估体系[18]。该体系从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单位产值能耗,人均碳排放、家庭人均碳排放,零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森林覆盖率、单位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建立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机制、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度、符合建筑物能效标准、非商业性能源的激励措施,共计12个指标。该体系提出,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被认定为“低碳”。
其他学者也相继从不同方面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付允等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建立了人均GDP、节能家电使用率、森林覆盖率等23个评价指[29]。王爱兰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能源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低碳城市建设等三个方面建立了地区生产总值、非煤能源消费比重、轨道交通长度等20个评价指标[26]。王玉芳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低碳发展三个方面,选取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排放量、城镇登记失业率等14个评价指标[27]。王嬴政等针对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理念、低碳能源、低碳环境六个方面,选取了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城市气化率、低碳宣传教育普及率、单位GDP能耗、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低碳政策法规完善度等38个评价指标[30]。刘竹等则以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的“脱钩”为目标,从经济发展、碳排放、工业污染物排放、社会资源消耗四个方面,选取了GDP总量、排放量、规模以上工业固废排放量、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等8个指标开展低碳城市评价[31]。
上述指标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评价标准,而采用了相对评价,例如进行不同城市间的相对比较[28]、分析同一城市不同时期变化情况[27],即使是社科院发布的评估体系也是以全国的平均水平作为参照。付允等也指出,目前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要么不具空间可比性,要么只能反映城市低碳的相对水平[29]。因此,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及标准的完善仍需要不断加强。
4 低碳城市建设途径:现实探索
日照市较早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于2007年成为首批加入“气候中和”网络的中国城市,并因“太阳能之城”发展战略的显著成效获得首届“世界清洁能源奖”[11]。2008年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标志着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32-33]。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进行探索性实践。至今已有百余城市积极开展了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见表3。
5 低碳城市发展现状水平:绩效测评
在低碳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学者们也开展了低碳城市评价研究,以资作为低碳城市建设成效的一种测评工具。低碳城市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评价某个城市某阶段的低碳发展水平,比较多个城市某阶段的低碳发展水平,分析某个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年际变化。
根据2010年3月社科院公布的《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目前吉林市碳生产力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还远未达到低碳目标[28]。易冬炬和李明生采用社科院公布的12个指标,评价了长沙市低碳发展水平[13]。结果表明:长沙市的碳生产力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有人均生活碳排放水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单位能源消费的排放因子等部分指标未达标。王爱兰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和潜力进行了比较分析[28]。刘竹等分析了沈阳市2002-2008年的发展趋势,认为总体的生态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呈逐渐升高的态势,但污染物与资源消耗总量也在上升,沈阳市现阶段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处于“相对脱钩”阶段[31]。王玉芳从经济发展指数、低碳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几方面综合评价了北京市2000-2008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认为北京市的低碳发展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7]。
6 低碳城市热潮反思:问题及发展趋势
可以看出,尽管近几年低碳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依据不断完善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及标准,及时评价低碳发展水平、检验低碳建设成效、发现存在问题,对于不断明确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改进低碳建设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6.1 建设低碳城市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气候变化将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其损失和风险将相当于每年全球GDP的5%-20%[42],各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即使气候变化并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但只要降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国政府就应采取有效的减排行动。
中国现已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碳排放国,中国面临的减碳责任及国际压力日益增强。作为地球村的重要一员,中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保障中国发展空间的前提下对国际压力作出积极回应。同时,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求与能源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加剧,中国也必须探索一条全新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6.2 低碳城市不能湮没其他城市发展目标
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管理单元,在国内外思潮的影响下,被不断地要求实现各种发展目标:从1990年的山水城市、1992年的园林城市,到1997年的环保模范城市、1999年的卫生城市,再到2000年的宜居城市、2001年的绿色城市、2003年的生态市,再到如今的低碳城市。所幸的是,各种发展目标并不相悖。有研究者比较分析了低碳城市与其他相关城市发展目标(模式),认为低碳城市既具有发展理论上的传承性,又具有较强的整合力以保证实践的可操作性[18,44]。
由于低碳城市的很多考核指标(例如,碳生产力、人均碳排放)更具体、时效性更长,并且与生产生活具有更紧密、可感知、可量化的关系,所以可能会较之前的各种概念更持久地指引城市建设方向。但低碳终究不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或者说它不能涵盖城市发展所追求的所有目标。低碳只是城市在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与降低环境影响方面尝试的一种发展模式,尽管也会涉及经济发展、生活消费、社会观念等层面,但在保证居民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宜居环境、实现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等方面显得有些单薄。因此,我们不能只谈低碳,而完全放弃其他城市发展目标。
6.3 低碳城市建设是长期系统工程
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而非概念炒作。我们并不是只提提口号,让低碳成为城市的时髦头衔[33],成为招商引资的新噱头[32],而是要将低碳发展模式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环境影响。事实上,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发达国家大多也只是计划在2050年才前后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2]。
低碳城市,不简单等同于发展新能源,不等同于大力投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不等同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32]。低碳城市建设涉及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技术、交通体系、社会消费、碳汇、制度等诸多要素[34],需要经济、环境、园林、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等各领域专家通力协作,从系统规划、阶段性方案实施(产业调整、工程建设、技术革新、配套政策、公众观念)、方案实施后评估与修订(温室气体减排效果、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技术的社会适用性、产品的公众认可度)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确保低碳城市建设沿着正确方向顺利推进。
6.4 低碳城市建设需因地制宜
低碳城市建设必须要在秉承科学原理的基础上,走出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地方特色道路。国际上,英国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模式[25,45]、日本的低碳社会模式[23]、丹麦的低碳社区模式[18,46]、瑞典的废物回收利用模式[45]等等都不尽相同,都具有其自身特点。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在低碳城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以降低居住能耗、减少生活排碳、改善交通状况和交通用能为主要内容,而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低碳城市发展中就容纳了更多工业发展的内容[26]。这与每个国家不同的政治结构、城市功能等有关系,这也决定了各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途径与重点会彼此有别。
就国内而言,各城市也有其自身的功能定位、自然条件、发展基础,它们建设低碳城市的模式也会有所区别。刘文玲和王灿就在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分类体系中,将保定、德州归为低碳支撑产业模式,而将上海、南昌、贵阳等归为低碳示范发展模式[35]。各城市要根据自身优势来打造特色低碳模式,例如,日照的“太阳能之城”发展策略,就不一定适用于光照并不充裕的重庆、贵阳等城市。
6.5 低碳城市建设需降低碳排放影响
在目前的低碳城市建设中,提的较多的是碳减排,但对于如何处理排放的温室气体、降低其环境影响则显得不够重视。一方面,除了制订未来的碳减排目标,还要通过增加碳汇等措施降低现有的碳排放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今后实现碳中和之前的各个阶段,也要采用当下适宜的方案将碳排放影响降到最低。此外,从空间维度上,也要避免出现碳转移与外溢,发生“发达地区搞低碳经济,发展中地区借机放大传统经济”、“10个低碳城市建设起来,20个工业城市带起来”的现象[43]。只有将低碳建设落实到城市发展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才有望真正实现“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小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达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低碳蓝图。
标签:低碳经济论文; 碳排放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