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刘明亮1,肖帆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9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西医治疗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6.9%)较比参照组(78.2%)更高,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研究组更短,与参照组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将治疗效果提升,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治疗;临床效果

在消化道疾病中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呕血和黑便,若不能实施及时的治疗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既往的治疗方法常选择西医药物,虽然可以使其症状得以缓解,但是具有较多的副作用[1]。近年来,中医治疗逐渐引入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此,本文要研究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现将具体流程和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数据和方法

1.1基础数据

参与本次研究的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将所有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研究和参照两组,n=32。

研究组(n=32)中,患者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32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46.2士4.2)岁。其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3例。经核实后15例患者消化性溃疡,10例患者十二指肠溃疡,7例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参照组(n=32)中,患者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31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46.4士4.2)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2例。经核实后13例患者消化性溃疡,11例患者十二指肠溃疡,8例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

2组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例数和疾病类型)经对比,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予以比较。

1.2 具体流程

参照组:该组32例患者实施西医治疗,药物为:法莫替丁,使用剂量为20mg,静脉输注;奥美拉唑,药物使用剂量为20mg,与止血药联合使用,剂量为3g,静脉输注。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云南白药,药物使用剂量为0.5g,口服,4次/d。

1.3 治疗效果评估[2]

对研究组、参照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判定,经3天治疗后,临床症状(便血和呕血)全部消失,大便潜血结果呈阴性,表示治疗显效;经3天治疗后,临床症状(便血和呕血)有所好转,大便潜血结果呈阴性,表示治疗有效;患者经3天治疗后,临床症状(便血和呕血)未见变化,大便潜血结果为阳性,表示治疗无效。

1.4 指标的判定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进行统计,并做好数据的记录。

1.5 数据处理

本次参与研究的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临床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采集验证,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对比予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计算采用率(%)形式表达,予以卡方检验,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单独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比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96.9%)高于应用西医单独治疗的参照组(78.2%),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单独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单独治疗后的止血时间

研究组32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止血时间为(18.8±2.6)h,参照组32例患者予以西医治疗,止血时间为(28.7±3.7)h,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T=12.3840。

3 讨论

在急诊消化内科中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该疾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如:饮食不规律、药物刺激、过度饮酒,同时还包括不良情绪和过度劳累等。该疾病起病速度快,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致使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甚至出现死亡[3]。既往的治疗常选取西医治疗。法莫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不仅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分泌进行抑制,同时会将血小板数量显著降低。与此同时法莫替丁可以增强血细胞的聚集性和粘附性,从而使凝血目的得以实现[4]。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该药物的抑制作用较长,在最短时间内可有效分离氢离子、钾离子和ATP酶,在一定程度上将胃酸分泌抑制有效恢复,从而将持久抑酸效果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奥美拉唑在胃黏膜壁细胞上作用可以对分泌性微管和包浆内管状泡上H+、K+和ATP酶活性进行抑制,另外该药物对胃液素和胃酸分泌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抑制性[5]。虽然西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治疗后有较多的副作用。近年来,临床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云南白药属于中药,其不仅可以将血小板膜的通透性增强,同时促使腺苷酸环快速释放,将体内钙水平提升的同时将凝血和止血效果充分发挥[6]。据有关资料显示,云南白药可以缩短凝血酶原时间,从而改善机体凝血时间。与此同时该药物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尤其是抗肝素和双香豆素,与凝血酶引发的血小板反应相同,临床初步认为与药物自身的成分存在相关性,与血管收缩和PH无较大关联[7]。此次数据显示:应用云南白药联合西药治疗的研究组,其治疗总有效率96.9%高于应用西医单独治疗的参照组78.2%,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另外,从止血时间来看,应用云南白药联合西药治疗的研究组短于应用西医单独治疗的参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充分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较比西医单独治疗更具优势。

经上研究可知,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将治疗效果提升,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钱润麟.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1):1650-1650,1651.

[2] 胡巧莲.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15863,15865.

[3] 罗兴文,刘光平,罗芳等.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5):198-199.

[4] 权晨敏.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317-318.

[5] 蒋安楚.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5):27.

[6] 郝丽琴.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46-47.

[7] 王晓维.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急诊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7(5):160.

论文作者:刘明亮1,肖帆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刘明亮1,肖帆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