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影响论文_刘洁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的5月-2016年的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7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用药依从性与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意义重大,可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用药等方面依从性,最大程度保障其预后。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最不容忽视的疾病类型。临床研究证明,有效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1]。本文重点分析了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4年的5月-2016年的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77例患者。将此7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患者39例,其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8~73岁,平均年龄为(55.3±7.2)岁;病程为1~17年,平均病程为(7.8±2.1)年;疾病类型:高血压13例,冠心病11例,高脂血症7例,心力衰竭4例,心肌梗死4例。对照组中有患者38例,其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29~73岁,平均年龄为(55.7±7.4)岁;病程为2~18年,平均病程为(7.9±2.7)年;疾病类型:高血压12例,冠心病10例,高脂血症8例,心力衰竭5例,心肌梗死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 我们给予本组所有患者全程健康教育,①首先,科室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发放问卷,问询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健康知识方面的需求,设计健康教育内容;分阶段从入院-住院-出院按计划实施,并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随时根据患者需要、病情变化进行调整。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入院时介绍医院内环境、相关规定;开始治疗后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普及发病机制、主要诱因,说明治疗重点,详细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用药时间,强调积极参与治疗和遵医嘱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在治疗期间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提前加以解释,说明意义和配合要点,以免患者恐慌;给予饮食、功能锻炼和并发症预防方面针对性指导;出院时向患者详细说明出院后用药计划,告知需遵医嘱合理、规律服用药物,教会患者观察、辨认与处理轻微用药不良反应,提醒患者不可私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嘱咐其出现不适立即咨询。

1.2.2心理护理 ①入院时给予热情接待,护理人员以亲切、体贴的态度开展各项护理服务,充分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建立良好干预基础;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其身体状况、既往病史、性格特点等),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帮助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将患者安置在舒适且安静的病房内,保持病房清洁,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尽量减少噪音干扰,增加病房中基础设施以及绿植的摆放,提高患者心理上的舒适感。②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病程偏长且容易反复,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症状影响,加上经济负担的增加,在治疗期间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机体功能与免疫能力,对其康复效率也有一定程度影响[2]。因此,帮助患者有效调节身体状态,是心理护理工作重点。护理人员需每天都与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交谈,稳固护患关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减轻心理压力。③有些患者若住院时间过长,有可能出现行为退化现象及悲观失望状态,应当予以重视,护理人员应当用辩证为主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纠正存在的错误观点,引导其走出心理阴影,增强面对疾病和生活的信心;与患者亲友做好沟通,达成共识,动员患者的亲友多探望多关心,使患者感受到家人温暖和支持。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分别应用SDS、SAS量表进行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用药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调查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

3讨论

临床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具有突发性、反复性、严重性,而且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年龄偏大、病程较长,还常常合并多种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等疾病,甚至需要需要长久甚至终身治疗,长时间受到疾病症状消耗和经济负担加重等因素影响,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3]。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除给予积极治疗,施以有效护理配合,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提高认知度与治疗积极性,对其预后意义重大。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体现“身心健康”这一护理理念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以往传统健康教育没有灵活的教育方式,也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案,更无法保证全面性[4]。因此,我科室更加重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通过全程健康教育贯彻于患者治疗阶段,将用药、饮食、并发症预防等确立为教育重点,以灵活教育形式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同时在治疗期间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心理干预方案,加强情绪、行为、社会能力等方面干预,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认清负性情绪,促进治疗配合度与积极性提升。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用药依从性与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意义重大,可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用药等方面依从性,最大程度保障其预后。

参考文献:

[1]谢铁梅.78 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 中国医药指南,2013,8(11):309-310.

[2]李志爱. 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112-113.

[3]林海英.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33(18):130-131.

[4]吴晓.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干预作用[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0(6):103-105.

论文作者:刘洁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影响论文_刘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