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选择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的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2月收治的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临床选择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对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全部成功完成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治疗。完成手术后,患者表现出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全部消失。患者呈现出的瘙痒症状、色素沉着症状以及皮肤溃疡症状全部获得程度有所不同的缓解。完成手术后,对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未表现出曲张静脉复发的情况,患者的小腿未表现出显著瘢痕的情况。结论:对于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合理选择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的微创效果以及美容效果较为显著,凸显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联合治疗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216-02
对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症状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浅静脉曲张症状、皮肤微循环障碍症状以及静脉高压症状等。此种情况下,患者较易出现脱屑的情况、下肢肿胀的情况以及皮下硬结的情况等,严重的情况下患者会表现出皮肤溃疡等系列疾病并发症的现象。对于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临床存在诸多的疾病治疗方法,但是获得的总体效果较差[1]。为了确保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疾病于临床获得有效治疗效果,此次研究主要将我院收治的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临床展开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等不同方法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90例,女11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32岁~66岁,平均年龄为(47.85±1.33)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3年~26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9.92±2.35)年;呈现出双下肢病变的患者80例,呈现出单下肢病变的患者120例。患者的肢体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症状,合并表现出乏力不适症状以及下肢酸胀等系列症状。所有患者小腿皮肤呈现出营养不良改变的现象,合并出现色素沉着症状的患者110例,呈现出色素沉着合并皮肤溃疡症状的患者90例,其中合并患有静脉炎疾病患者10例。
1.2 方法
1.2.1手术前准备工作 在准备对所有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实施手术前,对患者表现出曲张静脉的走行轮廓等加以了解。
1.2.2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 临床对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选择腰麻方法,按照常规展开消毒工作以及铺单工作。在患者患肢踝上方,合理完成止血带绑扎。选择套管针(18号)对患者的大隐静脉主干实施穿刺。观察患者的肝素钠保持为封闭之后,将超滑导丝有效置入,对患者的穿刺点直至患者卵圆窝导管的总长度实施测量,完成后进行标记,之后沿着导丝,将导管(5F)有效导入,直至患者静脉腔的位置。需要超出标记点,保证长度为2厘米,完成后将导丝有效拔出,对光纤长度进行标记。确保光纤长度超过导管的距离在1厘米与2厘米之间,同激光治疗仪进行有效连接,之后于导管中,将激光光纤有效插入,之后将手术灯进行关闭,确保光纤同导管长度相同之后,将导管撤出,撤出距离控制为1厘米。将导管以及光纤在同一时间进行后撤,直至患者卵圆窝远侧的位置,确保距离为1厘米。完成手术后,控制放射功率,保证为12W,调整脉冲时间保持为1秒[2]。对于局部曲张成团严重以及表现出静脉瘤的患者,对患者合理完成点状切口(2毫米)的制作。在患者皮下曲张静脉位置,将Trivex旋切刨刀有效插入,通过冷光源照射的引导,顺着静脉走形将患者的曲张浅静脉进行旋切刨除。将体外有效吸出。完成手术后,将膨胀液有效排净,针对点状切口不需要实施缝合,利用无菌敷料实施覆盖,选择弹力绷带对患者的患肢实施加压包扎。
2.结果
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全部成功完成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治疗。完成手术后,患者表现出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全部消失。患者呈现出的瘙痒症状、色素沉着症状以及皮肤溃疡症状全部获得程度有所不同的缓解。完成手术后,对所有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未表现出曲张静脉复发的情况,患者的小腿未表现出显著瘢痕的情况。
3.讨论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出现静脉炎等诸多疾病并发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小腿皮肤溃疡的情况。
选择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的方法对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确保患者的大隐静脉表现为完全纤维化,不会表现出隐静脉瓣膜反流的情况。此外可以确保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后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对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基本表现进行明确后,合理选择腔内激光+Trivex旋切术的方法加以治疗,不会导致手术患者出现瘢痕现象,对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加以了解后,最终可以显著提高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成功率[3]。
【参考文献】
[1]潘金强,段永亮,肖红等.浅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3):199-201.
[2]马玉亮,任培土,郑媛媛等.腔内激光联合手术处理浅静脉曲张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评价[J].浙江医学,2011,33(5):680-681,687.
[3]刘宏斌,曹廷宝,韩晓鹏等.腔内激光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2):1689-1692.
论文作者:吴自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静脉曲张论文; 静脉论文; 症状论文; 表现出论文; 激光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