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是老年教育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源泉论文

文明交流互鉴是老年教育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源泉论文

文明交流互鉴是老年教育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源泉

梁 烈

【内容提要】 共建“一带一路”这一世纪工程,将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国际合作将进一步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参与到老年教育“一带一路”行动的各方,同样需要进一步汇聚共识、对接战略、明确重点、登高望远、携手前行——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老年教育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力量。“文明交流互鉴”不仅引领老年教育去开创美好未来、引领老年教育同发展同繁荣,也引领老年教育的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在探索“一带一路”的文化实现之路上,老年教育扎根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以新的方式实践着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合,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让中国的老年教育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老年教育 “一带一路”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2014 年3 月2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第一次系统地向世界阐释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是“文明交流互鉴”,完整地提出中国面向新时代的文明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宣言”。

在探索“一带一路”的文化实现之路上,老年教育扎根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以新的方式实践着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合,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让中国的老年教育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

2019 年5 月20 日至22 日,在武汉以“‘一带一路’与老年教育”为主题举办的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让世界上数量超过十亿的老年人第一次共同参与到“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合作的大项目中来,并通过老年大学这个平台为新丝绸之路的成功添砖加瓦。

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习近平主席的形象比喻,为共建“一带一路”描画出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并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参与到“一带一路”行动的各方亟须进一步汇聚共识、对接战略、明确重点、登高望远、携手前行、让文明交流互鉴。

老年教育也一样,共建“一带一路”也要汇聚共识、让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引领老年教育开创美好未来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林元和在“‘一带一路’与老年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大会报告中说:“当我们用‘一带一路’的视野审视中国老年教育以至世界老年教育的时候,豁然开朗的是:‘一带一路’的内涵要求、思维、理念、原则、主张,完全适用于老年教育发展事业。‘一带一路’延伸到世界老年教育这个广阔、充满机遇的合作领域,必将为参与各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合作红利,全面提升老年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和合作水平。”

2018 年11 月17 日,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有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70 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以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文明交流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当今世界也从非此即彼的“零和”冲突格局,转变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完全不容他者的主义之争,转变到了兼容并蓄的“文明平等”“文明交流”和“文明互鉴”。于老年教育共同体亦然。

2019 年5 月在武汉,由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主办、湖北省老年大学承办,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老年大学代表团参加的“‘一带一路’与老年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一次成功的引领。

[2]Myers-Scotton,C.Code Switching as Indexical of Social Negotiations.In Heller,M.(ed.).Code-switching.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88:151-186.

老年教育也一样。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老年教育乃至老年大学虽处于各不同质的文化与文明,但其老年大学办学模式、教学理念、教程编制以及校园文化却是多彩多姿、各擅胜场,并且在AIUTA(国际老年大学协会)搭建的平台上,已经通过访问、游学和每年至少两次的国际理论研究的沟通,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科研项目合作,在拓展着多元多样文明教学的全球视野。

“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既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必然是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的普遍期许。在武汉会议上许多代表对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的“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乃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主张赞扬备至,并因此而视“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老年教育发展的引领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引领老年教育同发展同繁荣

“文明交流互鉴”既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老年教育发展的模式和目标。

在武汉会议上有代表认为,“重新平衡关系是平等主义和互利关系视角中的关键词。避免冲突和暗礁,我们自身必须通过独立思考和前瞻性行动,给自己提供收获最大益处的手段。”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过分强调文明之间的隔阂与潜在的冲突,误导国际社会认为“全球政治最主要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并且淹没在一片“历史终结于西方文明”的欢呼和喧闹声中。对此,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和亚洲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论。他在大会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按照财税[2016]36号的规定,该月转让金融产品出现的净收益需要纳税,但由于当月还存在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2万元, 当月只需要缴纳增值税额为 159÷(1+6%)×6%-(82-80)=7万元。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应者云集,正是因为“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引发了并肩偕行、逐梦未来的时代共鸣。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维拉斯在闭幕式致辞总结说:“首先,鉴于老年人的重要性、其数量的快速增长及其专业经验,老年大学的老年人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次,老年大学可以作为新丝绸之路途经国家的基地,成为不同国家跨年代人群之间传播知识以及进行专业培训的工具。第三,老年大学正在施行创新举措,例如关于旅游和文化层面交流的老年人游学之旅等,让我们可以结合全世界老年朋友的力量,为新丝绸之路的项目添砖加瓦。”

我国承担的“‘一带一路’与老年教育研究”也是一次成功的“文明交流互鉴”引领。

“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将成为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老年教育共同体实现文化繁荣、教育繁荣的基石。

文明互学互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共进的历史。其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活动所产生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前行,并因此使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来自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表明,增加1美元在旅游宣传投资上,能使旅游收入增长123美元。近年来,柯村老区充分利用本区域优美生态环境,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将“红”与“绿”灵活结合,加快统筹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一个包含爱国主义教育、摄影、休闲、乡土情怀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已初显成效,也成为皖南旅游的一大亮点和特殊。柯村老区若坚持把宣传红色资源作为重点,结合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旅游参观和企业投资,一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知名度,带动老区经济的发展。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标准(以下简称“民用分类代码”)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用以标识数字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更新、管理、分发服务和产品开发,包括1∶500~1∶1 000 000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各种专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不同系统间的基础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以及数字化测图、编图和地图更新等。

日寇侵华战火彻底摧毁了我们家。1938年夏,日本人围住庐山,祖母和不少家人都在山上。日机轰炸,我就跟着大人,沿着屋旁的松树路跑往租界躲藏。一天,我三伯父突然被守卫庐山的国民党军队扣住,索要了300块银洋才放回来,他们以这种方式筹集军饷。庐山待不下去了,我们家人开始四处逃散。

推进“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让老年教育百花园群芳竞艳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说:“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人民论坛》在《中华文明特质与文明交流互鉴》开篇中这样描述“中华文明特质”:“作为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汇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孕育了具有优秀传统的中华文化,铸就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也正是这样一个持久、开放和包容的文化传统和古老民族,才创造出历史上中华文明的璀璨和当代经济社会腾飞发展的奇迹。”

显然,文明共存,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文明互补,更是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前提。中西文明的共存与互补是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波特兰·罗素早在20 世纪初就认为,“中西文明的交流对双方都有好处。他们(中国)可以从我们这里学到必不可少的实用的效率,而我们就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深思熟虑的智慧,这种智慧使其他古国都已灭亡之时,唯独中国生存了下来。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罗素当年所发出的感慨,早已变成了现实。

该系统采用了气候补偿技术,实时根据室内外温度计算当前室内所需负荷,通过中央控制器实时计算当前所需的供水温度,利用混水中心调节地暖供水温度,来实现房间的恒温,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梁启超也强调过不同文明交流和互鉴互补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必须“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们的文明,又拿我们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的文明。”又说:“我们人数是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我们对于人类全体的幸福,该负四分之一的责任。不尽这责任,就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同时的人类,其实是对不起自己。”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经贸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整体技术水平、企业管理能力、资本累积、工业体系、人均收入水平以及总体供给能力与整体消费实力显著提高,引领我国开放发展由“引进来”迈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新格局;二是西方国家开始着手构建以“竞争中立”“管制一致性”等为内核的新的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将开放发展的谈判与改革议题拓展至海关之外的“非关税”领域;三是我国比较优势体系发生结构性变迁,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四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趋缓,需求萎缩。

凭借着“文明交流互鉴”,老年教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并吸取其丰富内涵的养分,从而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正如维拉斯主席所说,欣逢这一次“‘一带一路’与老年教育”盛会,让来自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老年大学代表团共聚一堂,让数量超过十亿的老年人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中来,展现出了全世界老年大学,尤其是中国老年大学的生气与活力。

以2019 年5 月的武汉会议为标志,老年教育站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起点,全世界的老年大学一起来擘画新气象、新愿景。以气势恢宏的“一带一路”思路给老年教育注入动力,让老年教育百花园群芳竞艳。

(作者系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研究员)

标签:;  ;  ;  ;  

文明交流互鉴是老年教育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源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