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效果评价论文_刘柏梅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评价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梗塞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肌力、生活质量以及Barthel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肌力和Barthel量表得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护理中,能够增强患者的肌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梗塞;功能锻炼;护理路径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预后差,致残率高,70%以上的患者会在抢救后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不仅对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负担,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1-2】。康复功能锻炼是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3】,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4】,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护理效果更为理想,为了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本次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选取我院脑梗塞患者68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思维清晰,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分布、平均病程等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对比如表1:

①与实验组相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即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输液等基本护理。实验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具体做法如下:(一)患者卧床期的护理:①正确的体位和肢体功能位是患者快速康复的基础和关键,因而在患者入院后就要进行卧床期的体位护理,指导患者头放平,使肘能够自由伸展,膝盖微曲,肩向前,护士每隔两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一次体位;②利用Bobath法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如指导患者进行桥式运动:患者采用平卧位,两腿屈曲,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家属托住患者的臀部,并按住患者双脚,指导患者用健侧带动另一侧进行抬高臀部和躯干的动作,注意保持合适的强度,每次10-15为宜;③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刻意锻炼患侧,通过经常使用患侧而促进患侧功能的恢复,如用患侧手刷牙等;(二)患者离床期的护理:在患者不需要卧床进入离床期时,主要指导患者完成简单的生活能力训练和平衡训练:简单的生活能力训练即指导患者独立完成脱衣服、穿衣服,鼓励患者尝试用患侧肢体进行梳头、洗脸等基本动作;平衡训练即指导患者进行站立、坐位平衡等训练,坐位训练时告诉患者将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使髋部和腿部保持直角,逐渐增加锻炼时间。注意根据患者的锻炼效果,遵循运动量由少到多,制订合理、系统的训练计划,使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5】;(三)患者步行期的护理:康复效果允许时,指导患者进行行走训练。首先要保证患者能够平稳站立,开始训练时,护士搀扶患者,允许患者另一只手扶着床边或者墙,缓慢前进,直到患者不需要别人搀扶甚至独立行走。此外,进行难度较大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叠被子、握笔写字等,总之,鼓励患者多使用患肢,以不断增强患肢的灵活度,促进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①肌力:用Lovert六级分级法评估患者肌力,若患者不能进行肢体运动或者完全瘫痪,记为肌力≦II级;若患者能够克服阻力进行主动运动,记为肌力≧III级,分级越高运动功能恢复的越好;②生活质量:用SF-16量表评定生活质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③Barthel量表得分【6】: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洗澡、穿衣、平地行走、床椅转移、上下楼梯等10项内容,分完全独立、需要帮助和完全依赖三个等级,依次得分为15、10、0分,计算总得分,总分大于100分:生活能够自理;61-99分:轻度功能障碍;41-60分:中度功能障碍;低于40分:重度功能障碍。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 软件处理数据,用x±s表示所有的计量资料,用P表示组间差异,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实验组患者中肌力分级为III级以上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以及Barthel量表得分情况也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数据对比如表2: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的治疗历程为横轴,为患者提供程序化、系统化的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护理工作中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患者能够充分了解护理流程、锻炼方法、目的,并且这一过程伴随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加强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够增强患者的参与感与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锻炼;其次,具体化、系统化的康复锻炼指导,不仅能够对患肢功能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训练,也能够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进一步加速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明确,能够充分调动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康复方案具有动态性,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在现代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7】。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肌力、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周松茂所给出的结论一致,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重要价值【8】。综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功能锻炼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奚学勤,王明建.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5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4):358-358.

[ 2 ] F o l e y R N,P a r f r e y P S, S a r n a k M J.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i n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J A m S o c N e p h r o l,2013,9(1 2 S u p p l):S 1 6- 2 3.

[3]宋凤云.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7):147,149.

[4]汤月银,陈惠莲.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5):164-165.

[5]倪琴.穴位按压配合功能锻炼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03):244-245.

[6]侯东哲,张 颖,巫嘉陵,等.中文版Barthel指数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临床荟萃,2012,27(3):219-221.

[7]李红哲,李艳红.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5):128-129.

[8]周松茂.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39-3640.

论文作者:刘柏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效果评价论文_刘柏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